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罗平县是油菜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 5.53 万 hm2 以上。近年来,大量外省杂交品种进入罗平市场,为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抗逆性和品质,选择 49 份市场主推品种,采用大区设计开展品种综合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双低品种,以巩固罗平优质油菜生产大县地位。结果表明,明堂油 985 和中油 811 芥酸、硫苷含量低于 1% 和 27μmoL/g,油酸、含油量分别高于 66% 和 44%,产量高于 3570kg/hm2 ,抗倒伏,菌核病病株率低,品质好,油酸和含油量高,可加大力度推广。德油杂 12 产量最高,芥酸含量低,含油量一般,但硫苷含量高(54.3μmoL/g);川油 45 产量居第 2 位,芥酸含量低,硫苷含量较低(34.49μmoL/g),含油量一般(38.74%);大地 199 产量为 3327.01kg/hm2,芥酸、硫苷含量分别低于 1% 和 30μmoL/g,油酸、含油量高,分别为 69.33% 和 46.56%,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亚麻种籽油脂开发利用价值,采取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种籽含油量、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种籽含油量较高,最高可达39.92%,超过36.57%的有5个品种。亚麻籽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其含量均值达99.0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29%~92.25%,均值达89.36%,明显高于棉花籽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其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丰富,变幅为42.79%~57.06%,均值为49.51%,表现远高于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红花籽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则表现仅明显优于红花籽油和棉籽油。相关分析表明,亚麻籽油分与油酸、α-亚麻酸呈负相关,与亚油酸、γ-亚麻酸呈正相关;α-亚麻酸与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显著负相关;γ-亚麻酸与油酸、亚油酸存在正相关,其中与亚油酸达显著水平;亚油酸与油酸存在负相关。分析可见,亚麻种籽具有适宜含油量和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其亚麻酸含量优势明显,表明优异亚麻种质对于品质育种具有重要价值,对特种食用植物油和相应高脂肪酸保健食品极具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DH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有效的改良油菜的品质性状,将170份DH纯系群体于2009-2012年进行田间试验,检测油菜种子品质性状,对其表型、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中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差15.53%)。油菜DH群体中硫甙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128.43μmol/g饼粕),饱和脂肪酸的变异幅度最小(1.97%)。DH群体的品质性状表型变异幅度显示出了超亲遗传的现象。除了芥酸,含油量与其他组分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特别是与蛋白质含量的负相关系数最大(-0.72);蛋白质含量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硫甙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含油量和芥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除了蛋白质,其他组分含量皆与硫甙含量呈现出极显著或者不显著的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品质性状综合为油酸亚油酸酸因子,蛋白质因子,亚麻酸因子和硫甙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93.94%,基本反映甘蓝型油菜DH系群体脂肪酸组分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芥菜型油菜分春油菜和冬油菜两大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育期因种性不同在70~260天内变异,具天然黄籽、抗早、抗倒、耐瘠、耐寒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36.62%,以西藏、山西的为高;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搁酸3.33%,硬脂酸1.31%,油酸16.72%,亚油酸20.50%,亚麻酸11.91%,花生烯酸10.71%,芥酸35.42%。新疆、内蒙古、山西的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中地区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羽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439-443
通过调查,搜集了21个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利用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GC),对21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3%~6.3%之间,油酸含量在29.8%~69.3%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4.9%~19.5%之间,亚麻酸含量在7.4%~12.2%之间,芥酸含量在0~27.3%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收获时期对不同生育期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 12 份不同生育期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 4 个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测定产量、千粒重、含油量、硫苷、芥酸、蛋白质、油酸和亚油酸。