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黄芩成分对孕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孕5~7d小鼠皮下注射0.075mg溴隐亭建立流产模型,于怀孕1~7d分别灌服蒸馏水、黄芩煎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至怀孕10d宰杀。结果显示,血清中IFN-γ含量,以黄芩煎剂组为最低,子宫匀浆中IFN-γ含量,以黄芩苷组为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孕酮含量在血清及子宫匀浆中均以黄芩苷组为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黄芩成分对母体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中黄芩苷可降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提高孕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胎中药方剂对奶牛胚胎着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0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泰山磐石散组、保胎无忧散组、黄芩组及黄芩苷组5组。人工输精后7d,每天在饲料中添加不同中药散剂,连续7d。在输精后7、14、24、54d分别颈静脉采血,检测孕酮、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添加泰山磐石散、保胎无忧散的奶牛妊娠数量增加,同时显著增加血清中孕酮及IL-4水平,提高IL-4/IFN-γ比值。而补充黄芩及黄芩苷的奶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推测在妊娠早期,安胎中药方剂能够调节母体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网络,创造适宜的植入环境,利于胚胎着床。因此中药安胎方除了临床用于防治家畜流产外,还可以用于促进胚胎着床,减少早期胚胎丢失。  相似文献   

3.
将45只8周龄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黄芩、白术1∶1水煎剂Ⅰ、Ⅱ、Ⅲ组4个组。在其未交配前,对照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0.5 mL,中药Ⅰ、Ⅱ、Ⅲ组分别每天灌服中药煎剂0.2、0.4、0.6 mL,连续10 d。检出的受孕母鼠在妊娠第4天剖杀,采集血清及子宫组织匀浆样本,酶联免疫吸附验(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0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结果显示,中药各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药Ⅰ组最为显著。各中药组NOS含量也低于对照组,各中药组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血清中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子宫组织匀浆中相同。而中药组特别是中药Ⅰ组胚胎着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中药黄芩白术特别是低浓度的黄芩、白术能通过影响Th细胞因子的分泌及一氧化氮合成促进子宫发育提高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4.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的共同调节。作为半自体抗原的胎儿不被母体排斥是子宫局部免疫水平调节的结果。其中激素对辅助性淋巴细胞(Th)发生、分化的调节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辅助T淋巴细胞能分化为不同的亚型(Th1和Th2),孕酮可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IL-5)的产生,有利于妊娠的正常发生;松弛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对妊娠有害。在母胎界面存在激素-细胞因子网络,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还能够影响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由Th2样细胞产生的,对胚泡着床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其表达受Th1细胞诱导因子的下调,如IL-12,IFN-α,IFN-γ,受IL-4和孕酮(诱导T淋巴细胞向Th2细胞分化)的上调。激素通过调控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来调控免疫系统,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有利于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5.
NO在小鼠早期胚胎吸收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给妊娠 7d小鼠尾静脉注射细菌脂多糖 (L PS)诱导早期胚胎吸收。注射 L PS后 12、2 4、36 h,以 EL ISA、比色法检测血清和子宫匀浆中 Th1型细胞因子 IFN- γ、IL- 12与 NO的含量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3种一氧化氮合酶(n NOS,e NOS,i NOS)和 Th2型细胞在小鼠子宫表达的变化。此外 ,还观察了 NO供体硝普钠 (SNP)诱导孕鼠流产效果及氨基胍 (AG)对抗 L PS诱导孕鼠流产的效果。结果显示 ,相对于正常妊娠组 ,L PS处理组孕鼠子宫匀浆 NO含量及 IFN- γ、IL- 12水平极显著升高 (P<0 .0 1) ,血清 NO含量也极显著升高 (P<0 .0 1) ;n NOS、i NOS在 L PS处理组小鼠子宫可见阳性标记 ,而 e NOS未见阳性标记 ;大量 Th2型阳性细胞标记仅在正常妊娠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可见 ,L PS处理组未见阳性细胞。腹腔注射 SNP致使孕鼠早期胚胎吸收 ,然而妊娠 6~ 9d腹腔注射 AG却未能降低 L PS诱导的孕鼠早期胚胎吸收。上述结果提示 ,L PS处理后 ,Th1型免疫反应增强 ;源自升高表达的 i NOS的子宫局部高浓度 NO可能作为一种效应分子介导小鼠早期胚胎吸收。  相似文献   

6.
