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霉变将产生霉菌毒素,霉变饲料若不作任何处理就饲喂动物后,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可能转化为具有更大毒性的物质,引起畜禽生长速度及产品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在畜禽体内蓄积和残留,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加强饲料中毒素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对保证饲料质量,保护人与动物的健康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成为主流,饲料的需求量随之加大,饲料原料及加工成品在运输储存等各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饲料霉变。霉菌毒素种类繁多,且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现在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种霉菌毒素存在,但有已文献报道指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加工原料中,当猪采食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引起猪只病理或生理变化,严重时直接导致猪只死亡,然而在  相似文献   

3.
饲料霉变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霉变会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残留在动物体及其代谢物中,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又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毒素的预防和处理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霉菌毒素对猪只造成危害不同,霉菌毒素污染的控制大多对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异常发生与流行起催化剂的作用,常造成肝、生殖系统等的损伤。对霉菌毒素污染的控制主要是控制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的生长,对于轻度霉变可进行脱毒与降解处理。  相似文献   

5.
《江西饲料》2008,(5):42-42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1饲料霉变及其危害性饲料霉变是饲料业和养殖业经常遇到的饲料品质劣变现象,是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生长的结果。饲料在收贮、加工,饲料富含营养物质,是霉菌繁殖生长的良好基质,只要条件适宜,饲料中的霉菌就会以几何级数繁殖生长,使饲料霉变。霉菌生长时,菌丝体与基质纵横交织,形成菌丝蛛网状物,其代谢还会产生热量,水份及多种代谢产物,因而饲料霉变时会产生结块、发热、色泽变暗、轻度异味等品质劣化的外观特征。霉菌中的一些菌株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畜禽有害的代谢产物;称为霉菌毒素,极微量的霉菌毒素也可造成畜禽中毒,…  相似文献   

7.
潘海龙 《广东饲料》2013,22(4):41-42
众所周知,霉菌污染饲料后产生大量的孢子和毒素。动物采食霉变的饲料后,会给动物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畜禽繁殖障碍,生长缓慢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南方)饲料霉变问题相当严重,由此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霉菌中毒是养猪临床常见的疾病,由饲料霉变所引起,病猪主要表现免疫抑制、采食量下降、肝肾损伤以及发情不规律等;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赭曲毒素等;饲料霉变主要发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料槽、料塔和料线的死角处也容易出现霉变料;防控本病需要做好细节管理,霉变的饲料务必经过脱毒处理后再饲喂。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猪场还是不断受到霉菌毒素的干扰。目前我国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镰刀菌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等,这对养猪行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猪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变质的各种谷物,常常以发霉饲料饲喂猪只就容易引起猪只发生霉菌度素中毒,霉菌毒素能直接破坏饲料或原料中的营养,造成猪只脏器和组织损伤并给母猪带来严重的繁殖障碍,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使用霉变原料来加工成饲料,导致饲料霉菌毒素超标。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危害很大,其中鸭是对霉菌毒素比较敏感的动物之一,很多地方曾经报道过鸭霉菌毒素中毒病例〔1~2〕。鸭霉菌毒素中毒除了造成减产、死亡外,还会导致癌变。我们在2013年发现了1例黄曲霉毒素污染饲料致鸭肝脏胆管癌的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现场调查上海郊区某养鸭场饲养樱桃谷蛋鸭3 000羽,  相似文献   

11.
霉菌春素对猪生产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对猪生产的影响,除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外,还会引起繁殖性能降低等慢性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肉鸡摄入霉变饲料后,机体容易出现腹水、肾肿、生长不良等症状,还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容易诱发新城疫、传支、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临床难以控制。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种禽摄入霉变饲料容易出现产蛋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子代生长不良,发  相似文献   

13.
<正>饲料在加工、储运过程中极易受霉菌污染,饲料一旦霉变,不仅其营养价值会降低,适口性会破坏,而且霉菌毒素会直接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4.
饲料玉米由于水分含量高及储藏不当,可使霉菌大量繁殖,造成霉变。玉米中的霉菌大量繁殖时,除使饲料适口性下降、营养价值降低外,还会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动物采食后可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平和县地处南亚热带农业区,春末及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最有利于霉菌繁殖  相似文献   

15.
饲料霉变的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污染饲料、粮食和食品造成大量报废已成为全世界一大忧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饲料和粮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1996年我国饲料霉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污染率分别为100%和99%,其中严重污染而被禁用的占20%。南方地区饲料霉变更为严重,其饲料霉变率比北方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霉菌毒素,动物采食这些饲料后造成动物霉菌毒素中毒,产生霉菌病。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酶的作用下使…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后,会造成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使机体整个消化代谢机能紊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死亡率增加。同时毒素也会在动物体内沉积,这种沉积可能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的体内,对人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饲料的脱霉技术,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大类。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用于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主要有活性炭、铝硅酸盐类(蒙脱石、沸石粉、膨润土等)和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多糖等)。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禽饲料、猪饲料和奶牛饲料中应用广泛。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解决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但存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营养物质及暂无统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剂评价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饲料原料在收割、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均会受到霉菌的污染。饲料中的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在饲料贮藏期间会不断繁殖,因而导致饲料品质劣变,大大降低饲用价值。陈必芳等(1996)对全国28个省、区、市86家规模化饲料加工厂和18家饲养场的27份饲料及原料调查发现,配合饲料霉菌污染率为100%,饲料原料为99%。L.Russell等(1991)对美国中西部7个州的82家饲料厂调查发现,饲料中广泛存在着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作物产品受霉菌污染,每年由于霉变损失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严重影响饲料工业和畜牧生产。因此为了保证饲料品质及保存饲料产品,有必要对饲料进行防霉处理。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1,(5)
正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丝状霉菌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查明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和动物饲料。当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在饲料原材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中变得更加普遍(霉菌毒素当前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所有的农作物在生长、采后贮藏以及加工时期,都可能会被产毒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污染。许多霉菌毒素是在引起动物尤其是农场动物发病后被检测出来的。只要有一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就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田间的谷物和仓库贮存的粮食极易受到污染。饲料污染霉菌后,不仅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还会产生多种毒素。不同的霉菌毒素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上半年气温高,湿度大,霉菌容易繁殖,饲料常被霉菌污染,易造成动物中毒。本文主要介绍猪只在霉菌毒素中毒之后的症状表现、诊断依据和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入奶牛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青贮饲料霉变和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影响,以及预防青贮饲料霉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