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2.
<正> 史家坪大队地处丘陵山区,土地瘠薄,粮食低产,多种经营项目少。1965年,在坡地栽桑30亩,多年来是大队集体经营。1980年是历史最高产量,养蚕48张,平均张产52斤,产值85.60元,总产茧250O斤,总产值4108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83.3斤,产值136.9元,用工2054个,每工日值2.00元。1983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史家坪大队以750元三年的时间承包给社员户杨文杰经营,他狠抓了桑园管理,实行科学植桑养蚕,夺取了蚕茧大丰收。全年养蚕四期共50张,平均张产53.9斤,产值87.91元,总产茧2696.5斤,总产值4395.46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89.9斤。产值146.50元,比种粮食收入高1.5倍,卖接穗3200斤,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县功公社桃园大队是我县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大队之一,已有十五年历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获得了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全队现有50.9亩桑园.其中12-14年生的桑园22.9亩,5年生的低杆密植桑园8亩,新栽坡地一年生桑园20亩.去年投入养蚕采叶的桑园30.9亩。总产桑叶80200斤。分五期养蚕77张,实用叶76978斤,共产茧4767斤,茧产值8899.34元。平均斤茧用桑量16.1斤,亩产茧153.8斤,亩产值288.30元.每斤茧生产时间为3.9小时。养蚕工日值5.66元。嫁接良桑12万株,成活率70%,  相似文献   

4.
<正> 1982年,桃园大队王西香在自己的责任田麦地栽桑1.2亩,苗栽1500株的速成密植桑园,当年养蚕一张,产茧67斤,产值116斤,收小麦840斤,豆子70斤,套种出圃嫁接苗2500株,每斤小麦按0.20元算,豆子按0.25元算,桑苗每株按6分算,总产值达451.50元。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83年,她养蚕4.5张,总产茧263斤,产值433.52元,平均张产茧58.4斤,产值  相似文献   

5.
<正> 养蚕二十七产值二千七地处山区的陇县枣林寨村村民阎宏定,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桑园15.4亩,1984年养蚕24张,产茧1142斤,收入2061.44元;1985年四期养蚕27张,产茧1553.6斤,总收入2756.22元。其中养春蚕6张,收入706.23元;夏蚕8张,收入861.44元;早秋蚕8张,收入850元;中秋蚕5张,收入338.55元。平均亩桑产茧100.9斤,产值178.98元,除去蚕药、蚕  相似文献   

6.
<正> 陇县东风镇枣林寨村阎宏定,1984年在陇县桑园面积大下降的情况下,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15.4亩桑园,承包期五年。五年来,共养蚕135张,总产茧3822.7公斤,总产值1393.81元,平均张产茧28.75公斤,张产值145.82元,亩产茧49,65公斤,亩产值251.86元,总支出8194元,纯收入11199.67元。其中1988年养蚕29张,产茧810.65公斤,产值7531.51元。成了蚕桑万元户。  相似文献   

7.
平南县环城乡柘畲村有33个生产队,1043户,6113人,有耕地7134亩,其中水田4623亩,旱地2511亩.1983年有桑园252.81亩,养蚕2072.9张,总产茧625担;1984年扩大桑园537.06亩,比1983年增长112.43%,全年养蚕3038张,比去年多养971.1张,增长46.84%,总产茧132124.5斤,比去年增加69624.5斤,增长111.39%,总收入214947.95元,比去年养蚕总收入101250元,增长112.29%.其中卖茧给国家131804.5斤.这个村实现产茧超千担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砖窑山大队,位于黄河西岸,共80户,328人,粮田面积803亩,桑园330亩1979年粮食总产21.7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养蚕15张,产茧1009斤,平均张产67斤,收入1700元。桑条桑皮收入800多元,蚕桑总收入达2500元,今年,在五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社员群众更是精神振奋,计划五季养蚕27张,力争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锦西公社共有耕地3.76万亩,2.96万人口。一九七九年冬,我们在627亩桑园的基础上,栽植新桑503亩,其中“一步成园”350亩,把桑园面积扩大到1130亩。全社有112个生产队养蚕,占生产队总数的55%。一九八○年养蚕1564张,产茧1158担,比上年增产30.8%;收入21.4万元,比上年上升34%;平均每张蚕种产茧73.9斤,比上年上升21.5%,张产值136.84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184.6斤,比上年上升26.4%,亩产值341元。一九八○年我社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体  相似文献   

