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达10%左右,严重的会  相似文献   

2.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达10%左右,严重的会  相似文献   

3.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前引起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营养、应激和病理因素。异常产蛋下降会对集约化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结合蛋鸡产蛋下降的临床情况,分析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和可能性,针对性提出防制对策,对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制对策进行综述,为蛋鸡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1.喂全价饲料全价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能充分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需要,同时耗料少、效益高。 2.分阶段饲养产蛋初期(开产到产蛋高峰前)蛋白质水平应稍高于饲养标准,产蛋后期(产蛋下降到淘汰)提高能量水平,夏天炎热,采食量减少,需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3.及时淘汰老弱鸡高产鸡换羽晚,一般可维持产蛋10~15周,活泼好动、善觅食,爱接近公鸡,饲养人员接近时,常有下蹲动作者均属高产鸡。对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在一个饲养周期内,由于防疫、饲养管理、疫病、天气突变和饲料更换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产蛋率上升缓慢,没有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高峰维持时间短,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突然大幅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出现破皮蛋、血斑蛋及薄皮蛋,破损率增加,出现病弱鸡、低产鸡及停产鸡,啄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1998年10月下旬,内乡县大桥乡养鸡专业户郭玉琢到畜牧局反映,他所饲养的3820只罗曼商品蛋鸡,260日龄,近来粪便稍稀,粪水分含量稍大,发虚.但无可见的炎症变化.只是蛋重下降,出现浅色蛋,着色不匀蛋,褐壳蛋上现出白色斑块,产蛋率呈阶梯状持续下降,从10月24月开始由88%下降到67%,历时13d.但鸡群精神状况,呼吸、采食均正常,其他管理措施如光照、温度、密度、通风也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包括饲养管理不良,未做好环境控制、药物作用、疾病等。本文主要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供蛋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养鸡户饲养的2000只蛋鸡发生了以“鸡冠白,产蛋下降,零星死亡”为特征.经治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2.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影响、营养因素、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维持比较短,产蛋量下降较快,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饲养管理方面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由于生理周期产蛋自然下降外,其他都是非正常产蛋下降,可能的原因包括饲养管理差、营养不良、应激和各种传染性疫病等方面,在传染性因素中,病毒性传染病是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非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蛋鸡产蛋下降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蛋鸡业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重点描述几种非病毒性传染病在引起产蛋下降时的临床表现及主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鹌鹑适应性广,遍布全球,已成为仅次于鸡鸭的第三养禽业,在各种饲养条件下,均表现良好,鹌鹑喜温暖、干燥、畏寒怕冷、厌潮,入冬后温度降低,日照时间短,很多蛋鹑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为保持蛋鹑的平稳产蛋,必须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蛋鸡在产蛋期间,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环境的急剧变化或饲养管理上的失误,会导致产蛋率下降。实践证明,产蛋率一旦下降,要使其恢复到原有水平至少要经过2~3周以上的时间。因此,为了提高产蛋率,维持产蛋曲线平稳,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绍鸭,也称绍兴麻鸭.具有产蛋多、成熟早、耗料少、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浙、江、沪一带.成鸭体重1.35~1.5kg.在控制饲养的情况下,见蛋日龄为110d,年产蛋量一般在260枚左右,平均蛋重61~63g、蛋料比为1∶2.8~3,根据饲养的经验,为实现高产、稳产获取较好的效益,在产蛋期内,必须注意以下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到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其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初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精心管理。1.保温增光。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产蛋的关键。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每天需光照15~16小时。  相似文献   

19.
<正>蛋鸡饲养一年四季都有产蛋期的鸡群,如何克服不同季节的应激因素,使鸡群健康生产,增加产蛋量,延长产蛋高峰期,对于不同季节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温度是饲养管理上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鸡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13~25℃可以正常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即节省饲料,又发挥最好产蛋性能。以20℃为最佳温度,15℃产蛋有所下降,每降低1℃产蛋率将下降  相似文献   

20.
入冬以后,气温渐低,日照渐短,大部分鹌鹑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要使鹌鹑冬季持续平稳产蛋,饲养管理必须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