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球,优化了影响微球载药量,包封率,释药时间的制备工艺条件如温度、交联时间、羧甲基壳聚糖与明胶质量比等.在最佳的条件下,制备的啶虫脒凝胶微球的载药量为9.21%,释药时间可达7d以上,达到了控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锐孔法,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胶囊,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设定反应时间为50 min,通过L16(45)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温度为40℃,海藻酸钠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5%,乳化剂量为50 mL,啶虫脒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3。所得微球囊心和壁材之间没有化学键合,对啶虫脒的释放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罗望子胶和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天麻素为模型药物,采用交联法制备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戊二醛浓度、罗望子胶和壳聚糖浓度,载体与天麻素比、水与油相比对微球质量的影响,对微球进行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及形貌表征,并测定其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25%,罗望子胶浓度2%,壳聚糖浓度1.4%,载体与天麻素比为15.83:1,水与油相比为3:1,此条件下微球包封率为74.68%,栽药量为1.64%。形貌分析表明微球尺寸分布均一,粒径为103.6纳米左右。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姗  王志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79-10182,10215
[目的]研究复凝聚法制备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微胶囊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明胶浓度、阿拉伯胶浓度、芯壁比、pH、反应温度和转速对微胶囊包埋效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径测微仪对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形态及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复凝聚法制备球孢白僵菌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1.5%、阿拉伯胶浓度0.5%、芯壁比1.0∶1.5、复凝聚反应pH 3.8、搅拌速度450 r/min,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包埋率达78.32%、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在44.16μm左右、流动性好的球型固体微胶囊。[结论]该研究制备的微胶囊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为真菌杀虫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为成球材料,以壳聚糖和PVA为覆膜材料,制备负载阿维菌素的凝胶微球。以载药率、包封率和溶胀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条件,各组分质量分数:海藻酸钠1%、氯化钙4%、壳聚糖2%、PVA 2%、戊二醛1.5%。同时,测定了阿维菌素凝胶微球的溶胀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微球在pH 7时溶胀率最大,温度和pH对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蓖麻油进行微胶囊化,制成蓖麻油缓释微胶囊。[方法]运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蓖麻油为囊心物制备微囊。借助显微镜观察微囊形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蓖麻油含量测定;以水为溶出介质考察该制剂的体外溶出情况;以包封率作为质量判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蓖麻油缓释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和阿拉伯胶浓度皆为7.5%,甲醛用量为1.0 ml,pH值为3.80,材药比为6∶1。按该处方制得的微囊囊型圆整光滑,载药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复凝聚法可成功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蓖麻油缓释微囊,且产品稳定性良好。该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木质素产品的附加值,以木质素季铵盐为改性剂、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不同季铵盐载量的膨润土。通过FTIR表征改性膨润土结构,并采用XRD分析其底面间距。以啶虫脒为药物释放的对象、改性膨润土作为释放的主要载体,利用浸渍吸附的方法制备出了啶虫脒缓释剂,并研究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啶虫脒在改性膨润土上的吸附量随着木质素季铵盐载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当木质素季铵盐载量相当于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的0.8倍时制备的改性膨润土(L-0.8Bt)对啶虫脒的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15 mg/g。制备啶虫脒缓释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L-0.8Bt用量0.02 g、吸附时间4 h、啶虫脒质量浓度500 mg/L、pH值6。药水比例和温度对载药L-0.8Bt的缓释快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罗华丽  张秀娟  杨毅  贾小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48-6549,6619
[目的]研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以及其对动物皮内的刺激影响,为壳聚糖微球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壳聚糖(CS)为原料,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CS微球,显微镜观察壳聚糖微球微观形态,研究微球理化特性受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醋酸溶液浓度、交联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影响,并将壳聚糖微球进行兔子皮内刺激试验。[结果]优化得出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为壳聚糖醋酸质量浓度0.3 g/L,Span80为油相体积的8%,油水相体积比3∶1,交联时间1 h。该壳聚糖微球不会对兔子产生损害。[结论]壳聚糖微球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要求,为壳聚糖微球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缓释微囊的研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玉梅  岳红坤  常明  张靖  祁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6-12088
