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基于对铁大线加剂大庆原油的管流剪切和过泵剪切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剪切作用对有剪切历史和热历史加剂原油粘度和凝点的影响规律。管流剪切模拟试验表明,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的影响在35℃左右时最大;过泵剪切模拟试验表明,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的影响在38~40℃时最大。另外,剪切温度和剪切时间也会对加剂原油的凝点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速剪切后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现场和室内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高速剪切后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恢复问题。研究表明,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恢复与原油的组成和高速剪切后的温度条件有关。有的加剂原油高速剪切后恶化了的流动性可以恢复,有的不能恢复,还有的原油根本就不受影响。加剂原油的恢复性与温度有关,在高温下剪切后流动性可以恢复的原油在低温下不一定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含蜡原油流动特性与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含蜡原油的低温(析蜡点温度以下)流动特性与其所经历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有关,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具体原油进行试验测试和试验规律的定性讨论,总体上没有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定量规律研究的层次。综述了含蜡原油流动特性与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就进一步在定量层次上研究含蜡原油流动性参数与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长距离的加剂常温输送管道中,加剂原油必然经受长时间的管流剪切。研究表明,在缓慢降温过程中的管流剪切会对油样的低温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与降温速率及剪切时间密切相关,而且存在一个“最佳降温剪切率”。描述了最佳降温剪切率在加剂原油粘度变化和倾点(凝固点)变化中的体现。研究证实,油样中高碳蜡的含量对中低速剪切效应有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与降温速率及剪切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玉凤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4,23(11):33-37
以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含蜡原油粘温关系机理模型为研究核心,建立了管输过程中加剂原油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大大减少了试验模拟的工作量和时间.通过对加剂大庆原油、加剂青海一厂原油、加剂青海混合原油和加剂中原原油44组管输模拟试验数据的检验,得出预测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5%.粘度预测值、测量值与按照降凝剂效果评价规范的"快速降温"方法评价结果对比表明,以管输应用为目的的降凝剂效果评价必须考虑剪切效应,该研究成果为快速预测管输条件下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管输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管输过程中,添加降凝剂的原油必然受到泵剪切和管流剪切作用。研究表明,在原油析蜡高峰区的温度范围内,泵剪切和管流剪切都会影响加剂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在缓慢降温过程中,管流剪切的影响可以超过泵剪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加剂输送管道中,油样为密闭带压输送。在非密闭状态下进行长时间加剂原油管输模拟试验时,轻组分会挥发,分析了轻组分挥发对加剂混合原油低温粘度及原油凝点的影响,轻组分的挥发加剧了中低速剪切作用的影响,即掺入适当轻质油可进一步改善加剂原油的耐剪切性能。因此,在进行慢速降温的管流剪切模拟试验时,应使用密闭耐压罐。  相似文献   

8.
剪切作用对加剂大庆原油粘度和凝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流剪切、过泵剪切模拟试验以及管输模拟试验,研究了剪切作用对加剂大庆原油粘度和凝点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测粘温度和析蜡点中间值附近35℃和37℃的剪切作用对粘度的影响较大,剪切温度趋近于测粘温度和析蜡点时剪切作用对粘度影响变小,而对于凝点,不存在一个使剪切作用影响明显减小的较低剪切温度.剪切后温度下降幅度越大,剪切作用对粘度的影响越大.快速降温条件下加剂原油受到的剪切作用较小,很可能会夸大降凝剂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原油流动性测量及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粘原油(特别是改性原油)的流动性与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密切相关,在管输应用中,凝点(倾点)、流变曲线及屈服应力是表征原油低温流动性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管输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分析讨论了这些参数的测量及测量结果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凝点测定中观察液面的扰动剪切、分层原油凝点(倾点)的测量、平衡流变曲线测定中剪切率上行与下行的影响、含水原油流动性质的测定、原油屈服应力及其测定方法和管输应用等,并指出为管输应用提供数据的流动性测试应与管输条件的模拟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低速剪切影响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室内模拟管流低速剪切流动参的测试和蜡晶显微观察,研究了低速剪切对不同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及对蜡晶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组成的原油,低速剪切对蜡晶的影响不同,低速剪切既能破碎蜡晶聚集体,又能形成蜡晶聚集体。管道流动过程中的“恢复”现象实质就是管流低速剪切改善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的表现,其机理是管流的低速剪切使得高速剪切后破碎的蜡晶聚集体重新形成。  相似文献   

11.
苗青 《油气储运》2004,23(8):24-27
利用室内模拟泵剪切装置对马岭加剂原油进行了过泵温度下的三组模拟实验,提出了兼顾现场关键点与流变关键点的室内模拟泵剪切的实验方案,得到了与现场一致的结果.从流变学角度研究了模拟泵剪切实验结果,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同时还进行了一组模拟泵与高速搅拌器模拟泵剪切的对比实验,认为栅形搅拌叶不能用来模拟泵剪切,并从现场的角度对马惠线的加剂运行方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蜡晶形态、结构与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叙述了蜡晶的显微观察特征,讨论了添加降凝剂前后以及施加剪切作用前后蜡晶大小和形态与原油流变性的关系.利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蜡晶图像特征提取软件,分析对比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的蜡晶显微图像,实现了蜡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的量化描述,描述结果与已知的定性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加降凝剂的原油实现长距离的管输,就管流剪切速率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把加降凝剂的原油降温过程中的剪切率称为降温剪切率,以加剂新疆原油为油样,通过试验发现,降温剪切率与降温速率有关,且存在着使粘度最小的最佳降浊剪切率,分析管道内加剂原油的流动情况,将流体沿管疲乏径向分为近壁底层区、过渡区和紊流核心区、分别测定各区内流体的剪切率,指出当管输量较低时,主要是过渡获近壁底层区内的管流剪切对加剂原同低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测试油品倾点的标准规范,介绍了微压法测试倾点的原理以及自行研制的专利产品自动连续供样倾点测试装置。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管输含蜡原油,设计了利用微压法对其进行倾点测试的适应性实验。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微压法测试原油倾点的关键参数,加压脉冲取2400-3500imp,倾点判断值取0.07kPa,试样与冷阱温差取30℃。在该取值条件下,倾点测试结果与按照ASTMD5853-06原油倾点测量法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同时,国内主要含蜡原油,倾点越高,其流动性与热历史的相关性越高,因此设想通过倾点值定量表征油品流动性与其热历史的相关性,有待开展深入研究。(表2,图2,参8)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常用的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受到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的作用,改性效果很容易恶化的原因,研究出了适用性较广的新型原油流动性改进剂.中洛线输送不同混合原油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剂具有较好的抗重复加热和抗剪切性能,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不同物性混合原油的凝点回升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虞坚中  高建厂 《油气储运》1994,13(5):1-4,20
新疆东部火烧山-北三台输油管道是我国西部一条高粘易凝原油输送管道,自投产以来一直处在超低输量下运行,1992年的输油量只有40万t(设计最小输量68.3万t/a)。由于输油量低,制约了原油外运,直接影响火烧山油田的生产,为了保证输油量,需要改变原低温流变性,针对火烧山原油特性,新疆石油局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制出EP源油流动性改进剂。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不同温度,不同加剂量的工业试验,对原油的主要物性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