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脐橙之乡”江西省信丰县,只要提脐橙生产机械化,朱清能可是人人称赞的名人。他的知名度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他的名字紧紧地和农机联系在一起。一说到他,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机械化生产的果园。说他是靠农机致富的典型,一点也不假。1986年,朱清能在乡农机站的帮助下,筹资3000多元买了1台手扶拖拉机,承包农场的农田作业,并向周围农民提供农耕服务和农村运输。由于收费合理,耕作质量优,服务态度好,深受农民欢迎,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不到2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尝到甜头的朱清能…  相似文献   

2.
游仙区松哑乡日新村5社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农机专业户、农机能手,他靠着善思的头脑和使不完的干劲,贷款购买大量农业机械在本地搞农业机械化,使自己走上了农机致富之路。他就是曾10多次代表绵阳市在“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示范现场会”上,参加农业机械操作比赛并多次受市、县农机局表彰的农机能手——王大德。R有小学文化的王大德深信学能成才,勤能致富。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坚持到乡农机站学知识、练技术。6年来,他边学边实践,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农机土专家’:.被涪江机械厂请去作技术员,之后又被前锋机械厂聘为农机专业操作手。1992年…  相似文献   

3.
身残志坚农机致富汉源县农机局李锡东汉源县九夏镇新民街有一名身残志坚、远近闻名的农机专业户──马文杰。他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身高不到1.35米,但他相信:勤能补拙,勤能致富.只要勤奋,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1984年他借钱买了一台打来机.一个饲料粉...  相似文献   

4.
提起朱如早这个名字,在当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武汉市汉南区内的所有大型农业机械的户主都知道有朱如早这么一个人,因为他现在是汉南区农机作业协会的秘书长。目前,朱如早拥有大型拖拉机两台,背负式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各一台(套),各种农机具10余套,能完成农业生产作业的耕、整、耙、开沟、收获等作业环节。2005年拥有农机资产总值30万元,全年创收20余万元。作为汉南区农机专业大户、“农机致富带头人”,他在大胆使用和推广农机方面,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兴机致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能致富《山西农机》也有一份功劳□学斌太谷县农民杜金光多年来坚持订阅《山西农机》,每期必读。通过广泛阅读,他掌握了大量信息,了解了国家政策,因而在经营农机时大胆、果断。现在他已成为太谷县农民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代表。近几年来,他经营联合收割机每年收入都...  相似文献   

6.
刘孔文是南康市潭口镇江坝村的一位“老农机”,更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他从事农机服务工作20年,为周边农民提供农机化服务、宣传和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带头帮助群众依靠农机走上了致富之路,是个骑着“铁牛”奔小康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机》2005,(5):23-24
甘柳清同志是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一位普通的农机技术干部。他1977年聘任为马坳公社农机管理员,1986年起担任马坳农机站站长,他先后三次放弃上大学、当教师、当行政干部的机会,在农机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期间创办了马坳中心农机站,推广使用新型农机1000多台,培训农技员400多人,满腔热情地为山村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使一个地处湘鄂赣三省边陲的边远山区的机耕率、机收率均达到40%以上。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农机事业,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他领导的马坳农机站连续五年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12次评为县镇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评为九江市农机系统先进个人。甘柳清同志在乡镇农机岗位上近三十年平凡的工作经历,是一个共产党员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也表现出其不平凡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8.
秦干生,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太山村人。经营拖拉机五年,当地人称他是农机致富的带头人,他是怎样致富的呢? 一、要致富,机开路。 1995年,17岁的秦干生就决心干农机这一行。1996年初,他与家人商量,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缺资金,农村信用社给他贷款,购置了一台上海-50型拖拉机。从此,他开  相似文献   

9.
创建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是实现科技富民、创新强农的重要手段。2005年以来,广西省结合生产实际,先后在鹿寨县、荔浦县、武鸣县、桂平市建立了4个区(省)级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在全区各市建立了14个市级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遴选了205个科技示范户,选聘了134名技术指导员,辐射带动了4100多户农机户。通过开展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建设和科技入户工作,科技示范户掌握了2~3门农机化新技术,主准技术入户达91.0%以上,示范村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连接鄱阳湖的饶河东岸,有一位被当地农民称为农机致富引路人的庄稼汉,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闪烁着自信和喜悦。他连续8年参加全省麦收跨区作业并连续8年担任作业队中队长,他憨厚朴实的个性,心系机手的情怀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爱戴与崇敬,他就是鄱阳湖农机协会会长余仁生。  相似文献   

