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抗旱、耐盐碱以及固氮保持水土等诸多优点.因此,苜蓿是种植牧草的首选优良草种.随着草原禁牧及牧草的产业化发展,人工草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苜蓿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苜蓿生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沙化草地春季禁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化草地进行了春季禁牧试验.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50~70d禁牧期间,对牲畜进行舍饲,对牲畜体重变化和草地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与传统的自由放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植物生长速度和植被盖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禁牧舍饲牛的增重要高于自由放牧的对照,而舍饲羊的增重要小于自由放牧的对照.根据禁牧后饲草收益和家畜表现所做经济分析来看,春季禁牧制度是一项既能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又能保证畜牧业高效生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C-型肉毒杀鼠素在草地灭鼠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型肉毒杀鼠素是一种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无环境污染的新型生物毒杀鼠剂,在阿勒泰地区首次应用于草原灭鼠。为确保草地大面积人工灭鼠中的人畜安全,2003年4月9日-4月15日。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养鸡场,对灭鼠非靶动物鸡和山羊进行了染毒试验。由于春季是牛羊等家畜体弱期,通过试验说明在放牧草场投放C-型肉毒杀鼠毒饵料。羊只误食后,四肢无力,难以在野外自然放牧条件下长途迁徙。需引起注意,设置禁牧区和禁牧期,禁牧时间15-20d。  相似文献   

4.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抗旱、耐盐碱以及固氮保持水土等诸多优点。因此,苜蓿是种植牧草的首选优良草种。随着草原禁牧及牧草的产业化发展,人工草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苜蓿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苜蓿生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嵩草和高原早熟禾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优势植物,研究其对放牧的表型反应对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放牧响应机制具有代表意义。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为例,通过设置自由放牧与围封禁牧试验,研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茎叶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围栏禁牧相比,放牧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生长,导致了2种植物株高、叶面积的显著下降(P0.05),植物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矮小化现象。而长期放牧后,短期围封对于植物叶片数、根长、根粗等功能性状的恢复效果并不显著(P0.05),说明放牧退化草原植物性状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灵武市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主要表现在:禁牧加补播样地和禁牧样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平均比放牧样地高出87.03%和46.67%;禁牧加补播及禁牧样地植被盖度增大,分别比放牧草地提高了25.46%和15.37%;放牧区及禁牧区多为一年生植物,且区内的株丛数显著高于禁牧加补播区;在三个区内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显著性。综合评价,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草地植被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续上期)4 吉林省草产业建设若干建议4.1 草原禁牧,家畜舍饲,必须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实行草原禁牧家畜舍饲措施是吉林省西部草原发展现状的无奈之举,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西部草原的休养生息、恢复改良创造条件。但要有效地执行这个措施,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以放牧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禁牧对典型草原生产能力的影响,对在不同时间采取禁牧措施的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有利于生物量的提高,而且禁牧时间越长,生物量越高,禁牧17年、7年、2年以及放牧草原的生物量分别为3771.69g/m2、3248.33g/m2、2711.06g/m2和2348.50g/m2.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地上.3种禁牧草原的净初级力普遍高于放牧草原,分别为后者的1.23(禁牧2年)、1.20(禁牧7年)和1.08倍(禁牧17年),但是净初级生产力并不随禁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典型草原物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禁牧17年(1011.68元/hm2·a)>禁牧7年(600.32元/hm2·a)>禁牧2年(521.52元/hm2·a)>放牧草原(301.28元/hm2·a).以上结果表明,禁牧对典型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及生物量有明显影响,采取禁牧措施有利于典型草原生产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建昌地处辽宁西部,占地总面积3181km~2,其中,草原面积176.8万亩(1982年农业区划普查结果)。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质地貌绝大部分为草山和草坡,且植被种类繁多,天然植物品种主要有荆条、隐子草,羊胡草,羊草等几百种。人工牧草品种主要有沙打旺,草木犀,苜蓿等十几种。近几年来,由于干旱少雨,草原"三化"即: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现象加剧。再加上多年来农民盲目放牧,致使草地生产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 4 吉林省草产业建设若干建议 4.1 草原禁牧,家畜舍饲,必须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实行草原禁牧家畜舍饲措施是吉林省西部草原发展现状的无奈之举,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西部草原的休养生息、恢复改良创造条件.但要有效地执行这个措施,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以放牧生态习性、自由采食为主和舍饲喂养之间的矛盾.目前,西部草原的草食家畜主要是羊和牛,特别是羊,千百年来都是以放牧为主,形成了游走式的采食方式.现今,进行饲养方式的变革,就应对饲养家畜的品种进行调整,增加适应舍饲的家畜种类.第二,饲草、饲料生长的季节性和家畜营养需求的常年均衡供应之间的矛盾.饲草、饲料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牧草幼嫩、质量好,家畜喜食但产量低;秋季牧草产量高但质量差、适口性差;家畜营养物质的需求却需要常年的均衡供应.家畜在草场上放牧,通过采食可以控制牧草生长的高度,使家畜在牧草生长季节始终采食幼嫩、质量高的牧草,而且也有利于家畜的健康发育;以舍饲为主,就必须要求一年四季均衡供应牧草,并且需要解决青草季节家畜不喜食干草的问题.第三,草地放牧的低成本和人工喂养的高成本之间的矛盾.放牧是家畜最经济的一种饲养方式,草地放牧,成本较低.而人工舍饲,需要进行棚圈建设,需要人工调制饲草饲喂,这就增加了饲养成本.比如放牧青草的成本为100,那么以干草形式饲喂的成本就为140,青贮饲料为187.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关系到草原禁牧舍饲措施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群落植物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进行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碱韭三个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提高群落种群的地上生物量,与自由放牧相比轮牧有利于种群地上生物量的恢复和提高;不同放牧制度下群落种群的地上生物量结构均呈金字塔型,其干鲜重比值差异不大,季节动态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两牧户草地上进行了为期40d的春季禁牧试验,经草地植物量和藏羊体重变化的测定表明,草地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禁牧草地上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1.69倍.地下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6.15个百分点.实行春季禁牧制度是高寒牧区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藏北高寒草原群落维持性能对封育年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退化高寒草原的恢复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对自然放牧、封育3年和7年的藏北申扎高寒草原设置样地,采用群落调查、收割法收集地上生物量,根钻法收集地下生物量等,比较分析不同封育年限下草地群落各生态指标。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围栏封育后,随自然放牧到3年禁牧再到7年禁牧,植被高度持续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盖度、物种多样性维持性能增加再降低,Pielou 均匀度指数在自然放牧草地最大。随封育年限延长,禾草类及莎草类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重要值显著增加,杂草类功能群生物量及重要值显著降低,说明封育措施有利于群落的正向演替。但通过对群落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及群落种类组成与封育年限间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藏北高寒草原封育达3到5年后以1.23只羊单位/hm2的放牧强度放牧为佳。  相似文献   

