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达室的特性进行了RAPD分析。[方法]以7个随机引物对贵州省1999~2010年荞麦区甜荞和苦荞参试品种及其亲本等合计19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共获得149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谱带的平均比率为94.89%。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威宁甜荞品种彼此新缘关系较近缘,而其他甜荞品种间关系较远。遗传变异性程度,以种间差异最大,其次是甜荞种内不同品种间,而苦荞种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最小。[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19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2.
王燕  陈庆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8-18680
[目的]探讨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法对18个不同地方居群的大野荞、3个甜荞和3个苦荞收集系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进行研究。[结果]从这3个物种的24个收集系中,在高分子量区域(20-70 kDa)共发现12个不同的种子蛋白亚基谱带,种间差异大,种内差异小。3个物种在种子蛋白亚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约30%的谱带相同。其中,甜荞发现有9个谱带,含1个独特谱带(SSP33.71);苦荞有8个谱带,含不同于甜荞的2个独特谱带(SSP39.15和SSP29.35);大野荞有7个谱带,不仅含有苦荞的独特谱带,而且其谱带分布与苦荞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为荞麦品质遗传育种、种间系统关系、高品质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为其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样性DNA(RAPD)对23种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杏鲍菇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寻找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结果]筛选出的12个RAPD引物扩增出谱带121条,多态性谱带95条,多态率为78%,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利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该23份材料分为5大类,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性。[结论]RAPD技术用于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有效的,并且能检测到更高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ISSR标记分析甜荞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用ISSR标记分析甜荞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1个省的90份甜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9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508条条带,平均2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462条,平均24.3条,多态性带的百分率为90.1%。Nei’s遗传相似系数在0.67~0.95。UPGMA聚类分析显示,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较强的一致性,来自辽宁、内蒙古、陕西、四川、甘肃等省的甜荞都是按来源各自聚为一类,但是发现了几个特殊的类型,即来自河北的甜荞E、安徽的82F以及辽宁的辽荞37号均单独聚为一类。不同地区材料之间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差异较大,其中,辽宁的最高,为0.842,内蒙古的最低,为0.633。[结论]采用ISSR分析甜荞遗传多样性,甜荞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表明可以用ISSR标记对甜荞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ISSR和RAPD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1份红麻栽培种、野生种和近缘种进行遗传分析,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方法】利用ISSR和RAPD标记对不同类型的51份红麻种质资源进行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作聚类图,建立分子身份证。【结果】19个ISSR标记共产生113条条带,其中10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9.38%;20个RAPD标记共产生118条条带,其中112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PPB)为94.92%。品种间多态性丰富,结合特征带、特异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组合3种分析方法,可有效建立51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特异分子身份证。【结论】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有较远的遗传距离和较宽的遗传基础,ISSR和RAPD标记技术可有效用于建立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6.
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1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ISSR和RAPD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48份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ISSR和RAPD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48份梨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1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23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24份种质.[结论]两种标记适合于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标记评价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甘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广西主栽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研究现代甘蔗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及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5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87.6%。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4~0.826,平均值为0.679。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20个供试甘蔗品种可分为2个类群。[结论]20个供试甘蔗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SSR标记能较好地揭示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荞麦同工酶多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已收集到的200份样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甜荞和苦荞各10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中的4种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0个样品中,甜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出现3条强活性谱带,苦荞仅有1条强活性谱带。酯酶(EST)在不同样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存在快电泳变异型、慢电泳变异型和缺失电泳型3种类型。苹果酸脱氧酶(MDH)和谷氨酸脱氧酶(GDH)种内、种间存在较小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荸荠品种资源研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RAPD引物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理想的引物15条,共扩增出83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1条,多态性比例为73.5%.24个荸荠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976~0.6757,平均为0 30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24份荸荠品种分为5组,其中第4组又可分为两个亚组,野生荸荠单独归为一亚组.[结论]24份荸荠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亲缘关系较近,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洁  思彬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01-2802,2805