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延长,早熟品种油菜籽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低,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达到最大;中熟品种产量在 5 月 16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晚熟品种千粒重和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也在 5 月 20 日最大,并且晚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早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收获期与产量极显著相关,与含油量、蛋白质和亚油酸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 12 份油菜不同时期收获的种子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适当延迟收获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优化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0个不同紫苏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种子性状、品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直径、千粒重、粗脂肪、粗蛋白和纤维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籽粒直径1.58~2.15 mm,千粒重2.36~5.12 g,粗脂肪34.0%~45.2%,粗蛋白18.5%~21.8%,纤维素19.0%~25.1%。总脂肪酸中含棕榈酸3.16%~4.77%,硬脂酸0.56%~1.86%,油酸11.42%~23.06%,亚油酸8.53%~13.02%,亚麻酸58.48%~70.90%,总不饱和脂肪酸占到总脂肪酸的93.26%~95.00%。ZY-3,ZY-1,ZB-1,BZ-2和BS-1粗脂肪含量高,α-亚麻酸比例大,可作为高油高亚麻酸优质育种材料。试验结果还表明,粗脂肪、亚麻酸含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呈显著负相关,而油酸与亚麻酸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要提高紫苏籽的亚麻酸含量,就要适当控制其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遗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华油8号×Altex)正反交 F_1、F_2、回交一代以及相应的杂交亲本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研究了芥酸、廿碳烯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遗传以及这几种脂肪酸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中的芥酸、廿碳烯酸和油酸含量都是由胚基因型决定的,这三种脂肪酸含量受到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红麻种质种籽油脂开发利用价值,采取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种籽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做了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麻种质种籽含油率较高,最高达25.87%,均值达23.36%;其脂肪酸主要由5种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顺序为亚油酸(43.92%)油酸(28.40%)棕榈酸(19.40%)亚麻酸(3.40%)硬脂酸(2.58%),不饱和脂肪酸达70.61%~89.09%,其中油酸含量大于27.08%的品种达19个,亚油酸含量超过50.88%的为5个,亚麻酸含量高于1.51%的品种有10个。相关分析表明,红麻种质含油量与棕榈酸、油酸呈正相关,与其它三个脂肪酸呈负相关。按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红麻种质划分为三大类,MSI101和H368两个品种为第一类,粤红1号、福红952、金光1号、玫瑰茄4611和福红航4号等5个品种为第二类,其余15个品种为第三类。综合分析可见,红麻种质种籽油具有较高含油量和适宜的脂肪酸含量,达到食用植物油标准,具有较好开发利用前景。MSI101和H368两个品种对特种保健食用油开发和品质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调查了一个包含139个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脂肪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和硫甙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芥酸与其它脂肪酸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除芥酸外的其它脂肪酸间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品质性状均表现出较高广义遗传力,其中芥酸和硫甙的遗传力超过90%,硬脂酸和亚油酸的遗传力在80%~90%之间,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遗传力在70%~80%之间.主成分分析获得2个分别能解释64.9%和16.4%的变异因子,散点图将全部139个株系分成群Ⅰ、群Ⅱ和4个散落的株系,聚类分析对于此群体品质性状的遗传和特异材料的筛选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在高密度下品质性状与单株产量、群体产量间的关系,以60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进行田间试验、考种和品质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含油率平均为49.86%,变幅为41.30%~55.14%,群体产量平均为1 182.78kg/hm2,单株产量平均为4.31g,群体产量、单株产量变异系数大,易受坏境栽培因素影响,含油率等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较高,不易受坏境条件的影响,适合早代选择;单株产量或群体产量与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率、油酸、芥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硫甙、棕榈酸及硬脂酸未达到显著水平,与不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脂蛋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饱和脂肪酸相关不显著,但与二十碳稀酸、芥酸链脂肪酸的相关性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相关性分析可知,随着单株产量及群体产量的提高,首先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蛋白质与亚麻酸,其次是提高亚油酸、降低芥酸,产量增加虽然对含油率、油酸有一定的负效应,但选育高产、高油、优质油菜新品种仍然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及保健功能。选取6个品种的芍药籽与6个品种的牡丹籽,采用GB/T 14772—2008提取法、GB/T 17377—2008气象色谱法对芍药籽和牡丹籽的粗脂肪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芍药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6.2%~90.9%,牡丹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8.4%~90.6%;芍药籽油的亚油酸含量在22.4%~33.0%,牡丹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介于19.6%~33.2%;牡丹籽油中的亚麻酸相对含量普遍高于芍药;芍药籽油中的油酸含量普遍高于牡丹。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差异很小,其中芍药籽油的油酸、亚油酸平均值高于牡丹籽油,牡丹籽油的亚麻酸平均值高于芍药籽油,表明芍药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绪言在食用植物油中花生油,玉米胚油、米糠油、向日葵油、芝麻油和棉籽油等因富含亚油酸适于食用。而菜籽油和大豆油含有大约8—12%亚麻酸(也有高于12%的)是品质较差的食用油。由于亚麻酸的存在,使得上述两种油容易氧化而失去香味。菜籽油中具有相当数量的芥酸,国内菜籽油中芥酸含量范围一般在30—50%。亚油酸占15%左右低于其它主要食用油。据说实验动物喂菜籽油比喂其它植物油的生长迟缓。原因是动物食用菜籽油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力降低,在消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吕景良  邵荣春 《作物学报》1990,16(4):349-356
