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果实中石细胞含量测定及与果实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梨果实中石细胞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他法中石细胞壁上附带的果肉和测定中步骤复杂的弊病;同时对6个梨品种系统地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梨果肉中石细胞含量的多少不是影响口感的主要因素;果肉中石细胞的含量与其pH值大小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对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供试品种43个。通过对苹果梨、南果梨、丰水梨,伏茄梨四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形成过程的观察,及43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中石细胞团大小和分布的观察测定发现,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形成从花后15d左右开始,花后2个月内基本结束,梨果实中石细胞团分布一般以近果皮处和近果心处密度高、直径大,中层果肉中石细胞团密度低,直径小,果实中石细胞团直径较大,密度高的品种肉质较  相似文献   

3.
梨果实石细胞是影响梨果加工和鲜食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石细胞含量直接影响着果肉的粗细。为了更好地了解梨石细胞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以蜜梨等品种为材料.对其果肉中石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作了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4.
顾文毅 《北方园艺》2011,(23):25-26
长把梨是青海地产果树主栽品种中较为优良的地方梨品种,其果肉肉质细脆味甜,汁液较多,石细胞较少,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栽培管理粗放,果肉中石细胞较多,导致该品种品质逐渐退化.现随机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10株长把梨,采用冷冻法测定长把梨石细胞含量,进行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比较,并结合口感粗细制定出长把梨石细胞的定量标准.结果表明:长把梨石细胞含量及相应肉质粗细可分为4个等级:石细胞含量1.62g/100g以上,肉质极粗;1.61~1.10,肉质粗;1.09~0.80,肉质中等;0.79以下,肉质较细.  相似文献   

5.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湘南"梨为试材,在盛花期、盛花后1周以及盛花后1个月全株喷施IAA 0、50、100μmol/L(水溶液),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不同浓度IAA处理对果肉石细胞品质形成的影响,为后期筛选最适宜浓度的IAA和研究石细胞响应IAA分子信号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IAA100μmol/L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单果质量,减少果肉中石细胞分布密度,改善其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外源施IAA 100μmol/L是抑制"湘南"梨果实石细胞发生、改变果实内质的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7.
砀山梨原产地与引种区果实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砀山梨在原产地及其附近的4个引种区,砀山沙河、肖县黄口徐州和新沂的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徐州产砀山梨糖含量为12.23%,略高于原产地(11.31%),水分含量在5个地区中基本相同为88.29%左右,但石细胞的大小及数量引种区与原产地则具显著性差异,其中原产地梨果肉中石细胞数量少,体积最小,而年地区所产梨实中的石细胞数量最多,体积较大,其它3个引种区的居中。这些结果表明土壤的性质、气候  相似文献   

8.
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与薄壁细胞发育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 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形成、石细胞团增大及薄壁细胞膨大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梨石细胞先由果肉细胞壁不均匀加厚, 进而形成厚壁细胞。石细胞形成始于花后15 d, 此后一周内形成大量石细胞; 花后23 d, 石细胞聚簇, 石细胞团大量出现, 石细胞团直径增大;花后67 d, 石细胞团直径最大, 此时薄壁细胞以长条状和椭球状两种方式膨大。梨果实发育过程中, 石细胞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花后51 d, 石细胞含量达18.95% , 以后石细胞含量下降。石细胞含量的下降是由于果实生长和薄壁细胞膨大引起的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长把梨果实为试材,通过田间测量、酸碱滴定及切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果实发育前期果实纵横径、重量和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肉中石细胞大小、石细胞团的数目等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把梨果实在谢花后的20~40d内,果实纵横径逐渐增大,横径增长速度较快,果形指数逐渐变小;果实的重量和体积逐渐增大,体积增长较慢,重量增长比较显著;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持续增大;果肉中石细胞的纵横径都逐渐增大,但石细胞团的数目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梨品种果肉石细胞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曹玉芬  田路明  李六林  高源 《园艺学报》2010,37(8):1220-1226
对保存于“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的5个梨主要栽培种304个品种的果肉石细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包括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品种117个、砂梨〔P. pyrifolia (Burm.f.) Nakai〕89个、秋子梨(P. ussuriensis Maxim.)35个、新疆梨(P. sinkiangensis Yü)8个、西洋梨(P. communis L.)16个以及种间杂交品种39个。结果表明:梨栽培品种每百克果肉石细胞含量平均值为0.684 g, 范围为0.010 ~ 6.678 g,其中主要栽培种白梨、西洋梨、砂梨和秋子梨品种分别为0.462、0.524、0.552和1.887 g,变化范围分别是0.020 ~ 1.479、0.027 ~ 1.136、0.010 ~ 2.018和0.256 ~ 6.678 g。秋子梨品种果肉石细胞含量总体最高,白梨最低。通过3年鉴定,筛选出早酥、德胜香、赤穗、玛丽娅、泗阳青梨、康佛伦斯、巴梨、青魁等8个石细胞含量极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梨果肉结构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顾模  林凤起 《中国果树》1989,(4):32-34,31
<正> 本文对72个梨品种的果肉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研究了石细胞团大小的品种数量分布;石细胞的大小、密度,团围薄壁细胞、团间薄壁细胞的形态、数量,胞间原果胶层的厚薄与果肉质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寒地梨品种为主,选取72个品种,于1984~1985年对其果肉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用徒手切片法,制作梨果肉切片,在Olympus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进行观察并显微照相。  相似文献   

