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冷藏运输车厢温度场均匀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直接导致杨梅等特色水果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差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引入温度场均匀性评价指标,分析了气流循环风机转速、匀流板孔隙率和货框垂直间距等因素对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机转速越高,温度场均匀性越好,厢内的最高温度基本不变;孔隙率越小,温度场均匀性越好,孔隙率0.1时厢内最高温度最低;在一定范围内垂直间距越小,最高温度越低,均匀性也越好。针对温度场中存在的"高峰"区域,基于场协同原理设计了冷藏运输厢体结构,通过调节右侧回风口处气帘风机的方向实现了均匀性控制。  相似文献   

2.
冷藏运输厢内流场和温度场协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杨梅多孔介质特征推导热传导平衡方程,在冷藏车厢物理模型中分析了流场的流动特性,得到了车厢内各横、纵截面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状况。采用协同控制车门右侧顶部隔热气帘风机,使其风向垂直于等温线方向间歇性定速运行,实车温度数据采集显示横截面最高温度由3.8℃降至1.67℃,在沿长度方向截面3层中温度标准差最大值为0.387。结果表明,仅调节冷风机转速无法有效改善温度均匀分布,根据等温线梯度方向和流线切线夹角开启隔热气帘风机协同调节风向,能够有效改善温度场均匀性分布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畜禽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因气流不均导致家禽损失,利用CFD模拟方法对畜禽运输车封闭式厢体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仿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温度、风速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每一层的第3、第4栏中,速度分布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范围为2.7%~5.1%,温度分布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2%~4.1%。模拟的气流速度和温度与实测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值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2℃,但由于气流的不均匀,高温仍集中在每一层的尾部。使用CFD模拟方法能够真实表达畜禽运输车厢体内气流状态,对厢体内温度场和气流场的模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温冷藏车降温特性及其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温区冷藏车厢结构特点,考虑车外综合温度、车辆行驶速度、车厢密封性、冷冻与冷藏区的空气流动规律等因素,建立了多温冷藏车厢内各温区的降温数学模型,并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进而分析了多温冷藏车降温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制冷降温过程中,冷藏车厢两温区温度均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制冷机组制冷量变小、冷藏车厢内货物呼吸热增大、车速升高或者车厢体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变大时,两温区降温所需时间均延长;当两温区之间的电动风扇风速或出风口面积增大时,冷冻车厢内降温所需时间延长,而冷藏车厢降温所需时间缩短;当两车厢总体积不变,冷冻车厢体积增大、冷藏车厢体积变小时,冷冻车厢降温所需时间延长,而冷藏车厢降温所需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当两温区隔热板厚度发生变化时,两温区降温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车外综合温度条件下典型冷藏车厢内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太阳直射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室外空气温度及车辆运行速度多个因素,采用2阶谐波傅氏级数表达的车外壁面温度函数作为车厢外侧的边界条件,利用热工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4种典型冷藏车隔热车厢对温度的衰减与延迟作用,以及厢内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厢的隔热材料不同,对车外综合温度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不同,厢体热惰性指标、热阻越大,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相应越大;车辆行驶方向、隔热材料不同,车厢体内壁面温度也不同,但都按照正弦规律波动变化,且厢体内壁面温度逐时变化值接近厢内设定空气温度。车厢内的热稳定性主要由厢体隔热材料的热阻与热惰性指标决定,由好到差依次为真空绝热材料厢体、挤塑聚苯乙烯厢体、聚氨酯隔热厢体、聚苯乙烯隔热厢体。  相似文献   

6.
冷藏车水产品堆栈方式对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具有较高经济效值,维持冷藏车厢温度均匀、保障水产品品质以提高冷藏车运输效率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货物堆栈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上出风、上回风式水产品冷藏车为对象,通过ANSYS16. 0中的Fluent模块,模拟得到了制冷装置下方分别装载高度为0、0. 533、1. 066、1. 6 m货物时厢体内部温度场的分布状况,并对比了4种堆栈方式下货物表面、横截面以及纵截面温度云图。结果发现,温度沿车厢长度方向呈倒"C"形分布,即靠近车厢前下部和后下部区域温度较高;在制冷装置下方堆栈货物会对温度场分布均匀性产生显著影响,堆栈方式a即堆栈高度为0 m时,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最佳,货物区温度均在5℃以内,最大温差在2℃以内。对比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两种结果最大均方根误差小于0. 5℃,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7%。  相似文献   

7.
基于CFD的冷藏车车厢内部温度场空间分布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短距离运输冷藏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求解车厢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模型。模型以车厢内冷气出风口风速、空气温度、车厢壁面以及货物区温度作为初始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非稳态剪切压力传输(SST)k-ω模 型,模拟不同边界条件和货物不同堆栈方式车厢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在特定边界条件下,交替改变出风口风速和货物堆栈方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出风口风速和货物堆栈方式。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m/s,堆栈方式为中间及两侧留空时冷藏车厢体内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最佳。经试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温度平均绝对误差不高于1℃。  相似文献   

