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优选出抗氧化性能优良的竹种,以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Mc Clure)C.D.Chu et C.S.Chao]、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Keng)Mc Clure]、黄秆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 Mc Clure cv.aureocanlis N.X.Ma)、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 et C.S.Chao)、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Mc Clure)Keng f.]6种竹的叶片为材料,以10倍原料重的60%乙醇在70℃条件下,对竹叶进行总黄酮浸提,以芦丁为标准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烘箱贮存法测定竹叶黄酮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竹种的竹叶黄酮含量,以唐竹最低,为63.49μg/mL,黄秆乌哺鸡竹的最高,为112.70μg/mL。不同竹种的竹叶黄酮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效果,黄秆乌哺鸡竹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用其处理5 d的油脂体系的POV仅为38.06 meq/kg,较开始时增加了18.79 meq/kg,增加幅度为对照的31.5%;雷竹的抗氧化作用相对其他竹种较弱,处理5 d的POV增加幅度为对照的56.1%。因此黄秆乌哺鸡竹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竹叶黄酮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倍原料重的60%乙醇在70℃条件下,对8个竹种的竹叶进行浸提,以芦丁为标准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选取其中4个黄酮含量处于不同水平的竹种,检测了不同竹种竹叶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竹种的竹叶黄酮含量在63.49~112.70μg/mL之间,其中,黄秆乌哺鸡竹的竹叶黄酮含量最高,为112.70μg/mL,唐竹的竹叶黄酮含量最低,为63.49μg/mL。测定的4个竹种的竹叶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黄秆乌哺鸡竹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强,在1∶243的稀释比例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13.40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13.00 mm。竹叶黄酮含量高的竹种,最佳抑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秆乌哺鸡竹移植苗不同出笋期的出笋退笋规律。[方法]以黄秆乌哺鸡竹成竹为试验材料,通过追踪调查黄秆乌哺鸡竹的出笋退笋过程分析其出笋各期的出笋退笋规律。[结果]出笋时间始于5月8日,结束于6月12日,以10%的出笋率为标准,将黄秆乌哺鸡竹的出笋期划分为3个阶段。5月8~22日为出笋初期,持续时间为14 d,出笋率占14.3%;5月23日~6月3日为出笋盛期,持续时间12 d,出笋率占73.5%;从6月4~12日为出笋末期,持续时间9 d,出笋率占12.2%。出笋盛期的退笋数量最多,占退笋总数的66.93%。退笋率于6月9日达到最高值(80.0%)。黄秆乌哺鸡竹退笋高度与出笋天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黄秆乌哺鸡竹的合理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移栽到北京6 a的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冬季越冬期的叶片结构、光合荧光特性、相对电导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竹种叶片上表皮无显著变化,下表皮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的机械损伤程度大于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气孔器宽度下降幅度显著小于金镶玉竹,黄纹竹叶片致密度、气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2)黄秆乌哺鸡竹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变化幅度大于金镶玉竹,而黄纹竹的却小于金镶玉竹,F_v/F_m值降幅表现为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黄纹竹;(3)金镶玉竹和黄秆乌哺鸡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黄纹竹的叶片和鞭根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竹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及水溶性糖成分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1.18~2.02,总酚含量2.21~2.86,总糖含量14.35~24.61,水溶性糖含量7.86~11.45,多糖6.49~14.55,蛋白质含量10.24~16.68,含氮量2.13~2.65.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  相似文献   

6.
