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研究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稳定性,以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变化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以及模拟人体的胃肠环境对酶解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在90℃下加热1h仍能保持92.19%的活性;在pH值为3或11的溶液中放置2h,其活性保持率分别为95.66%和86.69%;在添加NaCl、蔗糖或葡萄糖的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都在96%以上;在0.1%的苯甲酸或山梨酸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分别下降了57.71%和45.48%,这表明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NaCl、蔗糖和葡萄糖对酶解物抗氧化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防腐剂则会降低其活性;K+、Ca2+、Mg2+、Fe3+、Zn2+、Cu2+等金属离子对酶解物抗氧化的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在500 g/L的K+、Ca2+、Mg2+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都在90%以上,在500 g/L的Fe3+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最低,降到了48.64%: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活性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2.
超滤对水飞蓟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超滤法从水飞蓟蛋白酶解物中初步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考察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酶解物质量分数对超滤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并对超滤前后水飞蓟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 000的聚醚砜膜对水飞蓟蛋白酶解物进行超滤分离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操作压力0.1 MPa、操作温度25℃、酶解物质量分数2...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天然色素,本试验以细叶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其花瓣色素的稳定性。在常温下用90%乙醇-0.1mol/L HCl溶液浸提细叶百合花瓣得到色素原液,然后对该色素液在酸碱性、热、光、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及氧化剂、还原剂等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叶百合花色素能在酸性乙醇溶液中稳定存在,但在高温、直射光、氧化还原剂、碱性环境以及金属离子(Cu2+、Mn2+)条件下不稳定;食品添加剂如蔗糖、有机酸等以及部分金属(Mg2+、Na+、K+、Ca2+)离子对色素没有不良影响。试验证明该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8种常见金属离子K+、Na+、Mg2+、Mn2+、Ca2+、Zn2+、Cu2+、Fe2+对4PCA饲料复合酶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离子浓度设定为1×10-4mol·L-1、1×10-3mol·L-1以及1×10-2mol·L-1三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在实验特定金属离子浓度范围下,K+、Na+对酶活无特别影响,Mg2+有一定的激活作用,Mn2+的激活作用最大,Ca2+、Zn2+、Cu2+、Fe2+对酶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大小顺序依次为Cu2+>Fe2+>Zn2+>Ca2+。  相似文献   

5.
以杜鹃红山茶花辦为材料,对其花色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20%的乙醇、料液比1:5、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1h;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具光、热不稳定性,在低pH时稳定,微酸近中性时变色;色素抗氧化、还原能力差,对整合剂、苯甲酸钠敏感;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维生素C具增色作用;金属离子Co2+,Cu2+,Mg2+,Ca2+,Zn2+,Mn2+,K+,Al3+,Sn2+等具增色作用,Fe2+,Fe3+,Pb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用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及由2%的蔗糖溶液+75 mg/L柠檬酸溶液+100 mg/L氯化钴组成的混合液处理菊花品种九香丛片切花,并测定了经处理的切花的有关生理生化性状.结果表明:处理后第10天开始,其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经化学混合液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3.2倍,且呼吸高峰延迟了10 d.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电导率比对照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的0.60和0.62倍,表明该混合液对菊花品种九香丛片切花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2%的蔗糖溶液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 Ca2 对奈李低温贮藏的保鲜效应 ,对奈李采用不同浓度的 Ca Cl2 溶液处理、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在低温 ( 5℃ )下贮藏 ,研究其生理生化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采用质量分数为 0 .5 %~ 1.0 %的 Ca Cl2 溶液处理 ,对奈李的呼吸作用、Vc含量的降低、可溶性固性物的消耗、电导率和 POD(过氧化物酶 )活性的升高以及贮藏期的失水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而用较高浓度的 Ca Cl2 ( 2 .0 %~ 6.0 % )溶液处理 ,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银杏原生质体制备及其融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银杏品种湖南梅核成熟胚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无菌苗和愈伤组织为材料,用不同酶液处理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并用PEG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结果显示,以2.0%纤维素酶+1.0%果胶酶+5.0mmol/LMES+6mmol/LCacl2+0.6mol/L甘露醇( 号酶液)酶解银杏组织、方法1提取原生质体效果最好,其最高原生质体产率为9.4×107个/g;以17%蔗糖溶液处理得到原生质体质量最好。用40%PEG6000+0.3mol/L钙离子+pH9.5液体处理原生质混合液,银杏原生质体融合率最高,为67%。  相似文献   

9.
以蒽酮比色法测定的酶解液中的总糖含量和酶解杜仲胶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纤维素酶解预处理杜仲粕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预处理杜仲粕壳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0℃,pH值3.8,酶的用量为0.30 g,料液比为1∶15(g∶mL),酶解2次,每次3 h。经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预处理后的杜仲粕壳,第一次提取酶解物中杜仲胶得率达到57.7%,是非酶解物中的1.3倍。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结果表明经酶解预处理后所提取的胶与非酶解而提取的胶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巨尾桉树皮为原料提取按树皮中的总多酚,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及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并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11个活性组分(Fr.1~Fr.11)及1个活性单体化合物(Pu1),同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并对Pu1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超声波作用时间50 min、料液比为1∶12(g∶mL),总多酚得率为5.12%。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中最佳酶处理工艺条件为:酶溶液质量浓度0.15 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 min、酶溶液pH值5.0,在此基础上再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总多酚得率为6.2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活性组分中Fr.5、Fr.6、Fr.7和Fr.8在质量浓度为24 mg/L时对DPPH·清除率大于60%,具有较好抗氧化能力,Pu1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为8.99 mg/L,小于对照样Vc的IC_(50)值(10.46 mg/L),说明Pu1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组分的总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44 8,P0.000 1)。通过UV、FT-IR、MS和NMR等分析表明:化合物Pu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8,分子式为C21H_22O14,确定化合物Pu1为2'-甲氧基-六羟基联苯二酸-4-O-α-L-鼠李糖苷。  相似文献   

