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的常发病之一,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中毒后,鸡群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是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界中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大约有200种是污染、破坏谷物和饲料的常见霉菌[1]。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发现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对鸡群的毒害作用较大。高温高湿季节最容易出现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现象,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其他季节往往为隐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严重危害着鸡群健康。近几年蛋鸡日粮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饲料的现象,且检出率和含量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3.
(一)鸡霉菌毒素中毒主要原因饲料霉变导致霉菌毒素含量超标是鸡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饲料卫生标准规定,每克鸡配合饲料中霉菌数应小于45×103,超过45×103为禁用饲料。霉菌是引起饲料发霉变质的主要原因,由于配合饲料的营养丰富、结构疏松、吸湿性强,非常适合霉菌生长繁殖。因此,饲料的防霉问题仍然是饲料行业的难题,也是各养殖场应加以重视的工作重点。(二)霉菌毒素对鸡群的影响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普遍性,大  相似文献   

4.
1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中毒 1.1霉变饲料原料中毒 用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在喂鸡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鸡危害最大,即黄曲霉毒素、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如一批饲料原料被霉菌污染,则食用该批饲料的鸡群都会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霉菌毒素对鸡的多样性和相乘性,造成了生产中防控的困难,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目前仍然是种鸡生产的一大威胁。在十几年规模种鸡场工作中深感霉菌毒素的危害严重,饲料生产中、原料储存中、甚至在中国原料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已经有霉菌毒素的侵蚀和生长繁殖,而且生产中的霉菌毒素中毒经常伴随其他疾病或与其他疾病混淆,长期的危害鸡群健康甚至被部分养殖场老板忽视,控制霉菌毒素的生长与滋生、防止霉菌毒素中毒,在种鸡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霉菌毒素对种鸡的危害霉菌毒素产生的临床中毒症状会因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种类、剂量、饲喂时间、霉菌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中毒是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不同种类的霉菌所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中毒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对家禽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鸡霉菌毒素中毒会表现出全身临床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肝脏、免疫系统受损,甚至会侵害生殖系统,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和生产。作为养殖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了解鸡霉菌毒素发生的原因,做好饲料生产储存等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消毒。笔者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了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刘英吉 《山东畜牧兽医》2020,41(4):42-42,45
霉菌及霉菌毒素伴随鸡饲料进入鸡体内,引起鸡的霉菌毒素中毒,因为霉菌毒素是逐渐蓄积中毒,发病较慢,开始症状不明显,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其对鸡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是渐进进行的,开始没有明显的表现,长时间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低下,造成免疫抑制,并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临床上人们又只重视鸡群表现出来的病症,往往忽视霉菌毒素的危害性,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增加,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中毒多发生于畜禽动物中,其中又以幼禽发病率最高。当鸡群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症状时,最明显的特征为肺和气囊出现广泛性炎症和小结节,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质虚弱等现象,病情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对养鸡业的稳定发展危害极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特异性治疗鸡霉菌毒素中毒的方法,只能通过日常预防来加强对该病的控制,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对鸡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治及综合防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单端孢霉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包括T 2毒素 ) ,是由多种霉菌如镰刀菌、木霉、头孢霉、单端孢霉等多种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本病多发于猪 ,家禽次之 ,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少发生。家禽中毒后 ,发生以口腔粘膜、神经和羽毛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病原分离 ,确诊 70日龄鸡群暴发的以口腔粘膜损伤为特征的流行性疾病是单端孢霉毒素中毒病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中毒是鸡养殖产业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雏鸡和育成鸡群体中,死亡率十分高,会给鸡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群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所有助益。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全省各地平均年降雨1100~1300mm,雨量充沛,光照条件较差,降雨天数较多,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贵州散养鸡饲料多为玉米和鸡浓缩饲料混合配制,玉米等饲料原料多来源于贵州本地,导致饲料及原料(玉米为主)收割及储藏过程中易受各种霉菌污染,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霉菌毒素,造成鸡霉菌毒素中毒,危害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霉菌毒素在肉鸡饲料中普遍存在,特别是每年3-6月份,对肉鸡饲养造成巨大的威胁。鸡霉菌毒素慢性中毒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会表现出其他传染病的症状,带来临床诊断上的困难,造成霉菌毒素的危害被人忽视。但霉菌毒素中毒造成肉鸡增重缓慢,饲料报酬增高,多系统疾病病变等,使得霉菌毒素对养鸡业的危害愈发严重,已成为养殖业的隐性杀手。特别是它与其他几种免疫抑制疾病共同作用引起鸡群免疫抑制,使得现阶段鸡疫病变得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近期在对河北、河南的部分种禽企业的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至少有1/5的种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这里说1/5和不同程度是因为限于时间与客观条件,再加上认识上有分歧,这方面的实况反映并不全面。真正的实况可能更严重。关于霉菌毒素中毒,人们大多认为是在高温高湿季节,时逢干燥季节,不会有此病症。事实上,霉菌毒素中毒并不如霉菌病(如曲霉菌性肺炎)那样"应时当令"的必然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它的症候有雨季后延性也更广泛更隐性。不是雨季就不会有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这样的认识有待更  相似文献   