测定2341份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5种脂肪酸含量。以亚油酸含量最高,45—62%。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分析比较结果,各脂肪酸含量,不同种皮色、脐色、结荚习性、叶形和花色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不同栽培类型、不同粒形品种间有显著差异。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15.
无芥酸甘蓝型油菜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QTL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无芥酸的高油酸油菜品系HOP和低油酸油菜品种湘油15为父母本构建含189单株的F2代作图群体。F2代单粒种子播种前采用半粒取样,F2代单株种子采用混合取样,进行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统计检测显示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极显著相关,各种脂肪酸含量之间大部分也呈显著相关。用该群体构建含342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并对18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在A5和C5连锁群上各检测到1个油酸含量主效QTL,其中位于A5连锁群的QTL效应值较大,且与FAD2基因紧密连锁;位于C5连锁群的QTL为首次报道,与之紧密连锁的标记在A5 连锁群QTL区域有同源标记,说明可能与位于C5的FAD2基因有关。用两种方法测定性状值都能检测到这2个QTL,且效应值比较接近,共能解释60%~70%油酸含量变异。由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之间高度相关,定位在A5和C5的油酸含量QTL也被确认为亚油酸含量主效QTL,但利用单株法测定的性状值能在A4连锁群上再发现1个LOD值较低的亚油酸含量QTL。两种测定法能比较一致地在A4、A5和C4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亚麻酸含量主效QTL,共能解释72%~80%亚麻酸含量变异。用半粒法能在A4连锁群还能检测到1个解释变异度为12.42%的较小LOD值的亚麻酸含量QTL。  相似文献   

16.
秦杂油7 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春油菜新品种,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19)610211)。2017-2018 年连续2 个生长周期参加陕西省春油菜区域试验,每hm2 平均产量3514.2kg,较对照青杂5 号增产3.5%,含油量49.56%,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82μmol/g(饼),亚麻酸含量13.8%。多年多点试验表明,秦杂油7 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油、高亚麻酸、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宜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推广。2019 年在第26 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该品种成功转让给杨凌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7.
宜油 42 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高含油量恢复系材料 14-5948 为父本、宜 10A 为母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在 2017-2019 年连续 2 年度的西南地区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中,宜油 42 平均产量达 2844.15kg/hm2,较对照蓉油 18 平均增产 4.76%,具有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佳等特点。该品种芥酸含量 0.20%,硫苷含量为 20.96μmol/g,含油量达 47.49%,已于 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1)510017,适宜在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汉中的平原、丘陵地区作冬油菜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侯国佐  杜才富  侯燕  秦信蓉 《种子》2004,23(5):59-62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十号含油量平均达44.43%,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7%,硫苷含量为26.03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3%,比宁杂1号和宁杂3号分别增产5.35%和6.96%,最高产量可达3.5~4t/hm2.是一个具有"三高两低"高效型的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应用将会给农户和加工部门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圣光402是甘肃圣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206A作母本,以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圣光402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年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677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8.07%;圣光402种子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8.59%,属高含油量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0005),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量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