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桑园条桑收获形式与片叶收获形式对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方法]针对陕西主要养蚕地区桑树春伐栽培模式设计了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2种条桑收获法和轮伐式全年条桑收获技术.通过多年试验调查剪条收获形式对桑树发条、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结果]采用春季重剪法和春伐夏剪法比对照春伐法全年枝条总长度分别增加77.89%、38.14%,桑叶产量分别增加30.06%、7.75%;"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轮伐式条桑收获技术能达到全年70%~80%的条桑收获,提高采收桑叶工效2倍,养蚕工效提高18.18%,夏季和秋季条桑的养蚕和产茧成绩优于饲喂叶片.[结论]全年条桑收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三倍体桑品种"嘉陵20号"成林桑为供试材料,对夏伐和冬季重剪两种剪伐形式的桑叶的光合速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种剪伐形式桑叶的生产季节与重庆地区养蚕布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夏伐的桑树,其春叶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冬季重剪桑,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冬季重剪桑.夏伐与冬季重剪两种形式全年产叶量虽差异不太大,但产叶量在养蚕季节中的分布差异较大:夏伐桑春叶占全年产叶量的56.05%,而冬季重剪桑的春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的25.79%.夏伐桑在夏季初不产叶,而冬季重剪桑夏叶产量高,占全年产叶量的37.47%;夏伐桑在秋季产叶量占全年产叶量的43.95%,冬季重剪桑秋季产叶量占全年产叶量的36.74%.夏伐桑叶的高产出时期与重庆地区最佳养蚕季节吻合,建议在该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试行推广桑树夏伐采收形式.  相似文献   

3.
桑树新品种 7946长势旺 ,发条力强 ,节间较密 ,耐剪伐 ,适合条桑收获。产叶量比湖桑 32号春季高 2 5 %~ 30 % ,全年高 2 0 %左右 ,叶质好。采用桑树株内均衡轮剪条桑收获技术 ,每公顷可节约收获用工 10 0余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等5个杂交桑品种的发育期、叶质性状、枝条性状、产叶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丰驰桑属早生偏早熟类型,桑杂优2号、顺科1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属早生早熟类型。全年产叶量桂桑优62>桂桑优12>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因此,在贵州适宜推广杂交桑的地区,以桂桑优62、桂桑优12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对3个杂交桑品种在荔波县的生长物候期、桑叶的生长速度、产量构成因子和产叶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桂桑优62号的发芽早、桑叶生长速度快、桑叶硬化迟、全年养蚕供叶时间长,产叶量高,较适宜荔波县和相似生态区种植。特优2号的发芽、桑叶生长速度表现也较好,全年养蚕供叶时间较长,产叶量较高,是比较适宜荔波县和相似生态区的优良杂交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合肥地区栽植的果用桑树的品种、栽植密度、剪伐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果用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白玉王均可以在合肥地区栽植,栽植的株行距以1m×2m左右、每公顷栽植4500株左右为宜,剪伐方法主要在夏季修剪,在上一年的剪伐处将所有的枝条短截,保留基部的3~4个芽,可使每公顷桑葚的产量在15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7.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产茧量平均提高7.2%以上,张种产值平均提高10%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工近50%,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能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为黑木耳合理制定种植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88—2017年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温度适宜度方法,计算贵州84个逐候温度适宜度,根据候温度适宜度指标对贵州黑木耳温度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平均温度适宜期约350d,不同地域种植适宜期有所不同;贵州黑木耳自然生长温度适宜性可以分为贵州东部和南部的全年生长温度适宜区、贵州中部及其以北以西的春夏秋生长温度适宜区等2个大区;根据冬季低温、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短对贵州黑木耳进行2次分区,可分为全年生长无低温有高温区、全年生长无低温和高温区、全年生长有低温无高温区、全年生长有低温和高温、春夏秋生长有高温区、春夏秋生长无高温区等6个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草本桑规模省力化养蚕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用、草本桑栽植、养蚕大棚搭建、大棚条桑育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应用成效,指出利用草本桑耐剪伐的特性,采用全年条桑机械收获,可以解决规模养蚕采叶费工成本大的问题,可以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成园、当年收益目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杂交桑硬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桑由于具有发芽早、长势旺、产量高、叶质优、耐肥耐剪伐、再生力和抗逆性强的特点,目前已在广东、四川、江西、广西等省区大规模推广种植,云南省曲靖、昭通、保山等地引进种植已逾万亩.杂交桑可采用种子或硬枝扦插进行繁殖.杂交桑属根原体较多的树种,发根力强.生产实践表明,只要措施得当,扦插成活率可在90%以上,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棕榈科观赏植物在贵州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棕榈科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见于传统园林,在现代园林绿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贵州野生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兴义、贞丰、安龙、望谟、册亨、三都、独山、荔波、罗甸、赤水、习水、榕江等地区,在贵州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品种主要有假槟榔、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美丽针葵、棕竹等.在贵州2008年初长时间的低温凝冻灾害条件下,引种的棕榈科植物大都能成功抵御低温.对贵州棕榈科植物引种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荀世芬 《北京农业》2011,(27):41-42
贵州省黄平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农业县。依据县情,依靠科学谋划林业生态建设。从黄平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发展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荀世芬 《北京农业》2011,(18):132-133
贵州省黄平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农业县。依据县情,依靠科学谋划林业生态建设。从黄平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发展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贵州不同海拔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在贵州低海拔的黄平和高海拔的威宁县进行了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马铃薯熟期不同,对氮磷钾肥需求有差异;中低海拔地区种植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氮、磷、钾用量为N 10 kg/667m2、P2O59kg/667m2、K2O 18 kg/667m2;高海拔地区种植晚熟...  相似文献   

15.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霍山、寿县农业支柱产业的选定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六安市的霍山、寿县两县的县域经济在中部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霍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寿县是典型的平原县,两县都无开采价值大的矿产资源,但两县经济发展各具特色,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可以为中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广泛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分析两县县情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探索“十一五”期间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及两县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选择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烤烟品种在黄平县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选适应黄平县特色烟叶开发的品种,以红大2、贵烟4号、G140、南江三号、GY8、云烟87、云烟85以及VA116为参试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鉴定参试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区域适应性及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较好,抗病性较强,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符合优质烟对原料的要求;其中,VA116、GY8、红大2、南江三号、G140的产量和产值以及内在质量表现较好,产量产值均比对照品种显著提高,适宜推广种植,贵烟4号在黄平县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8.
贵州西南低热河谷区芒果生产的气候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南低热河谷区自然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对芒果生产的危害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安龙、册亨、贞丰、镇宁、望谟、罗句等县(市)海拔6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是发展芒果商业化栽培的优势区域,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芒果生产的栽培对策及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贵州南部民族地区旅游景观多样,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在 “旅游+”和“文化+” 背景下,基于荔波茶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从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等角度出发探索其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提升荔波乃至黔南州的茶产业战略地位、旅游文化层次、社会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