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两膜一苫栽培时,在拱棚上边盖草苫的技术关键是设计建造噶套能承受草苫压力的骨架,并在拱棚北边设置一道支苫架,即贴棚放一H字架。现将两膜一苫拱棚蔬菜的几种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海星  吴爱月 《蔬菜》2010,(2):10-13
<正>大棚早春茬西瓜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内覆盖地膜,小拱棚外覆盖草苫,可比露地西瓜早上市60多d。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1 三膜一苫种瓜技术效益高三膜一苫技术就是种植西瓜时,地面覆盖地膜, 以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瓜苗定植后,再覆盖一小拱棚,利用农膜透光性强、增温保湿等优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然后再在小拱棚上覆盖草苫,达到夜间防风防寒、保湿防冻、提高棚温等目的,有利瓜苗早发稳长;最后,再在草苫上覆一膜,以免雨淋草苫、压塌拱棚,并可使棚内温度升高1-2℃。总之, 该技术可使西瓜提早育苗、及时移栽、提前成熟,一般在5月底上市,可及早占领市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近年来,渑池县笃忠乡石泉村通过种植西瓜,  相似文献   

4.
三膜一苫技术就是种植西瓜时,地面覆盖地膜,以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瓜苗定植后,再覆盖一小拱棚,利用农膜透光性强、增温保湿等优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然后再在小拱棚上覆盖草苫,达到夜间防风防寒、保湿防冻、提高棚温等目的,有利瓜苗早发稳长;最后,再在草苫上覆一膜,以免雨淋草苫、压塌拱棚,并可使棚内温度升高1—2℃。  相似文献   

5.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大小拱棚的设计1.大拱棚 采用宽6m,长60~80m,高1.6~1.8m的大拱棚较为经济实用。2.小拱棚 大拱棚内套两个小拱棚,小拱棚宽2.2m左右,两棚之间留40cm的走道,两边留60cm放草苫,在不影响揭盖草苫的前提下尽量将棚建高一些,一般在1.2m左右。二、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耐弱光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有苏椒5号、洛椒24号、大果早丰、大果早杂2号等。三、…  相似文献   

7.
厚皮甜瓜“四膜一苫”栽培是在原来两膜、三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四膜一苫果实成熟早,在5月上旬上市,正赶上“五一”旅游的黄金季节,虽然产量与前者相同,但经济效益却可成倍增长。所谓“四膜一苫”,即天膜、地膜,前期中间加盖小拱棚小拱棚上面盖一层膜,膜上面盖一层草苫,草苫上面再盖一层膜。共四层膜一层草苫。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要选用抗病、抗寒、抗逆性强,早熟且含糖量高的品种。如,伊丽莎白、美丽、雪美、抗病状元、早红、金蜜等。二、培育壮苗1.播期在元月中、下旬火炕育苗或铺设地…  相似文献   

8.
在两膜覆盖基础上增加草苫覆盖和一层膜覆盖2种类型,对3种小拱棚覆盖类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盖类型均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根据成熟期提前、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两膜一苫类型最好,其次为三膜覆盖,最后是两膜覆盖。以育苗方式比较,两膜一苫每667m2的经济效益比三膜覆盖高654元,比两膜覆盖高1100元。两膜一苫类型是值得在宁夏大力推广的小拱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新立 《蔬菜》2005,(3):14-15
两膜一苫即拱棚上边盖草苫技术,投资是温室的四成,收益与温室相等,产品比温室优,管理比温室简单。其技术关键一是设计建造一套能承受草苫压力的骨架,二是在拱棚北边设置一道支苫架,即贴棚放一H字架(详细构造见本刊2005年第1期)。越冬、早春种2~3茬蔬菜,收入均在2万元左右,现总结7种应用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彬  李琳  杨琳  卢彩鸽  孙海  郑建秋 《中国蔬菜》2020,1(6):109-110
正上黎城村利用拱棚加盖草苫进行深休眠韭菜越冬生产,韭菜上市期正值元旦和春节,易于销售,且售价较高;商品性状好,抗性强,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每棚纯收入1万元以上。上黎城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韭菜种植历史逾30 a(年)。该村利用拱棚加盖草苫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笔者利用郑州市中牟县交通便利、劳力充足、农民种植大棚经验丰富等优势,摸索出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三膜加草苫覆盖增温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667 m2产值6 000元左右,改善了种植业人多地少致富慢的状况.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大棚内套1m高的中拱棚上覆草苫的“两膜一苫”方式进行辣椒秋延后栽培,可使辣椒的上市期从11月下旬开始一直延后到春节,栽培容易,效益可观。1品种选择秋延后大棚三层覆盖栽培的辣椒品种,要选择对温度、  相似文献   

