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的调查,分析了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从提高认识、增加投入、树立市场意识、增加自身积累能力、提高素质、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12月3日-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近400种适于丘陵山区的农机产品在展会上展示;在同期召开的农机农艺融合与丘陵山区农机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带来了他们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众多企业代表、专家、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民代表云集漳州,向业界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正在加快,山地农机将成为未来农机市场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的绩效主要是通过增加丘陵山区农民收入的程度来体现的。本研究采取典型调查方式,研究首先确认近年来丘陵山区农民收入变化趋势,并分解农民收入的构成,从中剖析农业开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研究表明,由于农产品异质性、农户生产习惯和市场环境不同,导致各地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1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1)耕地难以适应农机作业。一是地块小、斜坡大。丘陵山区地块小,形状不规则,作业分散不够集中;不少耕地落差大,呈现梯田式耕地,目前的农机总体不适宜在丘陵山地作业,工作效果严重不佳。二是农作物种植多样化。丘陵山区人多地少,大多采取轮、间、套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增加耕地复种指数,种植多样化导致农机研发推广难度增加。三是田土型规划滞后。  相似文献   

5.
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生产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的措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农机化急需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微型多功能作业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南方丘陵山地应用推广前景进行了论述.虽然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在本世纪初我国微型多功能作业机的产品技术就趋于成熟,产品质量较为稳定,具备了规模生产能力,但产品主要市场在北方,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发展受到阻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幅原辽阔,目前小块坡地、梯田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亟需机动性好、多种用途的小型机具.根据不同地貌、土壤条件和作物农艺要求,通过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设计,加强技术推广工作,微型多功能作业机必将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取得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利用机械整理整治土地及整好土地以促进机械化的发展,解决丘陵山区大中型农业机械立地条件“最后一公里”难题,改善丘陵山区农机化生产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重庆农机部门从2014年开展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工作,收效良好。介绍了重庆市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的过程,包括思路来源、试验探索、规范形成、推广应用及促进作用,为南方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装备》2013,(6):F0002-F0002
广东省高度重视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为加大丘陵山区农机化适用技术推广的力度,广东省农业厅于2013年11月分别在清远英德市、梅州市召开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山地水果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现场会。广东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林果先同志,副巡视员潘雪芬同志以及现场会举办地当地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对广东省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要求。现场会组织了茶叶、水果、花生、甘蔗等种植大户及农机大户到场参观学习,省农 业厅农机化办、省农机鉴定站、省现代农业机械研究所、省内各级农机推广站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参加现场会议。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四川应用比较广泛.但使用铺膜机进行地膜覆盖还不太普及.现大多由人工进行.铺膜、覆土等多道工序需分步进行.铺膜质量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使用铺膜机进行地膜覆盖.一次性完成铺膜、覆土等工作.铺膜质量好.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目前市场上的铺膜机存在外形尺寸偏大、整机质量较重、地间转移困难等问题,不太适应丘陵、山区地形要求,因此研发适应丘陵、山区需求的铺膜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张健  张勇 《农电管理》2006,(5):17-17
安徽省安庆电网共有12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其中8条途经山区、丘陵。近年来,山区、丘陵植被面积不断增加,因春季祭祀、燎荒造成的山林火灾屡有发生,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安徽省安庆供电公司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现采撷部分扑救山火的镜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高邮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始于1998年。至2011年.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834.2多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304.4万元,扶持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实施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6个,建设面积4.01万亩,项目区涉及湖西菱塘回族乡、天山镇、送桥镇、郭集镇四个乡镇的28个行政村(场)。项目的成功建设,加快了高邮市丘陵山区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的主要成功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8月22日,由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农机局、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3中国丘陵山区首届现代农机展销会”在怀化市“中国丘陵山区农机机械大市场”(现代农机物流中心)拉开大幕。此次会展是湖南首次推出的不拆展、不落幕的农机机电大型会展与营销模式,同时也标志着投资3.4亿元打造的“中国丘陵山区农机机械大市场”正式投入营运。该市场是怀化市委市政府2011~2013年确定的重点商贸物流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75亿元,建筑面积10.22万m2,展销铺位600个。市场功能分为:一楼自由贸易区,主营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工矿机械、工程机械等;二至三楼自主经营及农机精品展销区;四楼配件经营展销区;五楼办公及售后服务区;负一楼仓储区及室外广场大型活动区。按照市场经营规划,该市场将覆盖5省90个县市,是集各类农机机械销售、安全性能检测、售后服务、牌证管理、保险办理、物流配送、维修护理、银行信贷于一体的大型农机产业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要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遵循内在经济规律。阐述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依靠,总结了重庆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主要举措以及经验,为我国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加强农机推广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加强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加强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贵州省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机装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正在加快,适用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将成为未来农机市场的热点,本文重点分析农机装备在贵州农业生产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同市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盆地、平川兼备,耕地总面积35.3×10^4km^2,其中79%为丘陵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经济、交通、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存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生产手段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结合大同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态势,阐述了其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大同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丘陵山区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机械化之间互联互通性差,融合程度较低,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低等问题,开展了重庆市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模式应用研究。通过剖析重庆市丘陵山区两个典型的循环农业机械化应用模式,研究机械化在重庆丘陵山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总结提炼重庆市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模式,为继续做好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加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从多个方面拓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途径,实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多元化发展,这样有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种植步伐。政府要对农业机械设备企业新设备的研发工作进行补贴,同时对于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的行为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种植人员的购买力度,并积极做好技术指导和后期服务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加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分析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迟缓的原因,探究了加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速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补长我国农机化短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助推丘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的原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合一"工作路径以及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 《农业机械》2023,(11):79-84
本文从我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出发,总结回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结合关键工艺装备的丘陵山区智能化升级和丘陵山区农机行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以及加速推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构建符合现阶段丘陵山区农业三产融合和中国式现代化丘陵山区农业农机装备需求的农机智能制造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