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用于提高悬浮种衣剂的成膜性和有效成分释放率。采用标准测试方法,测试高分子成膜剂影响悬浮种衣剂的理化测试指标,如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种子表面药剂浸水脱落率等。结果表明:1.0%壳聚糖配成膜剂效果最佳,成膜时间和包衣脱落率均高于现用悬浮种衣剂,并能控制和调节悬浮种衣剂膜内活性成分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2.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金玉1号和丰禾10号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两种生物种衣剂(种衣剂1号和种衣剂2号)为种子包衣处理,通过测定玉米各生理指标和产量,研究生物种衣剂包衣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包衣能分别促进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提高,1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12.0%~13.3%,2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8.2%~9.6%。由此可知,两种生物种衣剂能提高试验玉米多种生理指标的同时,对本试验玉米的产量也有显著提高作用,且1号种衣剂更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组合7551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以满适金、立克秀、帅苗为基础包衣方案中分别加入盈可泰公司提供的3种成膜剂,对玉米出苗安全性、田间药效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衣剂中分别加入这3种成膜剂包衣对种子田间出苗率、植株长势、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均无不良影响,3种成膜剂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型玉米超微粉体种衣剂在辽宁地区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效应。结果表明,新型种衣剂2号与3号pH值、成膜时间、溶解黏度、溶解悬浮率、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粒、热贮稳定性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温处理后溶解悬浮率没有显著下降,效果优于市售普通玉米种衣剂,产品优势明显。新型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可以显著改善玉米幼苗素质。运用超微粉种衣剂处理后,玉米的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素质等关键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超微粉种衣剂在玉米全生育期中无毒害或抑制作用,提质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种子包衣作为作物物化栽培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种子上推广应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的选用是关键。种衣剂是一类根据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种苗的生理特性,以农药、肥料、激素等为活性成分,成膜剂、乳化剂等为非活性成分加工而成的种子处理剂。不同农作物有与之相配备的种衣剂。大田结果证明:种子包衣后,种衣剂中活性成分可促控幼苗生长,防控苗期病虫害,但是种子包衣后对种子发芽质量是否有  相似文献   

6.
常晓春 《农学学报》2015,5(10):60-63
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共混),克服单一高分子成膜剂的缺点,通过壳聚糖和黄腐酸不同结构成膜剂的复配,改善悬浮种衣剂附着在种子表面包膜牢度,控制和调节悬浮种衣剂在膜内活性成分释放速率。采用恒重法测定速干性、玻板成膜法测定成膜性等测试方法,测试高分子复配成膜剂影响悬浮种衣剂中的理化测试指标如成膜性、脱落率、均匀度、发芽率等。试验证明:1.0%壳聚糖和3.0%黄腐酸复配成膜剂效果俱佳,通过复配高分子成膜剂改善悬浮种衣剂的理化性能指标,优于单一成膜剂的包衣效果,很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得到更加稳定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周苏闽  王红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05-3707,3710
以复合型凹凸棒土(CATP)作为种衣剂的成膜剂,分别按照质量分数1.0%、1.5%、2.0%、2.5%、3.0%、4.0%的用量加工20%福·克种衣剂制剂,测定其黏度、成膜性、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包衣覆盖率、抗淋失能力等成膜性能相关指标,并经发芽试验评价了种衣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CATP 3.0%以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宝路种衣剂包衣后对玉米的壮苗增产效果。[方法]通过对玉米苗期出苗率、干鲜重、产量、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细胞学切片观察,与满适金种衣剂处理及空白对照对比,研究宝路种衣剂对玉米的田间壮苗增产效果。[结果]宝路包衣后,与对照相比,出苗率提高8%,产量提高13%;显微镜观察显示,玉米叶片维管束更宽,疏导组织更发达。[结论]宝路种衣剂在推荐剂量下包衣后,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农业》2005,(10):32-32
种子包衣是以种子为载体,种衣剂为原料,包衣机为手段,集生物、化工、机械等技术于一体,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包裹在种子表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的综合技术。经过包衣的种子,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苗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以不包衣种子为对照,探讨生物种衣剂Ⅰ、生物种衣剂Ⅱ及常规种衣剂包衣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Ⅱ包衣处理的玉米各生长指标表现最优,株高、茎粗和植株鲜重分别比不包衣种子提高6.27%、8.52%和4.10%,出苗率比不包衣种子提高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茎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为了筛选合适的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拮抗菌,并研究其种衣剂对玉米生长的作用,采用平板对峙试验对10株疑似拮抗菌进行筛选,并测定铁载体和吲哚乙酸(IAA)两种生理指标,筛选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菌株,将筛选到的菌株作为微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研究不同比例成膜剂对玉米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及菌株活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到5株细菌和1株木霉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生理指标筛选获得6株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菌株,均具有产铁载体和IAA的能力。综合抑菌和促生两种功能,确定两种芽孢杆菌TXM-1和TXM-2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显示,生物种衣剂BSCA-1和BSCA-2兼具拮抗病原菌和促进玉米苗期生长的功能。生物种衣剂的最佳配方为:分别以TXM-1和TXM-2为活性成分,以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剂,膨润土和苯甲酸钠为助剂,其中两种成膜剂最佳配比为90%SA+10%PVA,该配方在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可延缓菌剂活性的下降速率。结果表明,基于两种芽孢杆菌构建的生物种衣剂在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同时,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表明其在玉米种植中具有替代化学种衣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超微粉衣GKM是一种超微粉固体种衣剂,与普通胶体种衣剂相比,具有成膜简单,用量少,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用GKM包衣处理的可增加玉米地片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3.
