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山东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高肥甲组l3个品种(系)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烟475表现最好,其次为潍62036、烟278、荷26-5-39和聊9518。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烤烟新引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湘东烟区生态条件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烤烟新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2006年引种浏阳的10个省外烤烟新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顺序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云烟203的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云烟202和金海一号,中烟90、中烟201、豫烟3号、V2和NC82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浏阳烟区推广。与等权关联度相比,加权关联度结果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给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和确切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11个小麦新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良星99、954(5)-4、泰山008的加权关联度位列试验前三位,至2006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余品种(系)已先后淘汰.结果表明,与等权关联度相比,加权关联度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更接近.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冬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年冀中北高肥组区域试验的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参试品种(系)中的优良品种(系)。结果表明,用关联度排序的综合评价品种更能反映参试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优质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4个优质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在依据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优质小麦品种,对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分析在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抗病性不同的花生品种开展多性状综合评估试验,建立了花生抗疮痂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花生品种开农60综合性状关联度 r=0.9221,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中花9号次之,冀花7号最差,评价结果与大田种植的结果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作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优质抗病品种筛选的一个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范士杰 《种子》1997,(3):53-56
本文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0年—1992年贵州省常规优质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4个点次的试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8904综合性状最好(r_1=0.89372),ZD220,006次之(r_2=0.78398)(r_3=0.72298),87010综合性状最差(r_7=0.63530),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作物新品种选育、审定等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啤大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辉  侯乐新 《作物杂志》2001,17(6):15-18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98~1999年啤大麦产比试验的8个品种 (系 )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参试品系的综合表现及各个性状的作用与关系,为鉴定和培育啤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绿豆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绿6号、辽绿6号、大鹦哥绿935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小区产量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株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DTOPSIS法和同异分析法对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联合体试验的15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优劣排序,并对4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和同异分析法的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和0.661,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DTOPSIS法显著相关(0.557),说明4种分析方法都能反映玉米品种的优劣表现;方差分析法较其他3种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产量单一性状,综合能力差;在离散程度越大说明分析方法越准确的区分度检验中,区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TOPSIS法(0.6371)、灰色关联度法(0.2838)、同异分析法(0.2152)、方差分析法(0.0579),由此可以看出本试验条件下DTOPSIS法综合评价效果更适合用来评价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烟草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烟草不仅作为卷烟的原料,更向着多用途和综合应用发展,具有抗癌、免疫等多功效的烟草硒蛋白保健品已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笔者论述了烟草硒蛋白的基本特性、提取方法及应用价值,并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西藏地区春青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地区13个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以及生育期与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6334、0.6957、0.6394、0.7088、0.6955、0.7308、0.6241、0.6514;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穗数>退化小穗数。从结果来看,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穗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靳建刚  田再芳 《作物杂志》2021,37(2):52-358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晋北地区引种的12个苦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引种的苦荞品种中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是晋荞5号、冼马选1号、KQ-1-6、西农9909和云苦5号;各农艺性状的权重顺序为生育期>主茎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产量,结果可为晋北地区苦荞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甘蔗主要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2006年区域试验的11个甘蔗新品系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公顷含糖量、茎长、茎径、萌芽率、单茎重、有效茎、分蘖率,说明甘蔗公顷含糖量和茎长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甘蔗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浇灌和非浇灌两种处理下的18个冬小麦品种节间长与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各节间长在两种处理下对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近年来参试小麦品系品质状况并筛选优质品种,对2016—2018年参加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的20个小麦新品系的5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与品质综合评价值的关联度(ri)和权重(rj)2年均表现为容重>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2017年5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2018年10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郑科麦136’连续2年综合评价值列首位。无论是否考虑各指标对品质影响的权重,‘漯麦26’品质2年间差异最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品质性状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受评价指标较少、各指标赋权合理性的影响,有一些局限性。在品种应用时应根据最终用途进行细化评价,不同类型的品质参数应分别做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保证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l3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475、烟农23是两个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型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潍62036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3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筛选和评价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以黄淮南片试验中16个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排序结果和产量排序结果大体上一致;生育期、饱满度、株高等指标与参考数列关联度最大,关系最紧密;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是关乎产量与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产量、品质均较好的3个小麦新品种(系),分别为‘轮选146’、‘安麦1350’、‘苑丰12’。这两种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分析小麦新品种(系),为高产优质小麦的选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