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IGF—Ⅰ和IGF—Ⅱ)的分子特征、受体性质以及它们促进动物卵巢的细胞代谢、甾体激素合成和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黄烷酮3-羟化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饶灿  彭江  李想韵  宋锋  孙一铭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17-2819,2823
研究黄烷酮3-羟化酶家族的酶学特性,为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对NCBI已注册的12个植物F3H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分子进化、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进行预测和推断。结果得出,F3H蛋白是定位于细胞基质,无信号肽的非分泌型蛋白,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蛋白质二级结构中量最多的结构元件,伸展片段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  相似文献   

3.
IGFBP-4是分子最小的IGFBP,它以糖基化和非糖基化两种形式存在于所有的生物流体中。对IGFBP-4的IGF依赖性和非IGF依赖性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IGFBP-4在繁殖、骨的形成、肾脏疾病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IGF-Ⅰ和EGF对绵羊毛囊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细胞生长因子IGFⅠ(100 ng.mL-1、10 ng.mL-1、1 ng.mL-1、0.1ng.mL-1)和EGF(100 ng.mL-1、20 ng.mL-1、2 ng.mL-1、0.2 ng.mL-1),观察毛囊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及毛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0 ng.mL-1IGFⅠ和20 ng.mL-1EGF对毛囊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10 ng.mL-1IGFⅠ有刺激毛囊生长正向调节作用,20 ng.mL-1EGF可促进毛囊外根鞘细胞分化,并诱导毛囊由生长期提前进入退行期。10 ng.mL-1IGFⅠ和20 ng.mL-1EGF混合对毛囊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基因在18月龄草原红牛阉割后牛与公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1、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IGFⅠ和IGFⅡ基因在所检测的阉割后牛与正常公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①IGFⅠ在肝脏和瘤胃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阉割后牛在肝脏中IGFⅠ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公牛(P<0.05),但是在十二指肠中则显著低于正常公牛(P<0.05);②阉割后牛IGFⅡ基因在心脏和肺脏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公牛(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的差异,为深入研究IGFⅠ和IGFⅡ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这两个基因对阉割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进行两个试验,研究热应激(S)和冷应激(W)条件TrbST对母牛血清和乳中IGF的影响,每个试验各有试牛12头。每个试验分成两个阶段:农场阶段(30d)和气候室阶段(CC,30d)。每个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试牛6头,对照组母牛每天注射盐水:rbST处理组每天注射rbST、牛痘苗和USAN(注射量为25mg·头^-1)。在农场阶段,每周收集1次血样和乳样(上午和下午收集后混合);CC阶段,每两天收集1次血样,每天收集1次乳样(上午和下午收集后混合)。结果显示,注射rbST的牛,血浆IGF—Ⅰ和IGF-Ⅱ浓度升高。研究发现,对照组和rbST处理组血浆IGF-Ⅰ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但是血浆IGF-Ⅱ浓度无季节性变化规律。在夏季,尽管日粮采食量和能量平衡急剧降低,但是对照组和rbST处理组血浆IGF-Ⅰ浓度升高。rbST处理或季节因素对乳中IGF—Ⅰ和IGF-Ⅱ浓度无影响。虽然rbST处理对乳中IGF-Ⅰ和IGF—Ⅱ浓度无影响,但是总IGF量随奶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血浆IGF—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IGF轴偶联的季节性差异造成的。尽管热应激下诱导能量负平衡,但是没有发现生长激素-IGF-Ⅰ轴解偶联。  相似文献   

7.
