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勒河项目是大型国家重点项目,项目区新开发土地中共有各类盐碱地面积19.27万亩.占到了新垦面积41.82万亩的46.1%。其中轻盐土4.48万亩,占盐碱地面积的23.2%:中盐土7.38万亩,占37.9%;重盐土7.49万亩,占盐碱地面积的38.9%;因此。盐碱地改良既是实施疏勒河流域开发新灌区成败的关键,也是本项目顺利进行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宁夏玉米种植起步较晚,解放后才逐步推广种植。1952年全区玉米面积仅6000亩,亩产73kg;60年代玉米面积增至4万亩,亩产191kg;70年代末(1980年)玉米面积41万亩.亩产204kg;80年代全区玉米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110.6万亩,亩产提高到304kg。尤其是2003年玉米播种面积264.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3.4kg,占宁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占粮食总产量的44%。是宁夏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作物,其中总产已超过小麦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当地常发性的一种病害,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推广玉米拌种技术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90年代,种子包衣剂大面积推广,群众认为“包衣剂万能,一包就灵”,玉米拌种技术受到冷落.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回升并有逐年加重之势。全市每年发生面积达102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近12万亩.平均发病率为10.60%.19.80%,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以上,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富顺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普及再生稻,24年来全县再生稻累计收获面积691.46万亩,新增稻谷85.57万t。其中:2009年全县再生稻收获面积40.16亩,单产165.0kg/亩,总产6.6万t,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水平。“杂交中稻一再生稻”已成为我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目前,全县再生稻面积占全省再生稻面积1/10左右,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位于北纬36°05’~42°37’,东径113°11’-119°45’,地貌有高原、山地(包括丘陵、盆地)、平原,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9.3%、49.5%、41.2%,年均温-0.3℃~14℃,无霜期80~205d,日均温≥0℃的积温2100℃~5200℃,≥10℃的积温1600℃~4650℃,是我国向日葵的主要栽培区,在20世纪80~90年代向日葵种植面积曾一度达到100多万亩,后来由于盐碱地的改造及加工企业滞后和病害的发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至目前的40余万亩。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是对各种盐化土壤、盐土、碱化土壤和碱土的简称。盐碱地含有可溶性眼的数量过多,对大多数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代县有盐碱地1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6%,集中分布于滹沱河漫滩和1级阶地上,合理改善盐碱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长汀县三洲镇辖8个行政村,15000多人口。全镇面积64.4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6.69万亩,耕地1.2万亩。这里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在上世纪70年代达4.9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74%。  相似文献   

8.
一、产业发展状况 大兴安岭旅游业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悄然起步,90年代末始有发展。有神州北极、生态自然、高寒冰雪、迤逦界江、神奇天象等旅游资源。“十五”期间,全区接待各类旅游者54.79万人(次),年均增长44.1%,实现旅游收入3.0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55.4%。  相似文献   

9.
1种子生产基地的现状及种子生产管理情况1.1种子生产基地的现状玉米是葫芦岛市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需种量大约500万公斤。随着“种子工程”的实施,葫芦岛市玉米制种有过辉煌的历史。20世纪80、90年代,每年制种面积都在6.5万亩左右,年产商品种子1500万公斤,不仅满足本地农业生产用种,而且供应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相似文献   

10.
干旱山区仁用杏开花坐果及果实生长动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宁夏南部山区把“两杏一果”开发作为扶贫重点工程,工程计划1996—2000年发展山杏加万亩,仁用杏22万亩,梨0.7万亩,枣3万亩,核桃3万亩,鲜食桃、李0.3万亩。截止1999年底,已完成两杏35万亩,其它7万亩。两杏中仁用杏占55%。目前定植的山杏和仁用杏已开花结果,4年生单株平均产量为2.78kg。每1kg仁用杏仁售价40  相似文献   

11.
《四川农业科技》2009,(2):60-60
2008年我省茶产业虽遭遇了“低温雨雪冰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两次重大灾害,但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加强茶园管理,变不利为有利;减少了灾害对茶产业造成的损失。据统计,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62万亩,较上年新增10万亩,投产面积178万亩,增8万亩;茶叶总产量13.7万吨,比上年增0.5万吨。由于茶叶价格上涨15%-20%,茶叶总产值达到25.5亿元,比上年增加4.5亿元;增21.4%,其中名优茶产值1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0%。  相似文献   

