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原产于印度露斯塔地区,1978年引入我国,1982年7月1日,通过自治区水产研究所,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入王林县试养。现把两年来的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2、1983连续两年,我们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入露斯塔野鲮(下简称野鲮)鱼苗与其它家鱼混养,均获得较好收成。通过两年养殖,我们初步了解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杂食性,容易养,长得快。其生长速度、个体大小、起捕率、耐寒性均比鲮鱼优胜。  相似文献   

3.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开发养殖前景。2010年始,韶关市水产研究所在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的基  相似文献   

4.
鲮鱼     
我国目前养殖的鲮鱼品种有3种.即广东土鲮、印度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和麦瑞加拿鲮(简称麦鲮).其中野鲮和麦鲮是东南亚诸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1978年泰国ADK养鳗公司赠送我国广东省食品公司一批野鲮,八十年代末广东省又从印度引进麦鲮进行饲养,目前均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一带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叶星  刘家照  洗炽彬 《水产科技》1990,(3):23-24,31
麦瑞加拉鲮鱼(以上简称麦鲮)是南亚次大陆国家传统的养殖鱼类之~。1982年自国外引进珠江水产研究所。麦鲮为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快,个体较大,易养殖。在池塘中混养净亩产可达50—100公斤。麦鲮的人工繁殖,在南亚次大陆国家已获成功。为了使麦鲮迅速地在我国繁衍并发展其养殖,作者于1985—1986年进行了麦鲮人工繁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野鲮(Labeo rohita),又叫泰国野鲮或印度野鲮,原产于印度,后又移入泰国,学名为露斯塔野鲮。其形态似鲩非鲩,似鲮非鲮,其胸、腹、臀、尾、背鳍均呈淡粉红色,饲养三周年体重可达四斤以上。一九七八年由泰国一华侨商社ADK养鱼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进出日公司。时过三周年,  相似文献   

7.
唇鲮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 Peter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俗称没六鱼、没落鱼、木头鱼、唇鱼、岩鲮、岩鱼,是珠江水系珍贵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北江、西江,云南元江也产此鱼。2006年7月,贵州省荔波县畜牧局水产站收集1万尾唇鲮水花,  相似文献   

8.
蒋金华 《内陆水产》1992,(3):25-25,40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其苗种期阶段成活率低,1984,1990年我区池塘套养野鲮苗成活率仅28%。为提高野鲮苗种成活率,探讨其培育方法,为生产单位提供规格40克/尾左右的隔年鱼种。作者于1991年在和平渔场开展了野鲮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9.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属鲤科、耙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称印度鲮)。20世纪80年代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90年代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目前,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养殖。麦鲮在分类上与我国华南地区传统养殖的鲮鱼同为鲮属,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经引进我国试养,证实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容易养殖等优点。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露斯塔野鲮与家鱼混养,增净重倍数是8.65,比鳙、鲢、草鱼和土鲮都高。放养规格为0.025公斤/尾,当年平均可达到0.5公斤/尾左右。在静水塘,以鳙、鲢为主混养野鲮,每亩不宜超过150尾。以土鲮为主混养野鲮,野鲮的数量不应大于土鲮和野鲮放养总数量的50%。  相似文献   

12.
<正>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比鲮鱼(以下简称土鲮)生长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生产潜力大、深受生产者欢迎的淡水养殖鱼类。初步品尝认为野鲮肌纤维较粗,鲜味逊于土鲮。为探讨其原因以及进行营养学的评价,作者于1982年对野鲮和土鲮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露斯塔野鲮     
《广西水产科技》1983,(2):18-20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原产印度露斯塔地区,1978年由泰国ADK养鳗有限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公司,1981年冬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区重点社、队、农场试养,翌年又连续引进,分别在我区重点社、队、农场试养;今年六月份二冬龄露斯塔野鲮亲鱼首次在我区经人工催产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4.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属鲤形目(cyprinifromes)、鲤科(cyprinidae)鲍亚科(Barbinae)、野鲮属(labco),学名labeo rohipa。背观似鲩,朝鱼阶段犹似,侧观介乎青鱼和鲮鱼之间,红眼无须。原产印度,故称、“印度露斯塔野鲮”,后移养于泰国,再于1978年由泰国ADK养鳗有限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公司。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情报》1977,(5):34-35
广东省顺德县水产养殖试验场在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帮助下,对池塘养殖的鳙、鲢、鲮、鲤等品种进行了快中子诱变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给新技术应用到养殖鱼的育种、提纯复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3种野鲮亚科鱼类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野鲮亚科(Labeoninae)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中的鲤科(Cyprinidae,约有26个属近300个种。为研究其在鲤科鱼类中的系统发育关系,以16S rRNA基因作为遗传标记进行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PCR方法, 扩增了长度为361-362 bp的3种野鲮亚科鱼类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序列比对得到364个排列位点,其中94个为信息位点,占全部位点的26.8%。用Mega 2.1软件的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野鲮亚科鱼类没有形成单系类群,野鲮亚科的鲮、角鱼与鲤亚科的鲤、鲫形成姐妹群,然后再与野鲮亚科的麦鲮和露斯塔野鲮聚在一起,说明鲮与鲤亚科鱼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露西塔野鲮Labeo rohita,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和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在常温(29~32℃)下和冰藏时的质量变化,露西塔野鲮和莫桑鼻给罗非鱼在常温下10小时后完全腐败,而麦瑞加拉鲮在11小时后腐败。感官鉴定,总挥发性盐基氮和细菌总数的测定表明,露西塔野鲮(0.5千克或以上)和麦瑞加拉鲮(0.5千克或以上)在村有棕榈小垫的普通竹篮中冰藏7~8天质量尚可,而莫桑鼻给罗非鱼(30~40克)只能冰藏6天。露西塔野鲮冰藏时,其鱼体大小对货架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于500克的鱼在普通容器串冰藏6天是可被允许的,而那些小于1千克的鱼可冰藏8天,若将聚乙烯薄膜衬在普通容器中,可使露西塔野鲮的贮存期由6天延至8天。由预冷后再冰藏,露西塔野鲮的货架寿命可达9天,比单单只有冰藏的鱼延长了货架寿命2天。  相似文献   

18.
鲁氏野鲮(Labeo rohita),又叫印度鲮鱼。原产地印度,后移入泰国。1978年8月泰国ADK养鳗场有限公司侨商赠送给广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一批野鲮苗,其中一百多尾于 1978年8月送新兴县鱼苗场试养。引进时为8~9朝鱼苗(体长4~5厘米,体重3~4克),经饲养一周年平均体重1.2市斤,饲养两周年,最大个体3.5市斤,到1981年5月最大个体4.4市斤,并达到性腺完全成熟。1981年5月11日,对5组野鲮亲鱼进行了人工催情,获得了第一代野鲮苗,为我国提供了淡水养殖的新鱼种。一、形态特征鲁氏野鲮隶属鲤科,鲃亚科,野鲮属。身体长而略成圆柱形,稍侧扁,平均体长为体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杂交提高鲮鱼的耐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80,(6):26-26
<正> 鲮鱼是我国南方地区淡水鱼类中较好的一个养殖品种,但它的抗寒能力较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广西水产研究所合作,1977年进行鲮鱼(?)和湘华鲮(?)  相似文献   

20.
露斯塔野鲮夏季人工繁殖技术陈炎发(湖北省蒲圻市水产局437300)马丛普(湖北省蒲圻市水产良种场露斯塔野鲮,原产于印度,后移入泰国,1986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广东省引入我市水产良种场。露斯塔野鲮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鱼味鲜美,营养丰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