[目的]分析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主栽品种的DNA多态性。[方法]采用RAPD技术,利用11个经筛选在样品间具多态性的10碱基随机引物对4个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品种DNA进行PCR扩增;以Ntsyspc2.1软件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在样品间共产生99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44条,多态性百分比为44.44%;宁夏枸杞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较近,特别是宁杞1号和宁杞2号,相似性系数达80%。[结论]为宁夏枸杞宁夏枸杞种质的利用、保存及种质资源库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筛选出的51份高黄酮荞麦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50对SSR引物中,22对引物多态性丰富,共扩增出253个条带,检测到174个等位变异,总遗传变幅为0.56~1.00,27份苦荞和24份甜荞能够各自被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显示,27份苦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不受地理分布的影响,普遍亲缘关系较近;而24份甜荞的遗产差异则较大,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SPSS 19.0软件绘制荞麦的黄酮质量分数聚类图,与遗传聚类结果综合比较分析,发现27份苦荞资源的黄酮含量受其亲缘关系影响较大,与其遗传多样性的联系较强,而甜荞的并不明显。另外,亦从51份荞麦种质中,筛选出4份基因型相对独立且黄酮更高的苦荞品种,可作为高黄酮优质荞麦选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苦荞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综合评价苦荞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20对AFLP引物,对1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165份苦荞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扩增出93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314(33.48%)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组合的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46.9个和15.7个。不同地理来源苦荞种质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0.1093~0.2661,四川资源群最高,青海、云南和甘肃/宁夏等资源群次之,湖南资源群最低。利用Popgen Ver.1.32软件,依不同地理来源苦荞资源群间Nei′s遗传一致度可聚类成5个组,聚类结果与苦荞地理分布相关。基于Structure 2.2软件分析,165份苦荞资源分为5大组群,并与Popgen Ver.1.32聚类结果呼应得较好,其中云南和四川资源的群体结构最复杂,最为多样化,分别被聚到了5个组群中。【结论】苦荞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高帆  张宗文  吴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6):1042-1053
【目的】从分子水平优化并构建用于中国苦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分子标记体系,为综合评价中国苦荞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50份苦荞种质为试验材料,用正交设计法[L16(45)]筛选适用于苦荞SSR标记分析的PCR反应体系,浓度梯度检测最佳胶分离效果,并从250对不同科属作物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引物进行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优化的苦荞SS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30 ng,Taq酶2.0 U•L-1,dNTP、引物和Mg2+终浓度分别为150 μmol•L-1、0.1 μmol•L-1、2.0 mmol•L-1,总体积为25 μL,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SSR引物筛选率为7.6%,蓼科同属甜荞的SSR引物适用于苦荞SSR扩增。19对引物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变异,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2-11个,平均等位变异(NA)7.42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888,平均鉴定力(DP)5.684,2对为SSR骨干引物。利用Popgen Ver.1.31软件,当遗传相似度(GS)为0.578时,50份苦荞材料被分为5个组群,聚类结果与苦荞地理分布相关性不大。四川苦荞资源组群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该区域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最丰富。利用骨干引物可鉴定部分近缘苦荞品种。【结论】构建的SSR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中国苦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甜荞SSR引物可用于苦荞SSR标记分析,TBP5和Fes2695为苦荞SSR骨干引物,50份苦荞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可划分为5个组群。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野荞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栽培荞麦的关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甜荞(Fagopyrumesculetun)和苦荞(F.tataricum)为对照,对大野荞(F.megaspartanium)不同收集系合计24份栽培和野生荞麦种子的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草转氨酶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物种的酶带数为3~6条,甜荞和苦荞分别有3条和4~5条,其特征谱带分别为GOT-2和GOT-1。而大野荞有3~6条,18个大野荞收集系可分为3类:类I,含甜荞特征谱5GOT-2,不含苦荞特征谱5GOT-1,绝大多数大野荞收集系(W1~W8、W10~W13、W15、W17、W18)是这种类型;类Ⅱ,含苦荞特征谱5GOT-1,但不含甜荞特征谱5GOT-2,仅包含原产湖北和湖南的收集系W9和W14;类Ⅲ为既含苦荞特征谱5GOT-1,也含甜荞特征谱5GOT-2,包含的大野荞收集系为原产湖南的W16。试验所用的3个荞麦种类(甜荞、苦荞、大野荞)几乎都含有谱带GOT-4和GOT-5。结果显示,大野荞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对61份花椰菜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10个引物扩增的总位点数为69个,多态性位点数为44个,多态性达63.77%。UPGMA聚类分析揭示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RAPD标记说明花椰菜品种间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RAPD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全国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主产区23个种源24个样本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鱼腥草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鱼腥草新品种选育、品系鉴别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6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3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16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28条,占总条带的77.58%,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到7.1条带,多态性条带5.5条,说明鱼腥草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可将鱼腥草样本分为3个类型,其分类和鱼腥草的形态特征等生物学特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一类型中遗传多样性与种源的地理分布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个黑麦草品种(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黑麦草(Loluim sp)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10个10 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26个多态性引物,然后对18份黑麦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97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带187条,平均多态检出率为94.9%.18份材料的Jaccard相异系数为0~0.846 7,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雅晴、特高、沃土、潘多拉、安格斯、意大利黑麦草、邦德、普通一年生、嘉宝、绿神、普通二倍体、小黑麦为一群,匹克、凯琳特、顶峰、明星、首相为一群,冬牧70为单独一群.  相似文献   

18.
郭肖  胡丽雪  赵钢  向达兵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683-1687
【目的】筛选适合不同荞麦品种幼苗生长的遮荫条件,为荞麦的高效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甜荞品种(丰甜1号和赤峰1号)和两个苦荞品种(川荞1号和西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全光照)、30%、75%和91%等4个遮荫度处理,测定不同遮荫处理下各荞麦品种的成苗率及幼苗生长指标。【结果】4个荞麦品种成苗率均表现为30%遮荫度>75%遮荫度>0%(全光照)>91%遮荫度,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甜荞品种在75%遮荫度及苦荞品种在91%遮荫度时,幼苗苗高和茎高最高,茎围和根粗最粗,主根最长;0%(全光照)处理下的苗高、茎高、主根长和根粗均为最低值。不同遮荫处理下,4个荞麦品种幼苗的生物量表现趋势一致,均为30%遮荫度>0%(全光照)>75%遮荫度>91%遮荫度,其中30%遮荫处理下的茎干重、叶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度遮荫有利于荞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出苗期可选择30%的遮荫度,在幼苗生长后期,甜荞和苦荞分别以选择75%和91%的遮荫度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