选择7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分别肌肉注射pcS/2SS、pGM - CSF/SS和pGM - CSF+ pcS/2SS DNA疫苗;第5~7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pcS/2SS、pGM - CSF/SS和pGM - CSF+ pcS/2SS DNA疫苗,以β- actin作为内参,利用相对半定量RT -PCR,检测小鼠肌肉组织GHR和IGF -Ⅰ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第3、5和6组的GHR mRNA表达显著高于1组和7组(P<0.05),第5和6组的1GF -Ⅰ mRNA表达显著高于1组、2组、4组和7组(P<0.05),GM -CSF与SS的融合表达质粒( pGM - CSF/SS)的GHR和IGF -Ⅰ mRNA表达高于pGM - CSF+ pcS/2SS共同免疫,同种DNA疫苗,口服免疫组的GHR和IGF -Ⅰ mRNA表达总体上比肌肉注射组要高.这些结果证明,GM - CSF可促进SS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肌肉组织中GHR和IGF -Ⅰ mRNA的表达;pGM - CSF/SS效果优于pGM - CSF+pcS/2SS,口服免疫组要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马铃薯辐射诱变突变体的真实性提供分子证据,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费乌瑞它及其辐射诱变突变体F0802、F0803-Ⅰ、F0803-Ⅱ和F0803-Ⅲ进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与突变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都达到0.842以上;且聚类分析结果与4个突变体来源完全吻合。说明,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F0802、F0803-Ⅰ、F0803-Ⅱ和F0803-Ⅲ是费乌瑞它亲本的突变体;SRAP标记技术进行马铃薯辐射诱变突变体分子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海南黄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IGF2R)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海南黄牛群体中的遗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揭示IGF2R基因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候选位点。【方法】构建海南黄牛DNA混池,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编码区(CDS)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以Chromas序列比对筛选出错义突变SNP位点;应用PCR-RFLP对202头海南黄牛个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评估海南黄牛群体中各单倍型的分布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单倍型和SNP位点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蛋白理化性质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分别为SNP1(g.63977A>G)、SNP2(g.63999T>C)、SNP3(g.69772G>A)和SNP4(g.94987A>C),其中SNP1、SNP2和SNP3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状态。4个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海南黄牛群体中存在4种单倍型(F>0.01),分别是H1(ATG)、H2(GCA)、H3(ACA)和H4(GCG);各单倍型及SNP4突变型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及其最小自由能均有影响。海南黄牛IGF2R蛋白为亲水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α-螺旋和β-转角的占比较小。【结论】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海南黄牛IGF2R基因SNP位点突变对其m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均会造成影响,致使IGF2R蛋白二级结构肽链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124只贵州长顺绿壳蛋鸡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IGF1)的In3片段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与体尺性状进行关联性研究,为贵州绿壳蛋鸡的遗传评估提供资料,并为选育提供有育种价值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试验鸡群的IGF1基因In3片段存在3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别为A(-981)G、A(-953)T和T(-881)C;该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且该位点处于高度多态(PIC>0.5);F2F2基因型个体体斜长和胸深均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推测该基因型可能是长顺绿壳蛋鸡向小型蛋鸡方向选育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牛ANGPTL4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牛ANGPTL4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以及高级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推测与其他物种的生物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牛ANGPTL4蛋白是一个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定位于细胞外。含有12个α-螺旋,8个β-折叠,30个转角,3个跨膜结构区域。通过分子进化树研究发现牛的ANGPTL4基因在人、小鼠、大鼠、猪、黑猩猩、狗、鸡等物种中,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温氏集团培育的黄羽肉鸡种蛋胚胎为研究对象,并以与人和小鼠胚胎发育相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II receptor,IGF2R)基因为候选基因,进行了SNP位点的筛选和多态性的检测,探讨了IGF2R的变异对胚胎死亡的影响。在IGF2R第34外显子中发现2个SNP位点,对具有AlwNⅠ酶切位点的SNP位点进行了PCR-RFLP检测,分析了胚胎IGF2R的SNP位点PCR-RFLPs基因型在死亡和正常发育胚胎中分布特征。经2χ检验,鸡基因IGF2R第34外显子AlwNⅠ-RFLP基因型在死亡和正常发育胚胎中存在显著差异,在死亡的胚胎中基因型AT的频率(0.326)显著地高于正常发育胚胎的频率(0.0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猪IGF2R基因的外显子内寻找SNP,以SNP为遗传标记研究IGF2R基因的印记表达特征。【方法】选取3个品种243头瘦肉型商品猪为试验材料,以IGF2R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PCR-SSCP对IGF2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选取IGF2R基因外显子48的SNP杂合子仔猪3头和成年猪1头,对脑、心脏、肝脏、脾、肾、肺、胃、胰、胸腺、膀胱、肌肉、舌、胎盘的组织器官mRNA产物分别进行RT-PCR-RFLP电泳和RT-PCR-SSCP电泳。【结果】IGF2R基因外显子48中有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384位碱基由G突变为A,该位点为NspⅠ酶切位点;IGF2R的外显子48在3头仔猪和1头成年猪的主要组织器官仅表达母亲来源的等位基因。【结论】猪IGF2R基因呈母方表达、父方印记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4.