14.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两牧户草地上进行了为期40d的春季禁牧试验,经草地植物量和藏羊体重变化的测定表明,草地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禁牧草地上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1.69倍,地下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6.15个百分点.实行春季禁牧制度是高寒牧区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15头杂种怀孕母牛进行了饲喂松针试验。试验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天饲喂3kg 冬季采集的剁碎松针,并加喂5.7kg/天剁碎的干草/苜蓿;第二组,每天饲喂2.6kg 夏天采集的剁碎松针,并加喂5.8kg/天剁碎的干草/苜蓿;第三组为对照组,仅每天饲喂8.4kg 干草/苜  相似文献   

16.
<正>1草原灾害的种类和成因(1)生物灾害:主要有鼠、虫、病害及有毒有害植物和外来物种侵入等。(2)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风灾、火灾、沙化等自然灾害。2防灾减灾措施2.1加强人工草地建设,为禁牧舍饲养殖提供物质保障自2000年起,盐池县委政府大力发展人工种,每年以10万亩的力度着力解决禁牧后舍饲养殖所需饲料用草,以苜蓿为主的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快速发展,延伸了草产业后续产业链条,带动了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温性草原植被特征及品质变化情况,旨在了解禁牧和放牧对草地群落产生的影响和群落变化过程,为合理利用与管理新疆温性草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禁牧与放牧两种利用方式下的新疆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生长季的草地群落生物量、数量特征、多样性及植被品质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表明:放牧使群落基本数量特征(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显著降低(P<0.05),退化指示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重增加;与放牧草地相比,禁牧草地的群落优势物种生物量、总生物量均显著提高(P<0.05),优势物种所占比重增加,群落丰富度下降,植物中粗蛋白含量降低,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发现自由放牧会使草原群落向退化方向演替,长期禁牧会使得群落丰富度下降,在草原利用时要合理的将放牧与禁牧相结合,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宁夏是全国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的典范,目前人均退耕面积为0.78亩,列全国25个退耕还林(草)任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一位。而盐池县是宁夏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的典范。2002年11月,率先在全区实行草原禁牧封育,羊群全部撤离草原进行舍饲养殖,千年信天游似的放牧历史结束了。10年来,盐池的生态环境变化可谓改天换地,人们不禁会生出三个疑问。沙漠变绿洲,何以如此快?笔者到盐池县采访时,冯记沟乡黎明村村民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放牧方式对阿拉善左旗草场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红砂+藏锦鸡儿(Reaumuria soongorica+Caragana tibetica)和红砂+珍珠猪毛菜(Reaumuria soongorica+Salsola passerina)4种主要的草场类型,分析长期禁牧、2016年政策允许开始放牧及长期放牧3种放牧方式下草场群落数量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禁牧对于草场植被恢复有显著效果,但长期禁牧会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长期禁牧后于2016年开始放牧的草场生长状况更好,群落的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等数量特征显著提高,并且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综上所述,阿拉善目前所制定的禁牧与放牧相结合的放牧利用方式是科学合理的,既能保护草地又可获得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酒泉市“退牧还草”工程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3年开始,分别在酒泉市3个“退牧还草”项目试点县的半荒漠草原,对禁牧、休牧、补播和轮牧4项基本措施在植被恢复中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连续5年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就植物多样性、盖度、高度和产草量的综合效应而言,4项基本措施对植被恢复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禁牧和补播的效果均显著优于休牧和轮牧;对于退化较为严重且以生态恢复为基本宗旨的草原建设而言,最佳选择方案为禁牧4~5年;若以兼顾生态恢复与牧业生产双重效益为目标,则在禁牧的同时辅之以补播的方案更为可取;当建设目的更偏重于牧业生产,但同时要求对草地植被不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时,最佳的方案应为轮牧,但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春秋季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