12.
梨果实发育中果肉及种子钙和果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以果实耐贮性和质地有明显差异的‘黄花’和‘湘南’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与种子中Ca2 、总钙含量和果肉果胶含量的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两品种果肉细胞中总钙和Ca2 含量在幼果发育前期较高,以后呈下降趋势,采收时黄花梨果肉中的总钙含量明显高于湘南梨;2)种子中总钙含量远高于果肉,随果实发育而逐渐上升,且黄花梨在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后上升加快直至采收,而湘南梨则在7月中旬后停止上升;种子中的Ca2 含量在后期均有一个迅速上升峰;3)原果胶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上升,中后期下降,后期黄花梨远低于湘南梨;而水溶性果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两品种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雅坤 《中国果菜》2004,(6):42-42
河南省虞城博士农业庄园受新西兰皇家果树所和省农业厅委托,承担了新西兰新品种红梨的引种和栽培研究工作,并获得成功。其系列新品种红梨项目已被省科技厅列为2004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该新品种综合性状和品质属世界领先水平,平均单果量386g,最大单果重1280g,果面艳红,果肉细腻,果心极小,石细胞积少,含糖量高,酸甜适口,品质极佳,是我国梨的最佳更新换代和出口创汇品种,市场售  相似文献   

14.
鸭梨、黄金梨果实结构与耐贮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耐贮性强的鸭梨和不耐贮的黄金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果实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鸭梨果实表面角质层厚,且深入表皮细胞间隙,表皮细胞较厚,排列紧密,表皮下有4~5层含有大量被染成紫红色的单宁类物质;黄金梨角质层薄,表皮细胞少,不连续,甚至没有表皮细胞,表皮下细胞含单宁物质较少,有的几乎没有。此外,鸭梨近果皮果肉中石细胞多、石细胞团大;黄金梨近果皮果肉中石细胞少、石细胞团小。  相似文献   

15.
石细胞发育对“黄金梨”果肉硬化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金梨"发病果实与正常果为试材,通过对病果与正常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差、石细胞含量、果胶甲脂酶(PME)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等指标的测定,探索"黄金梨"果肉硬化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病果石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果,病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果,但病果与正常果相比较,在果胶甲酯酶活性上无明显差异;说明"黄金梨"果肉硬化与石细胞的发育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关系密切,而果胶甲酯酶活性对果肉硬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梨品种果肉石细胞团大小对果肉质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路明  曹玉芬  高源  董星光 《园艺学报》2011,38(7):1225-1234
 对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 pyrifolia(Burm.f.)Nakai]、秋子梨(P. ussuriensis Maxim.)、新疆梨(P. sinkiangensis Yü)、西洋梨(P. communis L.)以及种间杂交种,共319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径大于250 μm的石细胞团约占供试品种总体石细胞团含量的75%以上;直径小于250 μm的石细胞团对感官评价果肉质地的影响较小,直径大于250 μm的石细胞团含量是影响果肉质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梨果肉石细胞含量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石细胞是梨果实中特有的,它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梨果肉质的粗细。1974年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用盐酸水解、间苯三酚染色来观察梨果肉中的石细胞分布和大小,并认为直径在0.49毫米以下的石细胞是人感觉不出来的。为了迅速准确地鉴定梨果肉质的粗细,对石细胞进行分离、定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能较快  相似文献   

18.
<正>长把梨是山东烟台特色地方梨品种,抗病性强,极耐贮藏,但石细胞多、质地较粗、口感偏酸。大果水晶是从韩国引进的优良沙梨品种,果皮薄,果点小,果面洁净美观,果肉细嫩,石细胞极少,汁液多,味甘甜,品质优,但耐贮性差。我们将长把梨和大果水晶梨进行杂交,选育成功外形美观、石细  相似文献   

19.
冷冻法测定梨的石细胞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南果、安梨、砀山酥、秋白、锦丰、五九香、巴哈胜利、丰水、黄金、黄冠等10个梨品种果实为试材,对梨石细胞含量冷冻处理测定法的果肉切块大小、冷冻处理时间、匀浆时间、漂洗方法、平行性与准确度等进行了优化和系统研究,提出最适测定条件为果肉切块大小1.0cm3、-16~20℃冷冻处理24h、22000r/min匀浆3min。在此条件下,石细胞平均回收率为85.1%~94.1%,方法误差为4.65%~11.56%。研究结果为制定科学、实用的梨石细胞含量测定方法农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梨果诸多性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梨果实中石细胞含量对果实品质相关性的研究,野生砂梨果实的某些品质性状及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香梨杂种F1代的杂种后果实性状遗传研究。欧美国家对洋梨系统研究多,而我国对白梨和砂梨、洋梨、秋子梨系统品种均有研究,但是由于材料等原因,所得结论不尽一致,迄今关于同一梨品种在同一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果实性状表现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