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制新型猪囊尾蚴疫苗,将猪带绦虫六钩蚴阶段编码 TSOL18 的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 pVAX1, 经筛选、鉴定及 DNA序列分析正确后,将重组质粒 pVAX1/TSOL18 转染 BHK-21 细胞,通过 SDS-PAGE、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中表达的 TSOL18 抗原。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质粒 pVAX1/TSOL18 可在 BHK-21 细胞中表达TSOL18 目的蛋白,表达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免疫试验表明,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这为猪囊尾蚴病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25-930
构建分子佐剂钙网蛋白Cal与弓形虫SA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采用PCR扩增Cal和SAG1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vax1载体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VAX1-Cal-SAG1和pVAX1-SAG1。将构建质粒pVAX1-Cal-SAG1、pVAX1-SAG1同空载体pVAX1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通过ELISA、CCK-8法和小鼠攻虫试验对该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SAG1片段为855 bp,Cal-SAG1片段为1 566 bp,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Cal-SAG1、pVAX1-SAG。小鼠免疫后pVAX1-Cal-SAG1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4、IL-10、IL-12 p70及IFN-γ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pVAX1组、pVAX1-SAG1和空白对照PBS组。攻虫后,佐剂组小鼠存活时间最长,较空白对照组多存活5 d。本研究表明:制备的重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分子佐剂Cal可以显著地增强弓形虫表面膜蛋白SAG1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真核表达载体pVTSOL18m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ozak原理设计引物,以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TSOL18为模板扩增TSOL18基因,用EcoRⅠ、XhoⅠ酶切后与经相同处理的pVAX1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测序证明读码框正确后,再根据PCR点突变的方法设计引物。将目的基因NruⅠ位点中的碱基(第347位)经三次PCR反应突变,最终获得含突变位点的TSOL18m基因。EcoRI、XhoI再次酶切后与pVAX1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含点突变的重组pVAX1表达载体,为TSOL18基因重组犬2型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发表的Hypodermin C(H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原核表达载体pET-HC为模板,PCR扩增HC基因,将克隆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将重组质粒pVAX1-HC转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C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用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经双侧胫前肌注射昆明小鼠,对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为纹皮蝇核酸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所构建羊口疮病毒(OrfV)B2L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效果,本研究对pMD18T-B2L质粒进行PCR扩增,克隆B2L片段至pVAX1载体中构建pVAX1-B2L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pVAX1-B2L真核表达质粒转染MDBK细胞,RT-PCR和IFA法检测B2L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构建的DNA疫苗免疫KM系小鼠,采用间接ELISA、MTT和FACS法对其诱导的免疫应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VAX1-B2L真核表达质粒,并在MDBK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后,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抗体;脾淋巴细胞增殖、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IL-2、IFN-γ、IL-4细胞因子均高于pVAX1组和PBS组。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免疫原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TSOL16基因的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将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经ELISA检测血清抗体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所克隆的TSOL16基因片段长度为559bp,含有1个40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3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40Ku,并能被猪带绦虫六钩蚴阳性血清所识别;免疫小鼠在1周后即检测到血清抗体,第30d即达到较高水平,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探讨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本试验采用PCR扩增pMD18TF1L克隆质粒的F1L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VAX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至MDBK细胞,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F1L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构建的pVAX1-F1L、pVAX1空载体、PBS对照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系小鼠,通过间接ELISA、MTT和FACS法对该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并能在MDBK细胞中获得较高水平的表达。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D4~+、CD8~+细胞百分比和IL-2、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pVAX1组和PBS对照组。因此,制备的重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力,本实验应用PCR方法扩增BVD病毒(BVDV) E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E0,转染293T细胞,经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转染细胞能够瞬时表达E0蛋白.并分别将pVAX1、pVAX1-E0或将pVAX1-E0分别与一种表达细胞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佐剂(pVAX1-IL-2、pVAX1-IL-4及pVAX1-IFN-γ)免疫小鼠,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BVDV抗体效价,以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pVAX1-E0相比,接种pVAX1-E0/pVAX1-IL-2小鼠血清E0抗体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显著提高(p<0.01),表明细胞因子基因佐剂IL-2能够有效提高BVDV E0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对山羊痘重组沙门菌S7207/pVAX1-P32疫苗株的安全性、稳定性及S7207/pVAX1-P32在动物体内散布规律进行测定。选择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4组为试验组,用上述沙门菌株S7207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相同剂量加强免疫,通过在不同时间段称量小鼠体重显示,试验组小鼠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别小鼠大体及内脏器官也未发生病变,说明S7207/pVAX1-P32安全性良好;通过PCR方法检测P32基因在体内各组织分布情况,在7d后体内各组织中都检测出目的基因,说明DNA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体外传代含pVAX1-P32和不含pVAX1-P32菌株,含质粒菌株经60代传代后含重组质粒菌的比例在50%以上,传代至120代时仍在10%以上,而不含质粒菌株明显低于含质粒菌株,结果证明含质粒菌株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减毒沙门菌为载体传递S7207/pVAX1-P32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质粒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泛,对未来口服疫苗的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肌肉注射途径给18g左右的小鼠接种TSOL18重组蛋白抗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SA方法、检测TSOL18表达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抗体产生,并进行毒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d后,心、肝、脾、肺、肾免疫组化均阳性;15d后除肾脏组织免疫组化检测TSOL18蛋白抗原疑为阳性外,所有内脏器官免疫组化检测TSOL18蛋白抗原均为阴性,而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间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d后用间接ELISA即可检测到抗体,28d抗体水平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说明重组TSOL18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毒性试验表明重组TSOL18表达蛋白作为免疫抗原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