苗药大果木姜子总黄酮与糖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含量为(8.02±0.19)mg/g,总糖含量为(35.26±0.96)%,还原糖含量为(4.78±0.95)%,多糖含量为(30.53±0.6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大果木姜子中总黄酮、总糖、还原糖、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竹叶活性成分分析及其提取物抗菌效果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一亚硝酸钠比色法、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及水溶性糖成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1.18%~2.02%之间,总酚含量在2.21%~2.86%之间;总糖含量在14.35%~24.61%之间.水溶性糖含量在7.86%~11.45%之间.多糖6.49%~14.5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0.24%~16.68%之间.含氮量在2.13%~2.65%之间.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张燕  张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46-150
[目的]建立假蒟不同部位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通过香草醛-冰醋酸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测定总鞣质含量。[结果]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59%,假蒟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0.33%、0.25%;盐酸小檗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1.52%,假蒟叶、茎、根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9%、0.03%、0.01%;人参皂苷Re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1.06%,假蒟叶、茎、根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33%、1.71%、4.13%;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88%,假蒟叶、茎、根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42%、1.08%、0.68%;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3.14%,假蒟叶、茎、根中总鞣质含量分别为1.69%、1.21%、0.72%。[结论]这5种方法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假蒟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9竹种抗旱性评价与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等9竹种经自然干旱处理后叶片受害等级以及竹叶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抗旱性与竹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9竹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可分为3类,其中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为第1类;茶竿竹、大明竹、观音竹和金镶玉竹为第2类;孝顺竹、毛竹和凤尾竹为第3类。与抗旱性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含水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片受害等级、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早竹和高节竹叶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早竹和高节竹叶的水提取物中均含有黄酮、糖类、氨基酸和蒽醌类等成分。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表明,冷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2.46%,高节竹叶平均为2.99%;热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7.10%,高节竹叶平均为6.92%。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早竹2.77%和17.37%,高节竹2.59%和16.12%。2种竹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观赏竹引种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观赏竹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豫南地区引进的22个竹类进行了综合价值评定。结果表明:观赏价值和生态适应性是观赏竹评价的重要标准,孝顺竹、金镶玉竹、黄杆乌哺鸡竹和矢竹等观赏性高、易于驯化利用,值得在河南省南部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究北京地区黄槽竹及其变种自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征并对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黄槽竹、金镶玉竹、黄秆京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然极端低温后的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指标、内源激素特征,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槽竹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竹种.黄秆京...  相似文献   

13.
笋用竹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南省信阳市 2 0 0 0年 3月引种红壳竹、白哺鸡竹、高节竹、乌哺鸡竹等 4个竹种的栽培试验情况 ,通过对外业调查材料的计算分析 ,证明这 4个竹种在信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特别是经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考验 ,成活率 92 %以上 ,出笋率 91%以上 ,造林第四年基本郁闭成林。其中红壳竹和白哺鸡竹出笋较早 ,出笋量较大 ,表现较为突出 ,可作为优先发展的竹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福建省漳州市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竹林细根的养分含量(N、P、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沙地各竹林细根养分含量总体偏低,早竹细根N年均含量最高为10.964g.kg-1,雷竹最低为4.535 g.kg-1,台湾桂竹细根P年均含量最高为0.971 g.kg-1,乌哺鸡竹最低为0.136 g.kg-1,四季竹细根K年均含量最高为2.761 g.kg-1,花吊丝竹最低为1.127g.kg-1。各竹种细根N、P、K养分含量都有规律性的季节变化,均表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竹林生长旺季波动较大,生长后期趋于稳定,各竹种之间N年均含量变化的规律性最强,P次之,K最弱。丛生竹细根N(早竹除外)、P年均含量均高于散生竹,而K年均含量丛生竹与散生竹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钙信号对毛竹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用EGTA、LaCl3、heparin、CPZ和CaCl2处理毛竹幼苗后,研究干旱胁迫下毛竹叶片内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明显提高了毛竹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脯氨酸和过氧化氢含量;EGTA、LaCl3、heparin和CPZ处理提高了毛竹过氧化氢含量,抑制了SOD和CAT活性的上升,破坏了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但LaCl3和heparin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不大,heparin和CPZ处理对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暗示Ca2+/CaM信使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毛竹对干旱的适应性,且通过不同的传递路径调节以上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安徽毛竹林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的样地调查法,对安徽6个主产地的毛竹林土壤养分与生产力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毛竹林生长及其生产力水平差异明显,林分平均密度为2 298~3 496株.hm-2,平均胸径9.0~10.8 cm,平均立竹度0.21~0.34,林分生物量54.7~94.6 t.hm-2;土壤容重多数在1.20 g.cm-3以上,有机质含量25.6~40.2 g.kg-1,全氮1.62~4.56 g.kg-1,全磷0.61~0.92 g.kg-1,有效氮56.5~78.8 mg·kg-1。相关分析显示毛竹林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立竹度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改善土壤物理性、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含量是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寿竹不同径阶母竹造林在造林成本、造林成效、笋竹生长、生物量分配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不同径阶寿竹母竹在造林中存在的优缺点。[方法]以不同径阶寿竹母竹造林地为试验林,在同样的抚育管理下,造林4年后对全林生长指标进行实测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在造林成本方面,发现径阶≤2 cm母竹的造林成本分别比径阶为3~5和≥6 cm母竹造林少4 500、10 500元/hm~2;小母竹造林成林时间平均比大母竹造林成林时间早,但成材时间晚;3~5 cm径阶母竹造林形成的林分,出笋数最多,退笋率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寿竹母竹造林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种提取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方法]采用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野荞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大野荞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最适波长为420nm,超声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所得大野荞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26%和5.40%,且水浴提取法所得平均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改进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