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 mg/kg)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的生物产量,且其效应基本是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墨西哥玉米的经济产量与低量石灰(0~1.4 g/kg)呈正相关,与高量石灰(2.1~2.8 g/kg)呈负相关,以1.4 g/kg的石灰和高量磷(200 mg/kg)为最高产组合。各磷肥用量下,土壤pH、速效磷和水溶性镁含量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普遍升高,土壤铝饱和度则降低;各石灰用量下,土壤速效磷和水溶性镁含量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酸性红壤下施磷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 a的严重酸化的第四纪红土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调节剂,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不同酸性红壤下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石灰施用量下,施用磷肥能增加墨西哥玉米植株高度、分蘖数和生物产量,能提高土壤速效P、水溶性Mg质量分数,两者升高的幅度与施磷量呈正相关性,且土壤pH愈高升幅愈大,但对土壤Al饱和度和pH无影响。同一磷肥用量下,施石灰能增加土壤pH、土壤速效P质量分数、植株分蘖数,降低土壤Al饱和度,但对土壤水溶性Mg质量分数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mg/kg)能显著提高墨两哥玉米的生物产量,且其效应基本是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墨西哥玉米的经济产量与低量石灰(0~1.4g/kg)呈正相关,与高量石灰(2.1~2.8g/kg)呈负相关,以1.4g/kg的石灰和高量磷(200mg/kg)为最高产组合。各磷肥用量下,土壤pH、速效磷和水溶性镁含量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普遍升高,土壤铝饱和度则降低;各石灰用量下,土壤速效磷和水溶性镁含量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连续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在红壤旱地上连续施用磷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缺磷是石灰岩地区红壤的障碍因子,施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连续施磷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磷肥与农家肥或绿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是改良培肥低产红壤,加强地力建设,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石灰性土壤施用碱性粉煤灰与作物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加工番茄和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区灌耕灰漠土施用粉煤灰对加工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并以春小麦为二茬作物研究粉煤灰的残效作用.[结果]施用粉煤灰可以增加加工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同时增加花期叶片氮含量,减少茎秆和叶片磷含量;但是增加收获期叶片氮、磷、钾的含量.同时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的氮、钾的积累量,而减少加工番茄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磷的积累量;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的积累量.残效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粉煤灰残效显著提高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减少春小麦花期茎秆和叶片氮、磷、钾含量;22.50t/hm2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和叶片的氮、磷、钾含量.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和钾积累量和叶片、植株磷的积累量;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磷、钾积累量.粉煤灰及其残效作用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结论]使用粉煤灰可以增加收获期加工番茄和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同时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1933~1984年在土壤有效磷较低(低于10ppm)的田间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钙、铜、锌、錳、鉬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使单株养分吸收量(mg或μg/株)增加;同时施磷也影响到植株体养分含量比率(养分占干物质的%或ppm)的变化,使磷、钙、錳的含量率升高,使氮、钾、铜、锌、鉬的含量率降低。施用磷肥能改善植株的光合性能、促进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7.
以石灰性潮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种植,研究小麦秸秆和猪粪施用对两茬樱桃萝卜植株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当季效应与后效.结果表明,秸秆施用显著提高了两茬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提高了植株中钾含量效果明显,但降低了第一茬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植株含氮量.猪粪施用后,两茬植株地上部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还维持较高水平,累积后效明显.高量猪粪使用明显促进了第一茬植株生长,提高植株中氮磷钾含量.两茬植株收获后,施用猪粪的土壤pH下降.中高量秸秆和3种用量猪粪处理的土壤EC值(可溶性盐含量)明显上升.结论认为:猪粪和秸秆施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并能维持后效,但秸秆有机碳和钾含量较高,施用时注意配施氮磷肥,调节好C/N比.猪粪施用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壤上玉米适宜的磷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0、60、120、180、240 kg/hm~2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红壤中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磷肥施用量为120 kg/hm~2时,红壤中玉米株高、茎粗均优于其他处理,磷肥施用量为120、180 kg/hm~2时促进玉米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植株磷养分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红壤中玉米的适宜磷用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养分指标的丰缺状况。[结果]玉米种植区土壤pH处于4.24~7.55,平均值为5.91,其中43.3%的取样点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建议施用适宜用量的石灰来改良该部分酸性土壤,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 g/kg,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6.07 mg/kg, 76.7%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处于高和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9.66和288.64 mg/kg, 56.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3.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土壤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高或极高水平,土壤有效锰和有效铜基本处于中等或高水平,大部分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处于极高水平,但也分别有20.0%和26.6%处于低水平,说明少部分区域缺铁和缺锌。[结论]综合来看,该区应适当减施氮肥,控制磷肥和钾肥投入,以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及其对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红壤磷肥高效利用,实现磷肥减施增效,通过连续3 a田间定位试验,在低磷红壤和4个施磷(P2O5)水平(0、60、90、120 kg·hm-2,分别记为P0、P60、P90、P120)下,研究施磷量对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磷肥农学阈值对不同施磷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低磷红壤上,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可持续指数,且玉米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在P120处理下产量最高,平均比P0处理显著增加210.48%,但与P90处理差异不显著。玉米当季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均呈现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以P60处理效果最佳。施磷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其中以P120处理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比P0处理显著增加313.44%。土壤磷平衡时的磷肥施用量为19.89~23.00 kg·hm-2。低磷红壤玉米磷肥农学阈值为97.04 kg·hm-2。