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给动物接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疫苗,是我们在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免疫后动物还会发生相应的疫病而死亡,或者已免疫接种的动物不产生免疫应答或抗体水平很低的现象。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而言,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与应激因素、疫苗、免疫程序、疾病、药物、母源抗体干扰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免疫能否成功取决于疫苗、环境、动物营养、疫病、免疫程序、人为原因及药物等因素。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甚至引起疫病爆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预防接种越来越受到养殖场户的重视,特别是对于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性比较大的疫病,预防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疫病的必要手段之一。广大养鸡专业户对疫病的防疫意识明显加强,大型养鸡企业更是制定了严格的免疫程序。但是,免疫失败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致使大量鸡群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较大损失,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畜牧兽医专业会议的部署,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于2009年1月19日就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发出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畜牧兽医专业会议的部署,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于2009年1月19日就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发出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牲畜免疫过敏反应是在免疫注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国家对牲畜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在实行强制免疫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注射疫苗而引起牲畜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对近年来所在基层站发生的牲畜免疫过敏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量的不断增长,畜禽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长,并且有病株变异的可能,这些都给免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一再强调疫病免疫率达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广大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多数规模养殖企业都能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定期给家禽免疫接种。但由于多种原因,家禽打了疫苗仍还得病,致使不少家禽染疫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谈谈家禽打了疫苗为什么还得病的因素及对策。1.免疫操作因素(1)免疫程序不合理对动物进行疫病免疫后,其体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部规定,动物强制免疫的疫病有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小反刍兽疫五种,对鸡新城疫实施全面免疫。但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强制免疫的五种动物疫病一般指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要求免疫密度平时保持90%以上,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有效抗体监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以绒山羊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已经成为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伴随绒山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绒山羊的传染病经常给相关养殖场和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绒山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要,笔者在基层兽医站从事绒山羊疫病防控和饲养技术推广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现就绒山羊常规免疫疫病的主要症状和免疫程序做一简单总结,以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有效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探索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模式,大力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养猪场户对猪瘟疫病的高度重视,猪瘟已在各地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养猪场户自主免疫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养殖场、户之间免疫程序的简单照搬、套用,疫苗使用不当(如操作不正规、疫苗稀释时佐剂量达不到、疫苗存放不当等),猪营养水平达不到要求,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然而,笔者在深入基层了解到,在以农村饲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最大的疏漏就是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基础免疫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猪瘟一直是养猪业危害较大的疫病之一。我国因病死亡的猪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近年来猪瘟发病已由早年的大面积发病、“烂肠瘟”、败血症等典型的临床症状发展为散在发病、零星死亡、带毒不发病等非典型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增大了难度。这种情况下,预防为主的疫苗免疫就成为控制猪瘟发生的主要途径。但很多基层兽医及养殖户发现,虽然猪瘟疫苗免疫工作年年搞,次次免,但监测时抗体效价始终上不去,猪瘟仍然时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传染性疫病是养禽业的主要威胁,而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免疫接种时操作上的失误,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免疫接种途径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病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在兽医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靠疫苗免疫接种来预防该病的发生,但是,由于受鸡新城疫疫苗的质量、免疫接种方式方法、免疫程序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免疫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7.
疫苗免疫是控制动物传染性疫病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在病毒病的防控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免疫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实践中,有很多养殖户认为免疫会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动物死亡,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将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思想全面掌握和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分布和流行规律,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隐患,发布预警预报,科学开展防控工作。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化体系,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免疫、疫情测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强制免疫病种的增多、防疫形势的日益严峻,动物防疫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家畜有机体在自我生存中,其本身具有防御外侵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但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理机能,有的在与病原斗争过程中可以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有的则被细菌病毒所征服而发生疫病,并可传染给其他同种族的家畜。所以在发展现代规模化畜牧生产中,为保障家畜健康生长,须进行必要的人工免疫接种。免疫后机体可产生识别自我物质排除异已物质的复杂生物学反应。也是机体本身或预防免疫之后对病原体及有害毒素的不感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