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恢142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恩恢58作母本,自育抗稻瘟病中间材料894-396(82州繁7/国际所1号F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中熟中籼恢复系,具有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等特点。与绵5A配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绵5优142于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  相似文献   

2.
浙糯3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早熟中粳糯稻,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熟期早,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可以在全省各地作单季稻或作连作晚稻种植,也可以在衢州、金华、温州、丽水等气温较高的部分地区作早稻栽种.  相似文献   

3.
赣优明占     
赣优明占是三明市农科所利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赣香A与我所育成的抗病优质恢复系双抗明占配组的三系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双抗明占经多年多点自然诱发抗性鉴定表现为抗稻瘟病和稻瘿蚊。  相似文献   

4.
中9优恩62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用自育恢复系恩恢62与不育系中9A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等特点。文章介绍了中9优恩62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9年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白9号为父本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为叶瘟为抗、穗瘟中抗。  相似文献   

6.
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9年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白9号为父本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为叶瘟为抗、穗瘟中抗.  相似文献   

7.
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恩2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恩22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用自育恢复系恩恢22与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等特点。介绍了Ⅱ优恩22的高产制种技术,以期指导Ⅱ优恩22高产制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黄银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3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8(三系杂交稻) 相当。介绍了黄银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粤齐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近期育成的一个国标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优,达国标优质1级、省标优质2级,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株型适中,穗长粒多,抗倒性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2013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广两优931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广3S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GR931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广东省两年区试和1年生产试验,表现产量与对照优优122相当,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稻作区和中北稻作区晚造、中北稻作区早造种植。  相似文献   

11.
嘉991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余杭区直播栽培,表现抗倒性好,青秆黄熟,较抗稻瘟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阐述嘉991的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龙粳2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优质、耐冷性强、穗大、秆强抗倒、抗稻瘟病,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8894.4kg/hm2,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为了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2007年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进行了适宜插秧群体密度研究,对插秧规格和单穴插秧株数进行组合,为本地区寻求一套适宜的插秧群体密度,以利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黄粤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2008-2009年中造,在研究室中稻育种圃中表现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耐热性好,适合作中晚稻种植.2009-2011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丰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泰澳丝苗与丰粤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适中,抗倒性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米质为国标、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后期熟色好,缺点是分蘖力较弱。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粳杂“嘉优2号”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优2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2003年联合有关单位,用嘉60A与自主育成的恢复系嘉恢30组配而成的BT型三系早熟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晚粳区域试验,表现熟期早、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成熟度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穗期耐高温、高产稳产的特性,2006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在浙江省试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杂交育种与γ-射线辐射相结合,育成中籼稻皖稻57。该品种参加2a省区试,平均产量7087.9kg/ha,较对照密阳23平均增产12.5%,1a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141.2kg/ha,较对照桂朝2号增产5.9%。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分蘖力强,稳粒结构协调。米质优良,市场商品性好。抗至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中抗至高抗白背飞虱,抗至高抗褐稻虱。为优质、高产、多抗、早熟中籼品种。  相似文献   

17.
围绕改良早籼稻品质、增强其稻瘟病抗性的目标,利用已有的优质稻中间材料进行有性杂交,采取本地选育与病圃筛选同步进行的办法,结合南宁、海南南繁加代,较好地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结合在一起,育成抗稻瘟病优质稻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143。对其特征特性及在南方稻区区试的表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武粳15"是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和高抗稻瘟病、中抗纹枯病及白叶枯病的早熟晚粳新品种。笔者从配制组合、选育效果、创新点、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其选育过程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爪籼交强优恢复系,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育成了优质、抗稻瘟病的夏丰A、谷丰A、连丰A、昌丰A,安丰A、全丰A、长丰A、乐丰A、富丰A、捷丰A、成丰A等11个不育系分别于2001,2004,2005年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育成了福恢964、福恢5138、福恢5178等爪籼交强优恢复系。育成了福优964、谷优527、昌优964、全优94、乐优94等多个优质、抗稻瘟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20.
皖稻 8 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米质好 ,在 12项米质指标中 ,有 8项达到部颁 1级优质米标准 ,被评为安徽省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 2年省区试 ,平均产量 713 5 .5kg/hm2 ,较对照竹青减产1.7% ;1年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6774.0kg/hm2 ,较对照竹青增产 4.3 %。中抗稻瘟病 ,苗期耐寒性较强。全生育期 10 9d ,适宜播期为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