[目的]制备黄芩苷缓释微囊,设计并优化处方,初步制定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黄芩苷为囊心物,吐温-80为润湿剂制备缓释微囊。以包封率作为主要质量判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借助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微囊形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以水为溶出介质考察该制剂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最优处方是明胶和阿拉伯胶浓度皆为13.3 mg/ml,反应温度为50℃,pH为3.90,材药比为5∶1。按该处方制得的微囊囊形圆整光滑,载药量较高。[结论]复凝聚法可成功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黄芩苷缓释微囊,且产品稳定性良好。该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海藻酸钠-苯磺隆为主要原料,采用高压静电法技术制备缓释复合农药海藻酸钠-苯磺隆凝胶微球,并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通过色谱法考察释放性能,缓释复合农药海藻酸钠-苯磺隆凝胶微球,包封率达到90%,具有优良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替米考星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替米考星β-CDP微球,以包封率和产率的回归分析综合得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替米考星β-CDP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P微球3 g、替米考星0.25 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 h、搅拌速度6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率为83.32%,包封率为67.61%。以优化工艺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61.35μm;替米考星进入到β-CDP微球中的内部,且以无定形的状态分散在聚合物载体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论]替米考星β-CDP微球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加工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艳猕猴桃、苹果、铁杆山药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了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的制备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优化分析,得出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艳猕猴桃60 g,苹果20 g,铁杆山药20 g,原料配比为3∶1∶1,白砂糖18%,柠檬酸8%,CaCl_20.2%,再配合复合增稠剂低甲氧基果胶0.6%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真空浓缩30~40 min并进行杀菌处理,制得的猕猴桃复合果酱色泽鲜明、味道可口、低糖、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结论]该研究可为猕猴桃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相关思路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筛选出方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36%啶虫脒、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灌根法、注干法和喷雾法施药,通过比较其防治效果筛选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防治方法。[结果]在3种施药方法中,注干法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17.47%;喷雾法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33.24%;灌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41.44%。注干法的平均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方法及对照。当所有供试药剂都采用注干法施用时,10%吡虫啉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6.70%;36%啶虫眯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19.00%;48%乐斯本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26.70%;3种药剂处理的平均虫果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化学防治措施是注干法施用10%吡虫啉。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抗性淀粉压热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得率。[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试验材料,以抗性淀粉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淀粉乳pH值6,压热温度120℃,压热时间40 min,抗性淀粉得率9.77%。[结论]加热-冷却处理次数对抗性淀粉的形成影响很大。随着次数的增加,抗性淀粉形成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李丹丹  周杰  范伟欣  张平  李思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567-15568,15584
[目的]研究羧甲基菊糖的阻垢效果。[方法]采用比较静态阻垢法对影响阻垢效果的羧甲基菊糖浓度、pH值、钙离子浓度、温度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试验确定最佳阻垢条件为:羧甲基菊糖用量16 mg/L、Ca2+浓度小于250 mg/L、pH为8.0、温度80℃,此时羧甲基菊糖的阻垢率为93.4%。[结论]为今后羧甲基糖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含淀粉反相乳液稳定性的因素,优化交联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影响反相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成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结果]使用0.6%的Span60(HLB=4.70),油、水相体积比为3∶1,水相中淀粉浓度为16%时可形成稳定的W/O型含淀粉反相乳液;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体积比4∶1,淀粉乳浓度16%,交联剂用量3 ml,反应温度45℃,乳化剂用量0.3%;微球产品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5μm。[结论]经过优化的制备工艺能够合成粒径均匀的交联淀粉微球。  相似文献   

17.
白仲兰  桂文君  石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63-19065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羧甲基淀粉(CMS)混合物。[方法]采用溶媒法,以乙醇为溶剂,氯乙酸为醚化剂,研究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影响。[结果]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M精制原料∶MNaOH∶MClCH2COOH=1.0∶1.2∶1.6,以7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碱化温度30℃、时间60 min,醚化温度70℃、时间150 min。按最佳条件制得的CMC和CMS混合物产品各项指标为:黏度3.6-3.9 Pa.s;取代度0.5;pH值7.0-7.5;干燥减量8.0%-8.5%;氯化物含量0.14%-0.18%;铅含量0.001%;砷含量0.000 014%。[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马铃薯深加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CMC和CMS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李海丽  颜鲁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33-5834
[目的]为消瘀康胶囊优选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出膏率、浸出物、芍药苷及药材卫生学检验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消瘀康胶囊的制备工艺,重复试验结果满意。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提量为6—7倍,提取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85%,量为7~8倍,提取时间为1h,提取2次;乙醇闷放时间为12h,乙醇最佳浓度为95%,烘干温度为70℃。[结论]通过正交工艺优选试验,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