11.
为给玉兰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50%乙醇提取玉兰多酚,检测理化因素对玉兰多酚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玉兰多酚对强直射光、热、酸、碱、Fe3+等因素不稳定,Zn2+、Al3+对多酚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玉兰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2.
偃松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松松塔经乙醇提取后,渣经热水提取、喷雾干燥、醇沉制备偃松松塔多糖(PPC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PPCP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PPCP是一种杂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4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33∶1.00∶2.20∶1.94。通过测定PPCP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PPCP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偃松松塔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偃松松塔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DPPH·的清除率(79.72%)达到最大,·ABTS^+清除率(39.63%)达到最大,其Fe^3+还原能力也达到最大值(0.78);松塔多糖能够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NO,并没有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建立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通过测定芦丁、檞皮素、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测定香椿叶提取物与DPPH溶液反应后,DPPH溶液在517 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确定了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条件。即:测定波长517 nm,反应时间50 m in。在此条件下测得的以总黄酮计的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2.026。  相似文献   

14.
可食雀梅藤果实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1% HCl - 70%乙醇(体积分数)水溶液从可食的雀梅藤果实中提取食用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色素得率为8.2%,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其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3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有较好的耐热、耐光性,但耐碱、耐氧化还原性能差,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食盐、苯甲酸、Mg~(2 +)、Zn~(2 +)、K +、Ca~(2 +)、Na +均使其色微减, Al~(3 +)、Fe~(3 +)、Cu~(2 +)使其变色;初步急性毒性实验中小白鼠无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5.
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密蒙花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密蒙花总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OH、ABTS+.和O2-.。当密蒙花总黄酮质量浓度达到4.8 mg/L时,对DPPH.、.OH、ABTS+.和O2-.清除率分别可达77.88%、35.42%、85.08%和56.91%。  相似文献   

16.
双孢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双孢菇多糖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实验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即双孢菇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精油组成进行分析,对比4种樟树叶精油的成分差异;采用DPPH、ABTS、FRAP法对樟树叶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使用丁基羟基茴香(BHA)作为阳性对照。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樟树叶精油共检测出46种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异樟叶精油检测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异橙花叔醇为29.48%;芳樟叶精油检测出33种成分,主要成分芳樟醇为71.91%;脑樟叶精油检测出3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樟脑为46.28%;油樟叶精油中共检测出3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为30.31%。4种樟树叶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精油浓度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但其抗氧化能力均低于BHA。其中,脑樟叶精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e 3+还原能力最强,当质量浓度为8 g/L时,脑樟叶精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0.34%±1.25%,FRAP值为(1.44±0.13)mmol/L;而异樟叶精油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质量浓度为8 g/L时,异樟叶精油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14.93%±2.3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加水法制备山苍子精油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以及制备温度对山苍子精油微乳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包油(O/W)型山苍子精油微乳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曲拉通X-100(Triton X-10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为1...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单宁酸(TA)亲水性强亲油性弱的问题,以单宁酸为原料,利用苄基溴将单宁酸的部分酚羟基保护后得到单宁酸苄基醚(TBE),再以硬脂酸酐为酰基化试剂,吡啶为催化剂,N_2保护下反应,引入长链脂肪烃;最后在弱酸条件下将苄基水解脱去,制得硬脂酰单宁酸酯(C_(18)-TA)。采用均匀实验优化合成条件,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1H NMR)表征了C_(18)-TA的结构,并通过C_(18)-TA清除·DPPH的能力和抗油脂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最佳合成条件为单宁酸1 g,硬脂酸0.6 g,吡啶1.5 mL,反应温度80℃,回流时间265 min,得到的C_(18)-TA产率可达87.98%。使用酚羟基保护法制得的C_(18)-TA不仅改善了单宁酸的表面活性,而且保留了单宁酸中多数的酚羟基,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单宁酸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质量浓度为0.05~0.25 g/L,对·DPPH的清除率为91.96%~97.39%;对亚麻籽油的抗氧化值(POV)升高缓慢,0~30 d为3.82~17.72 mmol/k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的橡胶籽油ω-3脂肪酸易氧化劣变,为防止产生氧化劣变,以单甘酯:蔗糖酯=1:5为乳化剂,大豆分离蛋白质、酪朊酸钠、麦芽糊精混合物为壁材,采用离心喷雾法制备橡胶籽油ω-3脂肪酸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酪朊酸钠和麦芽糊精之比为1:1:1.5,固形物浓度为20%(W/V)的溶液,进料速度20 mL/min,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80℃。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ω-3脂肪酸包埋率达到93.8%,抗氧化性提高4.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