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我国奶牛主要品种 1.中国荷斯坦牛(原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来源于纯种荷斯坦牛及其与中国各地黄牛的高代杂交种,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哲惠 《新农业》2004,(10):24-25
选奶牛品种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我国饲养奶牛品种中95%以上是中国荷斯坦牛(中国黑白花牛)此外还有新疆褐牛三河牛及草原红牛等。荷斯坦牛属大体型奶牛产奶量最高年产万公斤以上的牛群比较多见我国最高产牛群已达87732公斤。美国产奶量最高的1头母牛里斯达365天产奶30833公斤乳脂率33%。饲养奶牛应首选荷斯坦牛饲养条件较差也可选择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3.
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4%的牛群和个体奶牛。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高产奶牛的产奶水平是不同的。现就挑选高产奶牛的标准归纳如下:1.奶牛品种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我国饲养奶牛品种中,95%以上是中国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属大体型奶牛,产奶量最高,年产万公斤以上的牛群比较多见,我国最高牛群已达8773.2公斤。美国个体产奶量最高的1头母牛里斯达365天产奶已达30833公斤,乳脂率3.3%。因此,为了获得奶牛高产,首先应选择荷斯坦牛。在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也…  相似文献   

4.
原产地荷兰,也称荷兰奶牛。因为被毛黑白色,所以也称黑白花奶牛。目前世界各地饲养的奶牛中80%~90%以上是荷兰牛的后代。中国的荷斯坦牛主要是引进纯种荷新坦牛和荷斯坦牛冻精改良本地牛产生的杂种后代,已遍布全国,其主要性能是生产牛奶。随着世界和我国养牛业的发展,为了和世界其它国家统一,1992年,农业部正式把中国黑白花奶牛,改名叫中国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5.
一、奶牛多产奶的综合措施 (一)选用良种 目前饲养的奶牛主要是通过引进的荷斯坦奶牛培育的中国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  相似文献   

6.
利用SSCP分子标记对秦川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的FSHβ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秦川牛中检测的FSHβ基因5’侧翼区有AA型、BB型和AB型三种基因型,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只有AA型。秦川牛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0.395,BB基因型的频率为0.026,AB基因型的频率为0.579,中国荷斯坦奶牛的AA型的频率为1。秦川牛中A的基因频率为0.6842,B的基因频率为0.3158,中国荷斯坦奶牛A的基因频率为1.0。秦川牛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3389,多态性高,遗传变异大。  相似文献   

7.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斯坦牛占的比例最大,很多国家饲养数量占奶牛90%以上,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90%也是荷斯坦牛.根据牛的生产性能、适应性,这里介绍荷斯坦、娟姗和弗莱维赫3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4,(5):26-26
1.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是著名的乳用型品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引入多年,是中国荷斯坦奶牛选育的主要育种素材来源。荷斯坦牛被毛黑白花色,界限分明,皮薄有弹性,皮下脂肪少,被毛细短。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躯长、宽、深,肋骨间距宽,长而开张,后躯较前躯发达,具有典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BstYⅠ分别对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盱眙水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MHC-DRB3.2基因的半巢式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表明:4个群体均在HaeⅢ酶切位点上表现多碱基突变,盱眙水牛等位基因数少于其他3个群体;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在BstYⅠ酶切位点上表现多碱基突变,而盱眙水牛未检测到突变;x2适合性检测表明鲁西黄牛、盱眙水牛2个群体在Hae Ⅲ酶切位点上碱基突变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中国荷斯坦奶牛在BstYⅠ酶切位点上碱基突变也偏离Hardr-Weinberg平衡状态,而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在BstyⅠ酶切位点碱基突变已经或基本接近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DA遗传距离和Roger遗传距离的NJ法和UPGMA法对4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首先聚为一类,其次是中国荷斯坦奶牛,盱眙水牛最后加入.结果显示:用牛的PCR-RFLP体系可进行水牛的MHC-DRB3.2基因的研究;盱眙水牛MHC-DRB3.2基因的突变率低于黄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荷黄级进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奶牛的异同,将32头奶牛根据荷斯坦牛血统含量分为3个组,测定了各组的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指标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荷黄级进杂交代数的提高,杂种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牛的差距逐渐缩小;荷黄级进杂交三代与纯种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乳脂率、15月龄体重、体高、胸围、腹围差异不显著,改良效果明显,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年龄鉴定技术在于揭示中国荷斯坦奶牛年龄与生产性能和健康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比较容易地选择适龄、生产性能强、健康程度高的牛只.本文主要介绍了通常采用的牛牙齿鉴定方法及牛外貌、牛角轮鉴定.  相似文献   