研究表明,在西南低磷酸性红壤中,合理施用磷肥可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当季磷肥农学利用率,在本试验磷的基础养分条件下,按P90处理施磷,可实现玉米减肥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二种强酸性、严重缺磷的土壤上,对一年生黑麦草做了磷肥和石灰用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严重缺磷的土壤,施磷可成倍增加黑麦草产量;黄筋泥需磷量相对红砂土较高些.施磷量与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与黑麦草产量密切相关,但土壤速效磷的等级指标,红砂土应比黄筋泥高些.石灰的增产作用远比磷肥低,增产效果还因施磷量不同而不同.在施石灰提高土壤pH达5.5的范围内,施磷量低的处理产量随石灰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量较高时,石灰的增产效果停留在低石灰用量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熟石灰对附子地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开展盆栽试验研究熟石灰不同施用量对土壤pH、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熟石灰处理(1 350、1 800、2 250 kg/hm~2)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P0.05),且不同程度地促进附子出苗、抽茎;中、低用量熟石灰(1 350、1 800 kg/hm~2)能促进附子株高,而高用量(2 250 kg/hm~2)则抑制植株生长;所有处理对附子苗期展叶数均无显著影响;熟石灰用量为1 800 kg/hm~2能提高单株附子产量,而用量为2 250 kg/hm~2能提高附子成活率,促进附子总产量提高。[结论]一定用量的熟石灰能有效调节酸性土壤pH,促进附子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热带地区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低的问题,探索一种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方法]研究了施用虾肽肥料对热带地区土壤p H与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施虾肽土壤调理剂相比,虾肽土壤调理剂与虾肽根宝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p 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虾肽土壤调理剂可以在热带地区用于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改良材料对镉污染土壤上通菜营养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石灰、赤泥两种改良剂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泰国通菜为材料,以赤泥和石灰为土壤改良剂,采用盆栽试验,设4种土壤处理。测定通菜的株高、可溶性糖、还原糖、微量蛋白质和Vc,分析各种处理对通菜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过量的镉对通菜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添加石灰和赤泥后,抑制作用得到缓解。不同改良剂对通菜的营养指标有不同的改良效应,对于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改良效果为石灰>石灰+赤泥>赤泥。对于蛋白质和Vc含量,改良效果为赤泥>石灰>石灰+赤泥。[结论]添加改良剂石灰、石灰+赤泥、赤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林  陆翠珍  檀华蓉  周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5-19965,1997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0.9 T恒定均匀磁场,将其处理时间设置为10、30、60和90 min 4个试验组,以不处理的玉米为对照组,分别对玉米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场处理试验,玉米收获后用日立公司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测定种子中各种氨基酸组成的含量。[结果]经过磁场处理的玉米种子种植收获后,玉米中各种氨基酸组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各试验组玉米中氨基酸总含量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表明磁场处理能够增加植物呼吸强度,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吸收,并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更多的能量。[结论]可用0.9 T恒定均匀磁场处理玉米种子,各磁场处理剂量试验组中以30 min试验组增加氨基酸含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阐明红壤区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及酶活性的变化提供参数。[方法]设置好气、淹水、干湿交替3种处理进行室内培育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红壤水稻土中有机物料分解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3种处理有机物料玉米叶、根茬的分解速率均表现为好气>淹水>干湿交替,且玉米叶的分解速率高于玉米根茬。培养90 d时好气处理下玉米叶、根茬的分解速率分别比淹水处理高19.9%和92.3%。好气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较高。好气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可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但在淹水和干湿交替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却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结论]不同水分状况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均可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发掘利用墨西哥牧草生长繁茂和抗逆能力强等优良遗传特性,改良普通玉米材料的抗逆性和创制新型饲草材料。[方法]以墨西哥牧草与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研究了墨西哥牧草和4个杂交材料的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物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差异。[结果]杂交材料植株生长加快,叶龄增长速度和植株高度生长明显快于墨西哥牧草,生物鲜产量和干产量明显增加,饲用品质更好,但平均单株分蘖数减少。[结论]墨西哥牧草的生长繁茂和生物产量高的特性能转育到普通玉米中,培育出新型高产饲草玉米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土壤酸化趋势日趋严重,降低了作物产量。研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明确土壤速效养分、产量与作物养分吸收量对土壤pH的响应关系,为水田两熟区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8年在江西进贤县选择pH 4.5的水稻土,以熟石灰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计算出获得不同土壤pH情况下的熟石灰用量,试验设6个土壤pH梯度,分别为4.5、5.0、5.6、6.3、6.8、7.3,2015年匀地一年,为保证各处理土壤pH与匀地一年后实测pH基本一致,以一年为周期用熟石灰进行定量调整。【结果】(1)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作物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pH 6.4时(相当于6 145 kg·hm -2熟石灰用量)油菜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202.2%;土壤pH 6.8时(相当于7 474 kg·hm -2熟石灰用量),水稻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61.2%。油菜、水稻产量降低50%时的酸害阈值分别为4.7、4.2;(3)土壤pH显著影响作物养分吸收量。随着熟石灰用量的增加,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6—2018年油菜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9.5%—181.4%、36.2%—188.8%、65.7%—198.9%;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 6.8左右水稻氮磷钾吸收量最大。2016—2018年水稻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11.1%—88.6%、13.5%—68.5%、9.7%—66.1%。【结论】施用熟石灰的情况下,随着土壤pH升高,土壤速效氮、交换性钙镁等含量增加,提高了产量,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稻油轮作区酸性土壤(pH 4.5)施用熟石灰的最佳用量为6 500 kg·hm -2左右,改良土壤的目标为pH 6.5左右,可获得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的作物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9.
富里酸对As·Ni·Cd·Pb在土壤-玉米体内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方法]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富里酸溶液,分析重金属砷、镉、镍、铅在玉米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及迁移规律。[结果]随着富里酸浓度的增加,玉米中砷、镉、镍、铅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重金属在玉米不同部位的分布顺序为:根>茎>叶>籽。[结论]富里酸可促进玉米对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