观察金丝桃苷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在第1、3、5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免疫抑制组(在第1、3、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给药组(在第1、3、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第1~7天每天以150/300mg/kg金丝桃苷水溶液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在第1、3、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第1~7天每天以0.2mg/kg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用ELISA法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以及细胞因子IL-4、IL-6、IL-10、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抑制组的CD_3、CD_4、CD_8水平以及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IL-6及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予金丝桃苷后第8天,与免疫抑制组相比,CD_3、CD_4、CD_8水平以及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L-4、IL-6、IL-10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金丝桃苷能通过提高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CD_3、CD_4、CD_8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γ及TNF-α水平,降低IL-4、IL-6、IL-10水平,来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机能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妊娠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子宫部分免疫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子宫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介素 10(IL 10)的含量。发现孕0天和孕6天接种弓形虫,小鼠全部流产。感染组子宫内膜中仅见少量CD8+T淋巴细胞。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F4/80+巨噬细胞在感染组小鼠子宫内膜中大量存在。对照组仅见少量F4/80+细胞。细胞因子测定结果表明,TNF α弓形虫感染组子宫匀浆中含量高达76 862±30 354pg/mg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妊娠7天时小鼠子宫中TNF α的含量(P<0 01)。结果提示,已妊娠母鼠感染弓形虫可引发流产,并与子宫胎儿界面的TNF α分泌增多有关。孕0天感染,孕鼠子宫匀浆上清液中IL 10含量平均值为19 696±9 811pg/mg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48 856±16 518pg/mg,P<0 05)。孕6天感染,子宫匀浆IL 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保胎中药当归对流产小鼠的保胎效果,及当归对妊娠小鼠子宫局部细胞免疫的影响,试验将小鼠通过自然交配发生妊娠,将怀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两组使用米非司酮(RU486)诱导小鼠流产,制作试验小鼠流产模型,即空白对照组(A组)小鼠于孕第1~7天,每天灌服纯化水,0.5 mL/只,在孕第7天,经颈部皮下注射丙二醇0.1 mL/只;流产模型组(B组)小鼠于孕第1~7天每天灌服纯化水,0.5 mL/只,在孕第7天,经颈部皮下注射RU486,0.1 mL(0.025 mg)/只;当归治疗组(C组)小鼠于孕第1~7天每天灌服当归水煎剂,0.5 mL(相当于0.5 g生药)/只,在孕第7天,经颈部皮下注射RU486,0.1 mL/只。通过统计流产小鼠胚胎丢失比例,评价中药的保胎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流产与成功妊娠小鼠子宫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及比例,并测定小鼠子宫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结果表明:RU486造模后,C组小鼠流产率下降至40%,胚胎吸收率减少至34.92%,子宫组织中Th17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黄芩苷对H6N6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损伤的影响,选取108只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阳性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黄芩苷组)。攻毒3 d后用不同剂量黄芩苷连续治疗9 d,各组在第3,6,9天时随机选6只小鼠,取其肺脏进行病理观察及HE染色制作切片,检测肺组织病毒含量及小鼠血清中IL-1、TNF-α、IFN-γ和5-HT含量。结果表明:攻毒3 d后,相比对照组,其余各组小鼠肺脏出现病理损伤;治疗3 d时,相比阳性组,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肺脏指数、病理评分和病毒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6 d时,相比阳性组,低、中、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血清中IL-1、TNF-α、5-HT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黄芩苷组IFN-γ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西药组,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肺脏指数、病理评分、病毒含量及血清中IL-2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黄芩苷通过降低病毒在肺脏中的复制,调节血清中炎性因子(IL-1、TNF-α、IFN-γ和5-HT)含量,减轻H6N6禽流感患鼠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对妊娠小鼠的毒性损伤及3种中药的缓解作用。将60只8周龄昆明孕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孕鼠妊娠1~10 d上、下午各灌胃蒸馏水0.2 mL;B组为ZEA组,孕鼠妊娠1~10 d上午灌胃5 mg/kg ZEA,下午灌胃蒸馏水0.2 mL;C、D、E组分别为番茄红素+ZEA组、菟丝子黄酮+ZEA组、泰山磐石散+ZEA组,1~10 d上午灌胃5 mg/kg ZEA,下午分别灌胃20 mg/kg番茄红素、10 mg/kg菟丝子黄酮、1 g/mL泰山磐石散,每次灌胃量均为0.2 mL。母鼠妊娠第11天剖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水平;取孕鼠子宫,显微镜观察ZEA对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ELISA检测子宫组织匀浆E2、FSH、LH和P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子宫组织匀浆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ZEA导致子宫组织结构损伤、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