12.
娟姗牛——一个对荷斯坦牛提出挑战的奶牛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娟姗牛——一种脾气温和的灰褐色小型奶牛,诞生200多年来就一直生长在诸如荷斯坦牛这样的大型奶牛的光环下,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近50年来娟姗牛的长足发展却引起世人的观注,仅以美国娟姗牛的情况看,50年时间里,在荷斯坦牛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娟姗牛数量却增长了3.5倍,生产性能提高了70%,头均年产出效益高出荷斯坦牛数十美金,同时,由于其皮薄骨细被毛少,对高温高湿气候的适应性远胜于荷斯坦牛,由此同荷斯坦牛形成较好的互补。所以,近年来已有科学家提出未来的优秀奶牛极有可能是娟姗牛同荷斯坦牛的混血,娟姗牛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奶牛品种的大哥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3.
牛AGPAT6基因遗传特征与奶牛产奶性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牛AGPAT6基因的遗传多态及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可用的分子标记,为奶牛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RFLPs方法分析了3个不同品系荷斯坦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PstI等7种酶切多态性,分析了2个多态位点对3个品系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RFLPs和BanI-RFLPs普遍存在于中国荷斯坦、澳洲荷斯坦和加拿大荷斯坦3个试验群体。PstI-RFLPs和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乳脂率呈显著的相关(P <0.05);Pst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体细胞评分呈显著的相关(P <0.05);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305 d产奶成年当量呈显著的相关(P < 0.05)。【结论】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B为乳脂率和体细胞评分的优势等位基因。Ban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D为乳脂率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C为产奶量的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4,(3):8
一、我国奶牛主要品种1.中国荷斯坦牛原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来源于纯种荷斯坦牛及其与中国各地黄牛的高代杂交种,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外貌特征:毛色为黑白花,白花多分布于牛体的下部,黑白斑界限明显;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突出,颈瘦长,颈侧多皱纹,垂皮不发达;前躯较浅、较窄,肋骨弯曲,肋间隙宽大;背线平直,腰角宽广,尻长而平,尾细长;四肢强壮,开张良好,乳房大,向前后延伸良好,乳静脉粗大弯曲,乳头长而大;被毛细致,皮薄,弹性好;体型大,成年公牛体重达1000公斤以上,成年母牛体重500~600公斤以上。犊牛出生重一般在45…  相似文献   

15.
何勇军  叶左局  邵碧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79-2079,2153
对广州市几家大型奶牛场2 114头淘汰荷斯坦母牛的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肢蹄病,由于肢蹄病而被淘汰的母牛数占31.8%,比繁殖障碍导致的淘汰母牛数高15.5个百分点。荷斯坦奶牛平均在群寿命为5.4岁,淘汰牛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7岁,3岁时最高;一年内7~9月份为淘汰牛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一、奶牛多产奶的综合措施 (一)选用良种 目前饲养的奶牛主要是通过引进的荷斯坦奶牛培育的中国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居各乳牛品种之冠。选购良种奶牛的方法:①看体型。体高1.3—1.5米;胸宽,体深。②看尻部。尻部应长、平、宽。腰角高于坐骨结节端4厘米,两坐骨结节间宽18厘米以上。③看肢蹄。后肢骨骼宽,扁平、结实有力,侧看成镰刀状弯曲。蹄角度约65度,蹄踵深度2.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佳兰  昝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70-12971
[目的]寻找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候选基因。[方法]以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AGPAT6基因第2内含子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多态位点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扩增出462bp的中国荷斯坦牛AGPAT6基因第2内含子;PCR—SSCP分析该基因第2内含子有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1511、0.6578和0.1911;不同基因型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之间显著相关(P〈0.05),与体细胞评分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初步认为AGPAT6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一个候选基因或分子标记,该研究为奶牛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TOLLIP基因的突变位点,揭示中国荷斯坦牛的群体遗传特征。以中国荷斯坦牛群体66头个体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了牛TOLLIP基因3′侧翼区的部分片段,通过直接电泳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多态信息含量,分析该多态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该扩增片段的第43 bp处存在5个碱基(TCGGG)的缺失,致使多态性产生。其AA,A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85,0.5152和0.1364;A等位基因(243 bp)和B等位基因(238 bp)的频率分别为0.6061和0.3939;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3635和0.4775,表明该缺失突变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群体在该位点的缺失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是奶牛业发达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存栏奶牛170万头,其中85%是荷斯坦牛,其余25%有娟姗牛、爱尔夏牛、更赛牛和瑞士褐牛。由于长期来注意牛群质量的改善,奶牛主要生产性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按每头每年泌乳期305天,每天挤奶两次统计,荷斯坦牛产奶7200公斤,乳脂率3.7%;娟姗牛产奶4800公斤,乳脂率5.2%;爱尔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饲养的奶牛多为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原产于夏季凉爽的荷兰,耐寒怕热,最适温度8~16℃,气温超过30℃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繁殖效率降低,免疫力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