12.
“枯楼-竹荪”立体套种是一生态、高效栽培模式。栝楼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竹荪需要的是散射光,栝楼棚架下套种竹荪,藤蔓为竹荪创造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竹荪的菌渣可疏松土壤、培肥地力。该模式既节约用地,又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双获丰收。2012年宁化县泉上镇发展“栝楼一竹荪”立体栽培5亩,每亩可收栝楼籽80--100公斤,产值约0.4万元;可收竹荪干品80—100公斤,产值约1.6万元:亩总产值约2万元,亩纯收入超万元。闽西北山区可利用大田进行立体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城市     
《新农业》2012,(22)
沈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 2012年,沈阳市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上的“九连丰”。今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61.4万亩,比去年略有增加,其中玉米519万亩,水稻191.4万亩,两大作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3.3%。全市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总产量可达40亿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三星镇地处崇明岛西北部,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万亩,实行稻麦二熟种植。水稻条纹叶枯病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发生,后来几乎绝迹。进入21世纪后,水稻条纹叶枯病又开始露头,2004年明显上升,全镇发病面积达2000亩,绝大部分田块病株率均在0.5%左右,虽尚未造成经济损失,但仍有个别田块病株率超过20%,发病中心病株率达40%,导致明显减产。到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急剧上升,危害也明显加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林盛 《福建农业》2012,(3):23-23
地处福建省中部的尤溪县,县域区位优势明显。森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48个林业重点县之一。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18万亩.有林地面积373万亩,森林覆盖率73.6%.素有“闽中明珠”、“绿色翠帷”、  相似文献   

16.
昭阳区苹果栽种历史至今已有60多年。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苹果已发展成为昭阳区一大产业。2004年面积发展到1.07万hm^2(16万亩),产量1.7亿kg,产值1.7亿元,近年通过大面积的高接换种,品种分布为红富士4667hm^2(7万亩)占44%,金帅3333hm^2(5万亩)占32%,昭锦667hm^2(1万亩)占6%,秦冠667hm^2(1万亩)占6%,新红星、红元帅333hm^2(0.5万亩)占3%,神砂、美国八号333.5m^2(0.5万亩)占3%,其他品种667hm^2(1万亩)占6%。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栽培大麦历史悠久,1935年有49个县种植,北部春大麦区、中部春大麦区、南部冬大麦区都有分布,面积为34.6万亩。建国后,由于种植业布局的改变,1962年降到21万亩。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啤酒工业的发展,面积有所增加,1986年达42万亩。进入9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主干品种蒙克尔逐渐退化,产量和品质都下降,育种工作又跟不上,缺乏新品种代替,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1.发展现状及潜力 到十五末,已完成苜蓿种植106万亩,存栏牛存栏5万头,比九五末增长336.8%,羊存栏40万只,比九五末增长18%,种草农户达到5.9万户,占总农户的84%,养羊养牛户6.12户,占总农户的87%,逐步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殖”,  相似文献   

19.
1黄骅市苜蓿生产的基本情况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总面积2251km^2,农业人口30.4万,耕地面积75万亩,另有盐碱荒地7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中90%以上为盐碱地。土地瘠薄,水资源严重匮乏,大部分耕地为纯旱地,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为此,黄骅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00年,黄骅市召开了改粮种草工作会,以发展苜蓿产业为突破口,改粮种草。  相似文献   

20.
一、粮食生产情况 1、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耕地163万亩,其中属于村集体耕地113万亩,属于国有林业耕地近50万亩。在集体耕地中,旱田面积70万亩,水田面积43万亩;在旱田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4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23万亩。在耕地面积中,平地占30%,坡岗地占70%:高产田占40%,中低产田占60%。全市现有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20座、小塘坝3893座。现有机电井3680眼,有万亩以上灌区8处。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04条,总流域面积9281平方公里。规划堤防总长度133.97公里,现有堤防长度120公里,护岸4处,长2.6公里,堤防闸25座。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14.2万亩,其中林地水土流失面积298.5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97.2万亩,其它水土流失面积26.5万亩,己治理面积119.4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