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少耕穴耕、开穴灌水、集中覆盖、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操作规程,指出了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种植技术具有抗旱保苗、增产增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该项技术是大幅度提高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使农民增产增收的实用新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是将少耕免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穴灌保苗的抗旱播种技术、开穴集流的集雨技术、保温增墒的地膜覆盖技术、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稀穴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融为一体,以集开穴、灌水、施肥、播种、覆膜为一体的多功能播种机为载体,确保春播作物出苗,增强作物幼苗抗逆性,大幅度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现介绍其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4.
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利用保护性少耕的耕作方法对稻田进行耕整地,取代传统的翻-耙-耢-沉浆的耕作模式,以达到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耕整地费用、节约水资源、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临猗县农机局承担中澳(中国—澳大利亚)合作项目——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免耕少耕技术,还有人叫“懒种法”。这项新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种新模式,是生物工程措施与农机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保护性耕作的原理是:尽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减少活劳动的投入,少耕或免耕,通过地表作物残茬覆盖,实现保水、保土、保肥,达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  相似文献   

6.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抗旱保苗方面效果显著.为此,介绍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背景,并阐明了其概念;重点阐述了2BSF-4型免少耕施肥穴播穴灌机、2BSF-6型半悬挂免少耕施肥条灌条播机、8P-2型行走式多功能灌溉机等3类新型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同时,分析了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具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效益情况,并就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技术及其机具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二、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  相似文献   

8.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在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节约成本和增产增收等方面具备优势,将成为今后土地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特点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此项技术将常规的播种机行距由15cm扩大到30cm,采用了组合弯刀和切草甩刀,只对种床进行旋耕处理,且利用宽幅排种器,使籽粒均匀分布在12cm的种床上,保证了种子着床的技术要求,避免了播种作业时由于秸秆覆盖量大而产生的壅堵,解决了渭北“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小麦播种的技术难题。播种后的地表为沟、垄相间,作物生长于沟部,形成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了节水保墒、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利用保护性少耕的耕作方法对稻田进行耕整地,取代传统的翻-耙-耢-沉浆的耕作模式,以达到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耕整地费用、节约水资源、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少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在保证农作物单产的前提提下,实现降低作业成本和保护耕地,黑龙江省的农业工作者进行了近30年的探索。多年来形成了以深松为基础的多种耕地组合,总结了少耕技术的优点以及应用少耕技术的条件,为发展少耕技术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地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秸秆覆盖还田和玉米免少耕播种为主要技术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东北黑土区目前主要的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与配套机具,重点对比分析了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种床整备机具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在阐述现有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及配套装备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围绕种床整备、高速精量排种、智能电驱排种、播深智能控制、垄作免少耕播种、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东北黑土地玉米免少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研究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是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示范区,进行免耕、少耕和农作物秸秆及根茬粉碎覆盖还田,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复式作业,选择性进行深松和其他表土耕作的一项技术。它可结合化学防治病虫草害,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它的应用提高了项目实施区域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节水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培肥地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节本增产增效为目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少耕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农业技术,实现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产增效、减少秸秆焚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通区是宁夏引黄灌溉、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养殖业为发展的典型农业区域。近年来,随着全区冬麦北移和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免少耕种植冬小麦”和“麦后免少耕复种青饲玉米”生产应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免耕法技术代表着当今耕作技术的前进方向,是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性选择。免耕法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将作物残茬、秸秆覆盖地表的一种耕作体系。它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化学除草灭虫、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利用化学除草灭虫、免耕少耕,它就保持了土壤结构和  相似文献   

18.
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在现代农业种植业生产中,为了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工艺不断更少,少耕,免耕,地面覆盖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正在推广,对农业种植机械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打穴播种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并分析了各种机具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穴播种机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正确农田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探索的重大课题.为此,结合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库区地形、气候和种植作物等条件,以及库区保持水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等目标,选择了秸秆留茬覆盖、少耕免耕、等高耕作和梯田建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增宏 《农业工程》2020,10(12):14-17
为促进大型全悬挂式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优势,研发了多用途播种机少耕刀轴,创新小麦小垄沟丰产技术,开启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与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