11.
靠农机致富的专业户绵阳市游仙区松垭乡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农机专业户,他就是日新村五社社长王大德同志。1982年他和他的兄弟合伙购买一台手拖,后又购买了小四轮和丰收180型拖拉机,并购置了配套农具,现拥有农机动力42千瓦;购置了部分修理设各,基本做到自己机...  相似文献   

12.
一位忙碌的壮年汉子,几台收割机,11年的农机情缘,吴红卫在陕西省渭南市官底乡官底村演绎着他的致富故事。  相似文献   

13.
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加辽村农民潘汉培,热爱农机,发展农机,开展农机服务,依靠农机开辟一片致富新天地。潘汉培坚信农机是农民致富的手段,坚信党的富民政策,因此,他看好农机,投资农机。  相似文献   

14.
一位忙碌的壮年汉子,几台收割机,11年的农机情缘,吴红卫在陕西省渭南市官底乡官底村演绎着他的致富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下岗已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下岗后干什么,更是下岗工人顾虑和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我的一位朋友李锦星在下岗后,艰难地徘徊了2年,终于成功转岗,而引导他脱贫致富走向成功的就是《山西农机》杂志。李锦星原是山西长治轴承厂的工人,5年前他下岗了。2001年3月的一天,他忽然回到厂里,老工友们见他神采飞扬、春风得意的样子,一问才知道,他现在已当了个不大不小的老板。工友们向他讨教致富的奥秘,他说:“是《山西农机》让我走到了今天。”1996年,初下岗的李锦星试着下海经商,但因一没帮手,二没资金,干得也不如意;想找份固…  相似文献   

16.
在滕州市级索镇,一提起龙振群这个名字,农民兄弟无不称赞。他是该镇龙庄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也是一位挚爱农机的青年人,更是一位依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带着农民走向致富大道.实现了环境和效益、生产者和经营者多赢的农机示范大户。  相似文献   

17.
李坚 《南方农机》2002,(3):37-37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机只有从事运输作业才能致富,而从事田间作业是赚不到钱的。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新余市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农机手从事田间作业致富。渝水区南安乡高丰村农民余爱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99年他花费4万元购买了1台奔田牌———160型联合收割机,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双抢”期间,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他人受伤赔偿医疗费近万元。到年底一算帐,辛辛苦苦干了1年不仅没有赚钱,反倒亏了几千元。这时他爱人和亲戚都劝他把联合收割机卖了,老老实实种田。余爱民是个硬汉子,他有一股不…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下乡来到吉水肥阜田镇太湖村机手李大根的家中,看到他订阅的一份《南方农机》杂志,上面有新闻综述、科学用修、机具市场、安全监理、机手园地等栏目。这位机手介绍说他经营了一台宝石牌变型运输机,由于按《南方农机》杂志的介绍,牢记了“安全”两字,加强了变型机的维修保养,出勤率高,经济效益好。收入近3万元,2001年的收入预计超过3万5千元。机手对笔者说,别小看《南方农机》杂志,村里的一些机手都是靠它走上了致富之路,它是机手致富的指南针,大家都称它是“一份杂志全身都是宝”。这份《南方农机》是吉水县阜…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机》2005,(5):17
袁国根同志是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职工,自1986年起,他就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在农机作业服务中,他热心真诚,一心为农户着想,且带头应用农机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不断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至2004年底,他的农机具固定资产17.26万元。  相似文献   

20.
杜婧 《当代农机》2013,(5):42-43
日前,笔者来到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董口村农机大户李魁成的家里。一进大门,只见他正在保养玉米联合收获机。李魁成今年46岁,外表憨厚朴实的他一开上自己喜爱的联合收获机,立马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焕发,俨然一个即将出征的勇士。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状态和对农机事业的挚爱,才使他历经7年的起落摸索出了一条依靠农机致富的路子。初识农机显身手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李魁成在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内心聪慧的他想着凭借自己的勤劳做个小本买卖,于是率先在村里开起了杂货铺,他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