超微粉体种衣剂在冬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微粉体种席子有剂改变原有胶体种衣剂的成膜体系。先包衣后成膜,在冬小麦上试用,出苗安全,幼苗素质高,地下害虫防效平均为85%,麦蜘蛛和麦蚜防效分别为69.4%和55.8%。锈病防效平均为82.3%,纹枯病防效平均为70%,白粉病防效平均为74%,平均增产12.7%,各项指标均优于参试胶体种衣剂,是胶体剂型种衣剂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西瓜无公害防病壮苗技术,以常规种子在瓜类连作土上播种为带菌土对照(CK1),以土壤高温消毒为无病菌土对照(CK2),比较了专用种衣剂包衣和3种放线菌剂处理对西瓜防病壮苗的效果。结果表明,CK1西瓜苗期土传病害严重,发病率高达90%;CK2发病率仅为13.3%,防病效果达85.2%;应用种衣剂包衣西瓜种子可以有效防治病害,其发病率为25.6%,防病效果为71.6%;3种放线菌剂A、B、C均有一定的防病促生效果,防病效果分别达16.2%,17.0%和13.3%。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认为,放线菌剂A处理的西瓜幼苗长势较好,植株健壮,壮苗指数高,叶绿素含量高,根系活力强;种衣剂包衣也是防病壮苗有效而简易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凹凸棒土对种衣剂成膜性能的影响,以金美粒成膜剂为试验材料,将不同细度和不同用量凹凸棒土添加到成膜剂中,在玉米种子上进行包衣试验,测定其对成膜剂成膜时间、成膜脱落率和成膜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衣剂中添加凹凸棒土后,改变细度和用量,对成膜时间的影响都是一致的,随着凹凸棒细度和用量的增加,成膜时间逐渐延长。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凹凸棒细度越大,包衣脱落率越低,包衣均匀度越高;在一定的细度范围内,凹凸棒用量越大,包衣脱落率越高,包衣均匀度越低。凹凸棒土可以作为种子成膜剂的辅助改性成分使用,具有原料易得、容易生产、性能稳定、对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生产上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时,建议选用细度400目以上的凹凸棒土,100 kg种子包衣用量在1 500~2 000 g之间,有利于改善包衣成膜性能。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悬浮种衣剂理化指标改变与持效期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将壳聚糖分别按照0.5%、1.0%、1.5%、2.0%的用量加入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中,测定其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包衣覆盖率、种子表面药剂浸水脱落率等理化指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壳聚糖悬浮种衣剂混配药剂拌种,达到延长药效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对悬浮种衣剂的理化指标的测试分析,壳聚糖能明显的改善指标性质,成膜时间和包衣脱落率均高于现用悬浮种衣剂,提高药剂在种子表面附着率。研究结论:壳聚糖通过改变悬浮种衣剂理化性能来影响有效成分释放,在成膜时间和剂量的释放上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使原药的功效得到明显的提高,悬浮种衣剂的持效期延长,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 1 种衣剂具有广泛的抗病杀虫能力 种子包衣所用的种衣剂,是由杀虫剂(主要成份为呋喃丹)、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长剂、成膜剂、缓释剂等经科学配方加工而成。它用特定的种子包衣机,将种衣剂均匀地包在种子表面上后,能迅速固化成膜而不易脱落。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胚芽的萌动及种子幼苗的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份进行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地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种子包衣已成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病虫害和提高农药药效,减少用药次数,减少劳动力等。本研究基于构建的成膜助剂制备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并系统评价水稻包衣后的生物学特性,旨在拓宽悬浮种衣剂在水稻病虫害精准防治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成膜剂,然后通过湿式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制备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并优选其配方。对成膜助剂耐水性及成膜稳定性进行表征,检测制备的种衣剂的质量指标。同时,在不同浓度下对种子进行包衣,确定其最佳药种比,采用盆栽试验对种衣剂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白根数、叶数、根系活力、叶绿素、游离脯氨酸、抗氧化酶等生物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成膜剂具有良好的成膜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种衣剂的吸水性、耐水性变化,发现该膜在水中溶解缓慢,直至35 d,破损面积和孔隙率变化仍没有明显增大。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的最佳配方为噻虫嗪25%,吡唑醚菌酯15%、快T0.5%、FS3000 8%、硅酸镁铝0.3%、黄原胶0.12%、皂土0.5%、乙二醇5%以及海舒液体红2R 5%。种衣剂悬浮率为97.90%,成膜时间为12 min,成膜性良好,包衣均度88.23%,分散性良好,黏度0.53 Pa·s,脱落率3.25%,有良好冷贮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质量标准要求。采用药种比1﹕50(2.88 g a.i/kg)处理,发芽率较对照组提高了31.98%,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提高了6.57%;株高较对照组提高了6.48%,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提高了9.42%;根系活力较对照组增加了38.07%,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24.20%;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43.02%,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78.63%;游离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8.70%,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23.7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组增加了30.69%,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15.66%;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作用不明显,总体来说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成膜性好、持效期长、发芽率高,对水稻种子安全,无不良影响,可为种子苗期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种子处理是农业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根据这样的要求,过去任何一种种子的处理方法——拌种、浸种、闷种等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种子包衣技术成为近年来人们注意的焦点。种衣剂既良种包衣制剂,是种子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把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融在成膜剂内,包裹在种子表面固化成膜,既为包农。种衣剂在士壤内能通气透  相似文献   

20.
用甲枯·福美双、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以不包衣处理为对照,通过试验调查不同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使用后对棉花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科学制定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供试种衣剂包衣棉种,能显著提高棉花出苗率和保苗率,并对棉花幼苗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用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对提高棉花出苗率、保苗率以及促进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效果显著优于甲枯·福美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