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速箱总成的台架试验,可独立地检测变速箱的性能、油温、噪声、可靠性及传动效率等。其优点超过在拖拉机或汽车上的试验。特别是台架试验时可采用电器传感器和液压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变速箱第一轴前端一般均用轴承支承在发动机飞轮中心的孔中。台架试验时则无支承并将离合器的分离机构去掉,用一个带内花键的接盘安装在变速箱第一轴上并与试验台动力输出轴相连。当在试验台上采用联接盘连接时,都存在共性的轴向  相似文献   

2.
车用乳化柴油最佳性能配比的正交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乳化油的掺水比例、乳化剂的添加量和不同的乳化工艺方法为因素,分别选择10%、20%、30%和40%的掺水比例,0.5%和1%的乳化剂添加量以及油 乳化剂和水 乳化剂两种工艺方法的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配制了8种不同比例的乳化油,进行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和烟度检测。以发动机功率、耗油率和烟度的综合评价值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优选最佳的乳化油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是对其性能检测的必要手段,基于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自身特性和LabVIEW虚拟仪器,设计相匹配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和数据采集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编写的数据处理与界面显示程序。通过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实现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实时性能检测,能够满足发动机尾气检测过程中性能参数数据获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电喷式汽油发动机掺烧甲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在电喷发动机上应用甲醇汽油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应用面最广的电控燃油喷射式汽油机上进行了中等比例掺烧甲醇燃料的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组份的甲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M30、M40、M50)的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及行车试验,并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上与相同条件下燃用汽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的性能与燃料的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随着内燃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燃料品质开展了广泛研究。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乳化燃料研究的经验,自行制备了车用乳化柴油,通过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分析了乳化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比例甲醇汽油对电喷发动机的性能影响情况,对中比例甲醇汽油(M30和M40)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仿真研究。发动机燃用甲醇汽油的动力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未作任何改造的情况下,同93#汽油相比,燃用M30和M40的发动机动力性能均有所下降,其中M40的功率下降最多。中比例甲醇汽油的常规排放物试验表明:中比例甲醇汽油对发动机的HC、CO和NOX的排放改善均比较明显。从非常规排放物的模拟结果来看,M40的甲醛排放最高,93#汽油的甲醛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7.
汽车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的要求,提出了FR式汽车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的整体方案,介绍了各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功能,该台架系统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组合式活塞环足黑龙江省东京城林机厂中传宗同志设计的,并于1989年底获专利(专利号882153110)。同时将该专利应用于CJ50型发动机上,由中国摩托车天津监督检验所对其作了台架性能对比试验。通过性能试验证明,组合式活塞环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功率7.14%,扭矩提高3.98%,油耗下降9.55%,且摩擦损失小;同样转速时,汽缸压力大,说明密封性能好。现以C150型发动机为例,将原机活塞环和组合式活塞环的使用性能做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验并分析了真空脱气钢和普通电炉钢的接触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钢中氧含量从28mg/kg,降至18mg/kg时,氧化物夹杂总量可降低27.9%,接触疲劳寿命和台架疲劳试验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院试验工厂广大职工及在厂进行教育革命实践的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发扬大庆工人的革命精神,以朝阳农学院为榜样,实行工人、技术员和教师、工农兵学员,和教学、生产、科研两个三结合,克服了设备差、资金缺乏的困难,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会战一个月,设计试制成功东林-4号喷油泵. 东林-4号喷油泵主要是为集材-50拖拉机4115 T_1型柴油机配套而设计试制的,经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泵性能基本符合集材-50拖拉机4115 T_1型柴油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