18只 7日龄的杂交雏鹅 ,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饲以大麦基础日粮 ,试验组日粮中添加 0 .1%的Biokyowa酶制剂。测定 2 1日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I含量。添加粗酶制剂后 ,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Ⅰ分别较对照高18.2 3% (P <0 .0 1)和 2 2 .79% (P <0 .0 1) ,而血浆中IGF -I水平却较对照低 9.0 4 % (P <0 .0 5 )。结果提示 :酶制剂能促使肝脏合成IGF -I,血液中与IGFBP结合的IGF -I大量释放 ,从而显著提高肌肉中的IGF -I水平 ,加速了肌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生长60d的梅花鹿鹿茸体外培养不同代数鹿茸生长中心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生长60d的梅花鹿鹿茸生长中心细胞,将培养第2代、5代、8代细胞经含有不同浓度的IGF1(0,1,3和10nM)作用,在培养24h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定法检测每分钟衰变数(DPM)值。【结果】全部IGF1处理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GFⅠ处理组的平均值和最高值都是离体培养2代的细胞的DPM最高(分别为31918和39818DPM/mg蛋白),培养5代的细胞(分别为5455和6815DPM/mg蛋白)已大大地下降;到了第8代的(分别为4030和4838DPM/mg蛋白)又有进一步的下降。【结论】IGF1能够促进鹿茸生长中心细胞分裂增殖,生长60d鹿茸的生长中心细胞在离体培养,不同培养时期的鹿茸生长中心细胞对IGFⅠ刺激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提高抗原呈递效率的方法,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原肽-MHCⅠ分子单链三聚体。[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连接肽(G4S)3将鸡新城疫病毒抗原表位短肽HN(aa346-353)与鸡MHCⅠ(B-F)分子二聚体的编码基因共价串联,构建带有绿色荧光标签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HN_(346-353)-B-Fβ2m-α。[结果]转染真核细胞293T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重组融合蛋白HN_(346-353)-B-Fβ2m-α分子三聚体主要表达定位于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预期蛋白分子量大小位置有明显的特异反应带,重组蛋白与其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且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4周有氧运动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 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长期有氧运动缓解抑郁症及改善机体记忆学习能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250g~300g)诱导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抑郁安静组 (Con) 和抑郁有氧运动组 (ET) 各10只。ET 组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有氧跑台训练,抑郁安静组的大鼠笼内自由活动作为对照。4周后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基因芯片分析;随机选取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Real-time qPCR实验以验证基因芯片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GF1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酶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的表达。结果:对比 Con 和 ET 组SD大鼠海马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发现共有36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 332 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 34 个。 Real-time qPCR实验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通路 (Pathway) 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共富集 61 条细胞信号通路,其中包括IGF1信号通路。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GF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发现ET 组IGF1,ERK及CREB表达上调。结论:4周有氧跑台训练引起抑郁症SD大鼠海马组织全基因表达谱发生变化,可能通过调控IGF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促进机体记忆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与金霉素对生长猪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5~80日龄体重相近仔猪150头,随机均分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样本,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金霉素影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免疫内分泌机制。以中草药添加剂(1%)和盒霉素(25mg/kg)分别添加饲喂组Ⅰ,Ⅱ猪群,组Ⅲ为对照,各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分别于开始用药当天(d0)、35d(d35)时逐一称重,并各组前腔静脉采血10头,统计各组猪群生产性能,测定血清猪瘟抗体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Insulin)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等与生长有关的内分泌激素。结果显示中草药组仔猪在净增重、日增重和增重率及料肉比方面都显著优于金霉素组和对照组猪群,而后2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时,中药组猪群血清猪瘟抗体水平、IGF—Ⅰ、Insulin和T4水平显著高于金霉素组和对照组仔猪。表明该中草药添加刑可通过增强仔猪免疫功能.并显著提高仔猪血清IGF—Ⅰ和胰岛素的水平、减缓T4的下降,从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表现出1种整体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125Ⅰ标记的、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为底物,以鸡肾脏的提取液为粗酶液,研究在不同时间、粗酶液浓度、温度及pH值等条件下的酶促分解反应情况.结果显示:①IGF*.Ⅰ分解酶反应时间以30 min为宜;②粗酶液的含量宜在1.08 μg*μL-1以下;③酶活性在45 ℃时最高;④此酶在50 ℃以下稳定,当温度升至55 ℃时其活性急剧下降,升至60 ℃时将降至最大活性的20%左右;⑤此酶最适pH值为6.5~7.0.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大数据和检测工具,对烟草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序列特征、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半胱氨酸蛋白酶均具有信号肽,且含有组织蛋白酶前肽抑制剂结构域和木瓜蛋白酶家族半胱氨酸蛋白酶;经初次亚细胞定位,NtCP-1,NtCP-2,NtCP-3和NtCP-4定位于细胞质,NtCP-5定位于液泡;二级结构中,NtCP-1,NtCP-2和NtCP-5的α-螺旋比例最大,而NtCP-3和NtCP-4以无规则卷曲比例最大;三级结构N-端聚集较为疏松,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C-端的二级结构以β-折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