13.
5层覆盖大拱棚西瓜丰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种植技术,它利用大拱棚5层覆盖措施及其配套技术,提前育苗移栽,提前采收上市,从而大大提高西瓜的栽培效益.5层覆盖,是指2层大拱棚膜、1层小拱棚膜、1层地膜和1层草苫. 1优良品种选择 用作大拱棚栽培的品种,需要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高湿的能力,即在低温、弱光、高湿的条件下,生长正常、抗病性强、早熟性好、易坐瓜、品质好、产量较高.因此,选用了农欢牌"京欣一号"、农人牌"京欣"2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棚内套1m高的中拱棚上覆草苫的“两膜-苫”方式进行辣椒秋延后栽培.可使辣椒的上市期从11月下旬开始一直延后到春节,栽培容易,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大棚西瓜四模一苫高产栽培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从2003~2006年一直推广的一项种植技术,它将大拱棚单层膜改为双层棚膜,外加小拱棚膜和地膜,形成四膜,配套草苫覆盖,增强了大棚的保温性能,使大拱棚内温度比单层棚膜棚温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d上市,价格平均提高1.6元/kg,大大提高了西瓜种植效益。2006年金乡县司马、肖云镇166.7hm^2西瓜应用这项种植技术,667m^2平均产量5500kg,纯收入9000元,高的达11100元。根据几年的生产经验,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地处高纬度地区,无霜期短,露地生产蔬菜时间有限,搞好蔬菜保护地生产更有其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为发展菜篮子工程,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因建温室、大棚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技术要求高,搞不好,生产效益不近人意。 越冬草苫塑料棚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技人员在总结露地小拱棚(用农膜或地膜短时间扣一条垅或两条垅的小拱棚,俗称小地龙)和蔬菜育苗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规格合理,覆盖方便的越冬草苫塑料棚。它具有投资少、实用性强和生产效益好的特点。这种棚在长春历史上,是除温室、大棚和小拱棚以外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正>茄子营养丰富,是大宗蔬菜种类,拱棚栽培效益较高,是多数菜农可以选择的种植模式。1拱棚的建造采用6米长Φ14钢筋(或竹披子)和1.5米长5~6厘米粗松木杆做骨架。按4米宽、1.5米高的规格,把钢筋弯成拱圆,两端插入地里,拱架距离0.8~0.9米,中间隔2米立一支柱,拱架与拱架之间用一条横拉筋固定,然后扣上塑料薄膜。为防风害,拱棚膜上每隔3~4米压一道8号线。四周最好挟上风障。防风障可以在上冻前挖好风障沟,开春挟风障。此外,有条件最好配备草苫或纸被短期覆盖物。  相似文献   

18.
<正>黄淮地区探索的“小拱棚+黑色防草布+草苫覆盖”方式,在高温期可控温降温,低温期升温保温,实现了韭黄一年四季生产,产量高,投入少,且易操作。韭黄传统种植多采用草苫、瓦罐、橡胶筒、地窖等遮光方式,这些传统种植方式存在适宜生产时期短,四季生产适应性不强,用工多,韭黄产量低、商品性不佳等不足。近年来,黄淮地区探索出了一种韭黄生产新方式,即“小拱棚+黑色防草布+草苫覆盖”,具有抗风雨雪能力强、高温期可控温降温、低温期可升温保温等优势,在同一田块实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生产,每个季节均可生产1茬韭黄和1茬韭菜,即年收割韭黄4茬、韭菜4茬,  相似文献   

19.
<正>1揭膜和扣棚时间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光照充足,病虫害减少,此时揭膜,有利于葡萄新梢停长和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葡萄抗逆能力。当夜间气温降到8℃以下时开始扣膜,并加盖草苫,白天放下草苫,关闭通风口;夜间拉起草苫,打开  相似文献   

20.
两膜一苫拱棚管理方便,投资少,只要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规律,将严冬时最低棚温保持在5℃以上,就可以进行冬季蔬菜生产。1)结构。东西向的拱棚,冬季和早春温度均匀,整体受光弱,蔬菜生长比较整齐,便于一次性采收上市。东西向拱棚,在低温弱光地区,棚距应不低于棚高,一般为3m,如果在棚北设置风障,两棚间距要达4m,防止互相遮阴。种植甘蓝、韭菜等耐寒喜阴冷蔬菜的棚可不考虑间距。两膜一苫拱棚的内棚高1.3~1.5m,便于拉放草苫,升温快,低温期保温时间长,排湿方便,适温期昼夜温差大,可防病害,提高产量,跨度以5.5~6m为佳。2)骨架。东西向小棚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