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国家规定动物重大疫病中的一种传染病,此病一旦发生将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该病2007年由外地传入凤庆县后,成为该县生猪生产上的主要危害病之一。笔者通过4年多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和养猪大户的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提出防控对策,对今后搞好猪病综合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猪的养殖活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及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提出几点必要的可行措施,以期对猪养殖生产产生一定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是生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会导致生猪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也会给养猪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以减少此病的感染与蔓延。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并探讨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属于一种急性疫病,是猪在繁殖过程中跟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一种高致死性疾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例是发生在2006年,当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出现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问题,重点探讨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对其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及猪只染病后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猪的常见病。此病会导致母猪出现生殖障碍,仔猪呼吸异常等疾病。本文从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介绍诊疗过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蓝耳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作为猪类动物常见性传染病之一,并对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感染,此病发生的原因是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所引起,还会引发其他病原体感染问题。本文就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治工作展开研究,以保证猪类养殖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对食用人员的安全负责。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养猪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类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又称高热病、猪蓝耳病。此病由PRRSV(猪蓝耳病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80%~ 90%甚至更高,若防控措施不当或不及时,极易引起大范围暴发,造成大量生猪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猪蓝耳病防治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国家已正式取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措施),但是由于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再加上一些猪场养殖理念或饲养管理措施跟不上,在一些地区仍时有病例暴发。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来势猛,传播快,病猪死亡率高。2006年夏秋之际,我国20多个省市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生猪存栏的下降,引发猪肉价格的上涨,为此,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及防治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面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行研制的中兽药方剂排毒逐瘀散与经典中兽药方剂清瘟败毒散、白虎汤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3种中兽药方剂组对预防和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均有较好效果,其中排毒逐瘀散的防治作用显著优于清瘟败毒散与白虎汤。本试验结果表明,排毒逐瘀散对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确切疗效,具有推广利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编读互动     
《猪业科学》2007,24(11):11-11
读者:请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灭活疫苗对防治原来的蓝耳病有效吗?本刊:疫苗都是特异性很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就是针  相似文献   

13.
<正>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兽医在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方面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优势,本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从不同的中兽医基本理论角度加以分析,以供业内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巨大。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介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指导该病的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下简称猪蓝耳病)主要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部分猪双耳、体表及乳房皮肤发绀,新生仔猪呼吸困难,死亡率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此病传播快,在饲养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较多发,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部分养猪企业受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猪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制度,研制、储备和应用各类防治技术,增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效果,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草药组方排毒逐瘀散,对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某猪场100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组方对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7):1-2
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指导各地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较为严重的动物传染病。此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预防此病要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名经典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果该病毒变异升级成高致病性蓝耳病,对养猪场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成为养猪场需要重点防范的疫病之一。农业部将高致病性蓝耳病定为一类疫病,经典猪蓝耳病定为二类疫病。此病曾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大面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现病猪有内脏出血或者肺炎等症状。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很难治愈,给我国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对育肥猪、母猪、仔猪的危害较大,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于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