10.
<正> 低产桑园现状与分析去年十月我县进行一次桑园普查,全县共有桑园7239亩。全年共养蚕8,435张,总产茧4042担,平均亩产茧55.8斤,亩产值93.36元。根据本县生产水平,桑园共分为三类。1.亩产茧在100斤以上350亩,2.亩产60斤以上1441亩,3.亩产60斤以下5448亩,占桑园总面积的75.3%。桑园低产的原因:一、干部群众对蚕桑生产的重要意义和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存在“重粮轻桑”、“祗栽不管”等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大队现有九个生产队,479户,2220人,2700亩集体耕地,其中新老桑园136.5亩。今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到220.87万斤,比去年净增10.5万斤,人平分配90元,比去年净增10元。蚕茧生产也获得了丰收,全年发种174张,总产茧105.13担,比去年增长了121.3%,蚕茧产值1.95万元,蚕桑总收入达到2.4万元,全年平均张产茧60.4斤,平均张产值112.07元。最高的第3队,15亩桑园,全年发种44张,产茧30.88担,平均张产茧达到70.2斤,亩产茧超过200斤,亩产值超过400元。我们大队是从1979年开始搞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12.
高安县清湖行政村500亩桑园,今年春蚕饲养678张种,产茧4.25万斤,产值11.12万元,平均亩桑产茧85斤,产值230元。与1986年同期比较,蚕茧总产增加6500斤,即增长18.1%;总产值增加35590元,即增长47.1%;亩桑蚕茧增加 14斤,即增长19.7%;亩桑产值增加79元,即增长52.3%。  相似文献   

13.
德清县洛舍公社章家桥大队,有专业桑园288.3亩,1979年平均亩产蚕茧达到274.4斤,比1978年每亩提高70斤。蚕茧总产、亩产和茧款收入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大队全年饲养蚕种874张,平均单产90.5斤,其中春蚕351张,平均单产103.1斤,夏蚕129张,平均单产91.3斤,早秋蚕177张,平均单产79.6斤,中秋蚕217张,平均单产78.57斤,最高的第六生产队1979年全年饲养蚕种73张,平均单产高达99.23斤,其中春  相似文献   

14.
从我市今年春蚕饲养的成绩看,张种平均产值1300多元,亩桑效益2000多元,户平均养蚕收入近4000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蚕茧产量、效益存在很不平衡现象,高产户春蚕亩桑养蚕2张,张单产达45多公斤,低产户亩桑养蚕一张左右,张单产不足3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的桑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桑园施肥盲目性很大,肥料品种结构单一,归纳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得少;鸡粪肥施得多,磷钾肥和微肥施得少;复合肥施得多,桑园专用肥施得少.  相似文献   

15.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16.
我队79年饲养春蚕44张,产茧3982.6斤,平均单产90.5斤,夏蚕8张,产茧493.5斤,单产61.7斤,早秋18张,产茧1066.8斤,单产59.3斤,中秋24张,产茧1361斤,单产56.7斤,晚秋10张,产茧725.2斤,单产72.5斤,全年五次共养蚕种104张,总产蚕茧7629斤,平均每张产茧73.3斤,总收入茧款13883.55元,全队43户,户平均收入茧款322元,社员说“要想富,蚕桑上面下功夫”,这是一句现实的真话,确实种桑养蚕是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我家今年承包生产队桑园五亩二分,纯交队一千三百六十二元,面积,上交任务重,投资要多,没有专人和技术是不敢承包的。我家六日人,五个劳动力,安排三人负责养蚕,如陈新春专门饲养小蚕,我们边学边干,不断摸索养蚕的技术,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在县、社养蚕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夺得了可喜的收获。全年收入茧款3230.50元。人平收入茧款540元,平均亩桑产值621元,平均亩桑产茧336斤,共购进蚕种38张(其中蚕种带菌损失9张)实际售茧  相似文献   

18.
我县泉水公社平阳大队平阳江生产队一九七九年利用插条办法种桑十二点一九亩,二月上旬插植,五月中旬开始摘叶养蚕,全年总产片叶三万四千八百四十点五斤.养蚕十一批四十八点五张种,总产鲜茧二千零五十点二斤,收入现金二千六百九十五点六七元,得奖售肥三千六百一十四斤.平均亩产桑叶二千八百五十五点七斤,产茧一百六十八斤,产值二百二十点九五元.其中三点零一亩坡地示范桑,总产叶一万三千九百八十二斤,平均亩产叶四千六百六十点七斤,亩产茧二百七十四点九斤,亩产值三百六十点一二元.是我县当年种桑、当年速成丰产的单位之一.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正> 阆中县思依乡四村十社蚕农刘庆云,靠父亲刘永西祖传的一本《神农最要》(栽桑、养蚕古书)指导家里栽桑、养蚕,虽未大富,但却比左邻右舍的日子过得红火。刘永西年纪高迈,刘庆云接过父亲珍藏了几十年的蚕桑“宝书”,一家六口,除种植好粮食,饲养好生猪外,他改变父辈过去只靠“四边”桑养蚕,建造了半亩“小桑园”,加强对房前屋后自留地、承包地“四边”桑的培护管理,排除杂树杂草,人平虽仅有100余株桑,但季季单株产叶量高,叶质好,去年春、夏、秋三季养蚕5张,单张产茧38公斤,总产茧190公斤,人平31.5公斤,产值1140元,人平190元。今年春季养蚕二张,总产茧81.6公斤,平均单产40.8公斤,产值720元,夏季养蚕1.5张,产茧51公斤,平均单产34公斤,产值382元,春、夏两季产值1102元,在春、夏蚕丰收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