14.
<正>霉菌毒素是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在养猪方面的危害已经被广大的养殖户了解并认可,而在养鸡方面的危害,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霉菌毒素中毒的鸡群表面上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会表现出传染病的特征,所以在临床上霉菌毒素的危害被大多数人忽视,因此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并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应该是近几年来霉菌毒素对养鸡业  相似文献   

15.
怎样控制鸡群免疫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少养鸡专业户反映,疫苗注射后仍然发病。为查清原因,我们对这些养鸡户的饲养管理状况、饲料使用情况及免疫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近段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一部分是饲喂了感染霉菌的玉米引起,一部分是免疫接种时一些具体做法不当所致。因此,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1避免使用霉变玉米由饲喂感染霉菌的玉米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鸡群饲喂含有300×10-9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即可引起中毒。其表现为: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对疾病的感受性提高,蛋变小,蛋黄重量降低,受精率、孵化…  相似文献   

16.
商品肉鸡霉菌毒素中毒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霉菌毒素中毒是因食入被霉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中旬,某鸡场鸡群采食量减少30%左右,并出现每天死亡6~9只的情况,经笔者临床诊断、解剖和实验室确证为霉菌毒素中毒,治疗4d后,该养鸡场死亡率明显下降,最终痊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肉鸡霉菌毒素中毒常常导致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和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等反复发作,而且难以治愈,同时伴随鸡群采食量降低,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给肉鸡饲养造成很大的损失,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户非常重视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性,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由于霉菌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为...  相似文献   

19.
据报导[1],世界上有25%的粮食受到霉菌毒素污染,中国90%的玉米含有霉菌毒素,副产品玉米DDGS、次粉、麸皮、饼粕、米糠、稻草的污染更为普遍,再加之霉菌毒素的耐高温特性(黄曲霉毒素280℃),无论怎样的饲料加工设备,只能杀死部分霉菌,尚不能破坏霉菌毒素,从而造成家禽霉菌毒素中毒病发病率直线上升.据对本技术服务部15个月11300个门诊病例的统计,霉菌毒素中毒病1018例,占9%,而今年前3个月竟高达26%.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随着近期春季育雏高潮的到来.霉菌毒素中毒病发病率更是节节攀升,因此,大家必须高度重视霉菌素中毒病.  相似文献   

20.
1 霉变饲料 霉变饲料是用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在喂鸡后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鸡危害最大,即黄曲霉毒索、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各季均有发生,但以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如1批饲料原料被霉菌污染,则食用该批饲料的鸡群都会发病,发病时间一般在食用后3-5天,最迟不会超过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