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甘肃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中药材是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了保证药材的优质、安全、无公害、无污染,提供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原料,国家科技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都在积极探索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的实施和基地建设。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药材病虫害课题组为了促进全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大理州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为了实现中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提出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对策:借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结合中药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建立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应用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言实 《北京农业》2002,(2):16-17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一、选种. 选取颗粒饱满、发育完好、大小均匀一致、不携带病虫且生命力强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中药材病虫害的种类增多,危害加重。为了防治病虫害就必须大量使用农药,这样连续使用,不仅造成施用区域水质被污染,天敌减少,病虫抗药性增强,生态平衡被破坏,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必须提倡无公害中药材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甘肃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是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与主要粮食作物相比仍然很低.为了全面了解全省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从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机械化发展现状、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全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机械化作业水平,找出制约中药材机械化发展的多种因素,总结适合省情的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提高中药材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中药材机械化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测度、评价甘肃省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为中药材产业区域优化布局与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产业环境、资源禀赋、产出水平和加工能力4个维度构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3个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结果]生产能力是影响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子;要素禀赋是各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限制因子;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有限、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制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展能力因子总体得分偏低,表明甘肃省中药材产区的总体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摸清中药材产业发展“家底”,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区域规划与布局;推动产业组织创新,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实施内生式孕育与外生式推动相结合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增强甘肃省整体研究机构科研实力,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治中药材病虫害而大量连续使用农药,造成施用区域水质被污染,天敌减少,病虫抗药性增强,生态环境被破坏,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提倡无公害中药材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绿色中药材及其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平 《北京农业》2001,(10):16-17
中药材既是原料药又是成药,是用于防治疾病或保健的特殊商品,因此中药材安全无污染非常重要.但是在中药材引种栽培及贮存运输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目前防治中药材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商洛在中药材发展中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商洛在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商洛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的构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使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化、规范化,实现中药材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保障商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宕昌县当归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特有的地道名贵中药材,人工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分布于岷山山系地带的当归俗称“岷归”,是当地群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宕昌县当归主要病虫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当归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名优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残留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甘肃省中药材产地土壤环境重金属残留,实现中草药的“土壤定向培育,”使其按人类需要的目标生长并富集有益元素,我们对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的当归、柴胡、党参等主产区土壤样品的As、Cr、Hg、Pb、Cd和Cu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mg.kg-1,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结果可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甘肃省中药材产地土壤环境重金属残留,实现中草药的“土壤定向培育,”使其按人类需要的目标生长并富集有益元素,我们对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的当归、柴胡、党参等主产区土壤样品的As、Cr、Hg、Pb、Cd和Cu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mg.kg-1,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结果可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要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对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现状、目前影响中药材生产的主要问题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应对策略 ,认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要以建立 GAP种植示范基地为切入点 ,着力强化新品种选育、濒危资源保护抢救、野生种训化家栽、技术研发和培植中药材龙头企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药材产区,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产量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在省内部分地区已经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组织了大规模开发生产。文章主要结合甘肃省中药材的生产优势,分析中药材种植技术。甘肃省的中药材有当归、党参、甘草、丹参、芍药等,而且当归、板蓝根等这一类药材在全国赫赫有名,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选地、栽培、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管理,就可以保证药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防治病虫害是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辑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中药材病虫害调查与防治研究中发现,由于种子、种苗的调运存在不规范,外来病虫造成了中药材病虫害的严重发生.重点分析了外来病虫的来源渠道及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中药材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东南部地区林业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有序推进,林地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剧,造成部分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给甘肃省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阻碍。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推动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甘肃省东南部地区林业病虫害调查工作,分析了甘肃省东南部地区林业病虫害的危害现状,并探讨其发生原因,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