8.
多温蓄冷车设计与车内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现有蓄冷车控温范围有限、不可多温共配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集车载制冷系统、独立蓄冷槽、隔热车厢(冷冻和冷藏单元)、导风槽、内隔板等于一体的多温蓄冷车。该多温蓄冷车将蓄冷槽安装在车厢前端并独立隔热保温。夜间利用低谷电对蓄冷槽内相变蓄冷材料进行充冷;当多温蓄冷运输时,冷冻单元通过车厢前端送风系统将冷能导出并调控,冷藏单元通过导风槽将冷气导入并调控。对车厢内冷冻冷藏单元体积比为1∶1,温度分别设定为-15. 0℃和3. 0℃工况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多温蓄冷车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均方根误差在0. 7~1. 1℃之间,总体偏差合理,可较好地反映多温蓄冷车内温度场分布状况。试验结果也表明,该多温蓄冷车车厢冷冻、冷藏单元可有效控温10 h以上,满足配送运输需要;平均温度分别在-14. 2~-12. 9℃和3. 4~4. 2℃间波动,波动范围分别为1. 3℃和0. 8℃,温度绝对不均匀度系数S在1. 2内,较传统蓄冷车平均温度波动值降低了73. 7%,S值降低了50%以上。改变车厢内冷冻冷藏单元体积比的进一步仿真也表明,蓄冷车内温度场分布仍然均匀,可满足实际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9.
冷藏车开门状态升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动态热平衡理论,建立了冷藏车开门状态厢内温度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分析相关参数对车厢内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制冷机组开启或关闭并打开车门6 min,车厢内初始温度为0℃时,前者比后者升温仅低0.3℃,车厢内初始温度为-15℃时,前者比后者升温仅低0.7℃。当车厢内初始温度为0℃,蒸发器出风口风速分别为4 m/s与2 m/s、或者当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分别为0.05 W/(m·K)与0.033 W/(m·K)时,冷藏车开门6 min后前者比后者温度升高均要低约0.2℃。此外,车厢内外的温差越大、车门开启越大、车厢体积越小,车厢内的温度升高也相应的越大;车厢外有、无风,或者风向不同,开门状态车厢内的升温快慢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东方红-75拖拉机空气滤清器是由干惯性式、湿惯性式和湿过滤式三部分组成。当发动机气缸进气行程产生吸力时,空气以很高的速度沿导流板的进气孔进入离心式滤清器(干惯性武)外罩内,在导流板及反射板的作用下,进入的空气作高速螺旋运动(1000~1200转/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中50%~60%的  相似文献   

11.
MOCVD反应器的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是一门制备薄膜材料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所制备的薄膜材料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及光电子领域,因此对材料的质量、厚度的均匀性要求非常严格。影响薄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MOCVD反应器内部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而反应器的结构是影响流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MOCVD反应器的结构及优化设计.描述了反应器内部数学模型及其边界条件,从而考察了反应器结构及操作工艺条件对薄膜生长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装甲车空调舱内气流组织三维稳态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舱内三名乘员周围的平均温度和流速。由于人体热舒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模糊随机变量,采用热舒适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三名乘员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对装甲车辆空调舱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和空调舱内的热舒适送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干燥箱内苜蓿草捆的不同放置方式对其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影响,建立干燥箱的三维仿真模型,运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干燥箱体内苜蓿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有效干燥时间内长宽高均为10cm的苜蓿草捆竖放、横放、斜放45°与斜放135°情况下干燥箱内气流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苜蓿横放时,速度分布最均匀,入口风速可以被充分利用,干燥效果最好。通过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证明苜蓿草的数值模拟对深入研究干燥箱内部的热空气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为干燥滚筒的设计及热效率的提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质点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都是通过在声源近场测量声压来重建和预测声场,并实现声场的可视化.采用同样反映声场特征的质点振速来进行声全息计算,并推出了基于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重建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与用声压重建的结果相比较,表明本方法的边缘重建精度高的特点;用质点振速重建可以采用更小的全息面来获得同样的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填方衬砌农渠在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梁式渡槽的功能特性,提出了运用柔性榫结构及连接支墩实现纵向铰接式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渡槽型农渠的新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了渡槽型农渠的结构形式及细部构造,同时探讨了其设计和施工要点。通过预制装配式渡槽型农渠与填方衬砌农渠在功能、防渗效果及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渡槽型农渠占地面积及填筑渠道土方量较少,抗冻胀能力较高,在不考虑现场装配费用时其造价低于填方衬砌农渠。  相似文献   

16.
提高箱式穿流干燥室流场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理论,较深入地分析了箱式热风穿流干燥室风速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使干燥室风速场、温度场均匀分布的结构方案,经对ST-1型箱式穿流干燥机进行应用研究,指出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为该类干燥机的设计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首先研究了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模拟得到了理想情况下螺线管内细胞中的感应电场分布,将其应用于小白鼠的脉冲电磁场试验中,得到此时对生物体发生作用的磁场变化率dB/dt的数值,由此知道了电路中电流的波形,就可以得到空间中任意一点的磁场强度及其变化率,从而可将这种模拟计算应用于更微观的生物电磁试验中磁场的测量。这使生物电磁效应中的磁场的量化成为可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利水电混凝土坝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基坑开挖、导截流施工、固结灌浆施工及其它不可见因素,导致垫层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停工数日。针对金安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8号厂房坝段在垫层浇筑完工后停工时长不同的情况下,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坝体温度和温度应力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停工时间越长,对坝体的温控防裂越不利,越容易产生裂缝,从而提出了减少停浇时间甚至不停工,即间歇3d进行施工的建议,而且此方案能缩减工期。  相似文献   

19.
对凝固过程中流场、应力场、温度场及微观组织形态进行数值模拟,能帮助工艺设计人员分析不同时刻凝固过程的温度分布、金属流态、结晶晶粒大小、应力分布等重要物理参数,从而预测疏松、偏析、夹杂及热裂纹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浇筑温度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模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薄层施工过程,对百色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温度场、温度徐变应力场进行了全过程仿真计算,分析了按旬平均气温浇筑和设计浇筑温度浇筑两种不同浇筑温度对坝体温度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