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与牛感冒症状相似,俗称“牛流感”,多呈良性经过,大部分2~3日即可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易引起大群发病,少数病牛会死亡或瘫痪而淘汰,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又叫牛"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急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本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对部分病牛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常因瘫痪而被淘汰,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大部分病牛发病后经2~3天即可恢复正常。本病常引起牛大群发病,可明显降低泌乳牛的产奶量。牛是本病最易感的动物,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多发于3~5岁牛,犊牛和9岁以上的老龄牛很少发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传染力强,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但死亡率低。传播媒介是吸血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2008年7月~2011年4月间,对石河子地区31家规模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饲喂的1.83万头奶牛进行瘤胃酸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期间一共出现816例瘤胃酸中毒。调查结果表明,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季节、胎次、分娩前后的时间、奶产量高低有关,一般冬春季节发病多,青年牛发病率高于老年牛,产犊前、后的牛发病率高于空怀母牛,奶产量高、胎次低发病多,临产前3d和产后5d内发病的多。此次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发病时间,制定预防及综合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奶·牛·流·行·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2~3天恢复正常,故称为暂时热,鉴于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1999年以来,作者就诊的病牛,整理了116例病列,其中成年牛69头,占发病牛总数的59%;青年牛47头,占40%;经治疗痊愈96头,淘汰和死亡共20头,治愈率达82.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又叫牛暂时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以35岁的壮年牛较易感染).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大部分病牛经2~3天恢复正常,故称为暂时热.本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几年或3~4年发生1次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流行病学上具有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流行面大等特点,给对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本病传播虽无明显季节性,但冬春两季发生较多,尤以春季达到高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11月底以来,韩国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口蹄疫疫情,扑杀了全国7%的猪和牛;据越...  相似文献   

7.
一般将从出生至6月龄的牛称为犊牛。犊牛抵抗力差,易患病,尤以夏冬季发病较多,其发病死亡率也较高。犊牛发病率、死亡率高是这一时期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流行比较广泛的猪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其他一般传染性猪病。本病临床特征主要是高热,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幸存猪的健康,导致母猪的流产和不育,成为决定着仔猪成活率的疾病之一,给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到我国猪肉及其产品的出口。本文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原因、诊断要点和综合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巴贝斯焦虫病是牛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是靠硬蜱传播,以急性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临床特征。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较重,一般在4~9月为发病高峰期,北方发病较轻,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很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感染本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d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本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本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晕。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为100%,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很好的防控措施。笔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作一综述,便于同行在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预防中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气肿疽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的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按压有捻发音,并常有跛行。6月龄至4岁的牛容易感染本病,肥壮牛比瘦弱牛更易感染。本病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传递因素是土壤。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该病传播迅速,如防制不力,会年复一年地在易感动物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甚至引起大规模的流行,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7--2008年河池市的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发生牛气肿疽,2007年发病死亡16头牛,2008年发病死亡27头牛,给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以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为红眼病,为夏季养牛场的高发病。一般情况下本病不会威胁牛的生命,但严重时可造成牛失明,影响其采食和生长,造成淘汰。1病因1.1传染性病因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原滋生,可直接引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疾病有牛摩勒氏杆菌病、衣原体眼病等,间接引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疾病有口蹄疫、牛流感等。1.2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各种异物(如泥沙、杂草、被毛或昆虫等)进入牛眼,或睫毛内翻、寄生  相似文献   

14.
本病是由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牛表现为发热和腹泻,还可以见有黏膜溃烂等症状,处于妊娠期的母牛会出现流产和胎儿畸形等症状。发病牛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深入研究,着手于本病的诊断和防治,可以为广大牛场防控本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定红 《饲料广角》2001,(7):23-23,25
疯牛病和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家畜类动物的灾难性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播广、死亡率高和灾害重的特点,如果处置不力、常常会对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畜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极易呈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对养殖业危害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是在夏秋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自1938年起就有该病流行,往往每隔几年就流行一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和蚊蝇较多的季节,我国北方能常在7~10月,南方可提前发生。该病通过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及老牛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8.
1红痢 仔猪红痢是仔猪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病原是C型产气夹膜梭菌,本菌能产生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α和β毒素。发病特征为1~3日龄仔猪排血样粪便,肠坏死。本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易感动物范围很广泛,猪、马、牛、鸡、兔等,其中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更为易感,人也有易感性,猪多发生于1~3日龄,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一旦发病,病原就会长期存在。本菌的芽孢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人畜的肠道、污染的外界环境等处。免疫方法,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1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新乐市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饲养管理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其中生产瘫痪的发病率最多。本病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该病的特征是低血钙症,患牛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降低。一、发病情况调查1.发病与胎次有关:头胎奶牛很少发病,即便有也是早配造成的,大多数在3胎后发病。2.发病与产奶量有关:大多数牛发病都在3胎以后,这也是产奶量最高阶段,产奶量越高发病率越高,而日产奶量在20千克以下的牛很少发病。3.本病无季节性:主要与饲料、光照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性感冒是牛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表现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呼吸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验室采用PCR法和ELISA法能对本病进行确诊。第一时间隔离病牛,加强护理和消毒可有效预防本病的蔓延,治疗以中药为主,严重发病的牛必须用化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