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园林绿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绿地整体性的破坏,不合理的植物配植,不合理的栽植方式等三个方面。绿地改造与重建要遵循绿地设计的原则,把握地被配置和小品设计等两个关键因素,对现有的绿地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和种植调整,并通过实施合理的工程措施,达到重建绿地景观,增强生态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白塔山公园绿地管理存在游人活动场地缺乏科学设计、绿地土壤有机质低,树木修剪粗放、绿地树木稀疏等问题,必须科学设计游人活动场地,提高公园绿地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营造出既有生态又有景观的园林,为游人提供舒适美好的游览休憩环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校园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下的子系统,其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有直接影响。对校园生态绿地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用于指导日后的校园绿地生态景观修复改造设计。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与实地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将造景的艺术与格局理论同实际中校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方位对校园实际景观进行拍摄,重点选取校园生活区绿地斑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校园中人工林的植物种类少,层次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草本层大于灌木层大于乔木层。(2)生活区绿地斑块中植物的种类、色彩、形态、形式、构成空间等要素影响了绿地的景观性与生态价值。绿地系统完善的地块相较于植被分布养护不当的地块更具生态价值及景观性。研究结果能为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西安城区绿地植物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区绿地植物的合理布局及生态绿地景观的营造措施,为城市生态景观绿化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思路,以节约的理念营造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用尽可能少的投资取得尽可能好的城市环境效益,真正营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植物景观设计就是将观赏园林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及水生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以满足城市环境绿地各种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意境和优美靓丽绿地植物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环境园林绿地的效益的高低,是当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进行植物种植设计,必须熟练掌握观赏园林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绿地功能、人文景观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来进行通盘考虑。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体现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思想,要使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引种成功的外来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选配其它植物。一般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园林,可以选择不同乡土植物为基调植物树种,这样不但经济,而且成活率高,还可以充分显示出园林的地方特色。如济南豹突泉公园的垂柳,武汉解放公园的池杉,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广玉兰等,均取得基调植物明显的效果。生物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自然法则中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生物多样性是在大规模范围内体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苏龙 《广东园林》2007,29(B09):59-61
绿化设计应突出生态主题,以生态化、自然化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在原有优良植被群落的基础上,通过绿化种植及植物造景的手法,充分合理地发挥绿地功能,展示大学校园的风情、风貌。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及养护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沈大高速公路绿地生态及地形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并对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草坪与地被、树木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应对居住区草坪给予理性定位认识,阐述了小区游憩绿地草坪设计的一些注意问题和设计方法,提出了草坪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平衡,对居住区植物景观乃至整个场地景观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居住区绿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植物造景设计。笔者认为, 植物造景设计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摒弃原有落后的环境,注重生态及景观设计。居住区的绿地植物造景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一是提高居住区绿地的绿地率和绿视率。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诸要素 (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利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二是提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高校生态校园建设应融入区域文化要素,营造文化传承的基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植物设计中生态文化的融入为例进行了分析,针对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如何依据学校校园现状、功能特点、景观要求、展示技术条件等,提出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该重视文化的渗入,以此展示学校绿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城市公园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期,如何在新增区域构建绿地公园的同时,更好保护现有场地的生态,保证建成后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与人的和谐共生,这些问题应是今后在绿地公园建设中思考的问题。以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与建设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地要与城建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同步或优先,规划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植物景观多样性建设计中,要合理地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生态配置,发挥绿地水循环、气候调节、降低污染等功能,追求整体的系统生产力,健全景观生态结构。同时.要注意增加绿量。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绿地率要求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京石二通道(北京段)高速公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北京市高速公路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应满足"安全、舒适、实用、美观"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车行环境、生态恢复和经济节约为目标。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设计:首先确定植物景观风格,其次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植物选择标准,再次采用以安全为前提,统筹考虑安全、生态、景观和管理等因素的综合设计手法,最后结合绿地特点选择和配置植物。  相似文献   

14.
干建茵 《绿色科技》2013,(12):53-54
指出了生态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是一种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人居环境,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不仅要以人为本、巧妙立意,更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植物的运用。从植物的多样性、适应性、种植形式以及文化性等方面提炼设计要点,对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空间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水绿地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留出适宜观水的视线通廊,而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水景常被绿地阻隔。以徒骇河聊城城区段景观绿地为例,通过分析限制因素,以场地内的乔木、灌木、地被为基本材料,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方法,研究种植密度、种植区域的差异对观水尺度的影响,分别对不同植物空间下游人看到的水景尺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类植物对于水景的阻隔程度为:灌木乔木地被,并提出适于聊城市徒骇河滨水绿地植物空间的观水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镇级植物公园虽不具植物园的规模和科研条件 ,但它作为注入科普内涵的生态绿地 ,不失为文明城市的一新型绿地。文章介绍了广东顺德勒流行政中心区植物公园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因时制宜原则,群落稳定性原则及生态经济原则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和绿化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绿地类型及植物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生态环境林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绿地植物的选择对城市绿地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至关重要。该文阐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的类型和植物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欧静  赵卿宏  高谦 《广东园林》2012,34(5):42-44
通过分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边某街头绿地设计案例,探讨沿河街头绿地设计地域认知与场地交流空间设计问题。设计在充分理解场地条件及可利用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对主次入口、亲水草坪、游步道、休闲花架、观景购物中心等关键景观进行动静空间塑造,通过空间、光影、色彩、细部等方面的控制设计,打造不同交流强度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景观生态应用需要一种适当的植被分类系统来对植被状况进行尽可能详细描述。这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通用的、基本的要求,常常会基于几个不同植被分类系统的植被详细清单和描述性信息,目的是合理描述植被用于景观设计的环境清单,从而提升场地环境的美学体验、优化空间结构、增强人的活动体验和控制场地边界。【方法】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是根据Marsh提出的"五层次分类系统"原则,综合了林奈植物分类系统、形态结构分类系统和生态分类系统等方法进行的整理,包括植被整体结构、优势植物类型、植物大小和密度、植被生长的场所、栖息地和重要植物种类等5个层次。【结果】以湖北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将滨江公园长度为5.6 km的带状绿地分成A~F6个样地,运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方法,从侧重园林景观用途的应用层面来探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在城市滨江带景观生态应用中的适应性。滨江公园带状绿地带共计70科132属175种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和藤本三者之比约为3:2: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3:2。主要的观花植物的观赏时间基本涵盖四季,色相与季相变化丰富;但各样地分段存在植物配置较单一、垂直结构失调和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结论】提出景观生态应用策略:1)结合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进行植被描述与分类,提升整体绿地景观质量;2)调整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使群落生态特性匹配相应的配植形式;3)营造滨江带绿道景观空间序列,彰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