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麦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则是拓宽遗传基因类型,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大麦资源980份,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大麦的遗传基础,并在大麦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则是拓遗传基类型,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大麦资源980份,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大麦的遗传基础,并在大麦生产上开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大麦生产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等进行了简要综述。阐述了山西省大麦生产发展现状,对发展大麦生产和建设优质大麦生产基地的优势、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大麦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啤酒工业的兴起,带动了我市优质大麦的生产。大麦已成为酿酒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推广优质大麦良种,生产更多的优质原料推向市场,已成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转换职能、强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优质大麦生产向市场经济接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不断更新品种,提高大麦品质。回顾我市大麦生产,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改进.七十年代,我市以二校大麦早熟三号代替了六棱大麦就是一次较大的改革,它不但从品种类型上解决了大麦的抗性问题,单产和品质也得到较大循提…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观察了大麦一生2次追肥对大麦抗倒性的影响,前期追肥在3叶期进行可以促使冬前分蘖足,次生根发生量大,麦苗素质好,减轻了大麦前期的根基倒状;后期追肥在2叶期进行与倒3叶期倒4叶期相比,增加了大麦的千粒重,增强了大麦基部第2、3节间的抗折强度,减轻了大麦的茎倒。  相似文献   

6.
大麦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马店市农科所,回顾25年的科研历程,圆满完成了“河南大麦农家品种的整理”,协作完成了多个大麦科研攻关项目;组织了黄淮流域大麦品种区试;建立发展啤酒大麦商品生产基地;先后育成了豫大麦1号、2号,驻大麦3号、4号等一批大麦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了矮早三、浙农8214、85威24等一批大麦新品种;研制出一套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栽培技术;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为促进啤酒工业和城乡饲养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坚信,到2010年,在大麦科研工作中,要培育出更优的大麦新品种、取得更多的新成果,建立高产优质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生产基地,迅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振兴国民经济再作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大麦进行了六种剪芒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的芒对大麦籽粒产量的贡献卓越,其贡献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来说,长芒大麦>短芒大麦、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芒在从大麦抽穗到成熟的各段时期内的贡献大小不一;二棱大麦麦穗一侧的芒对另一侧的籽粒产量不作贡献;剪芒对大麦结实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麦芒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对大麦进行了六种剪芒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的芒对大麦籽粒产量的贡献卓越,其贡献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来说,长芒大麦〉短芒大麦、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芒在从大麦抽穗到成熟的各段时间内的贡献大小不一;二棱大麦麦穗一侧的芒对另一侧的籽粒产量不作贡献;剪芒对大麦结实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欧洲酿造大麦的品种分布与品质特性分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欧洲大麦品种情况,全球酿造大麦年产量约16200万t,其个37%产于欧洲。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造大麦产区,也是最大的酿造大麦和麦芽出口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嘉兴市大麦生产发展的历史与发展,指出了大麦生产的潜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育种方向、良种良法,建立专用大麦基地,逐步实行啤饲分流等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发展嘉兴市大麦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消息     
新消息0269半矮秆大麦的饲草产量与品质──具有抗倒性的半矮秆大麦已投入饲草生产,但其生产潜力并没有评价,为此,CraigC.SHeaffer等人对半矮秆大麦和常规大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品质和籽粒产量进行了测定。3个半矮秆大麦品种较2个常规大麦品种茎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麦酯酶同工酶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析了502份栽培大麦和23份西藏野生大麦,结果如下:(1)栽培大麦共出现44条谱带,分15组45种带型,西藏野生大麦共7种带型;(2)酯酶同工酶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带型的品种分布与大麦生态区划和基因传播关系密切;(3)大多数西藏栽培大麦品种都有与西藏野生大麦相同的谱带,这条带除了在云南栽培大麦中发现外,其他栽培大麦品种中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3.
回顾20年来的大麦育种历程,由于重视了品种 征集,研究与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育种途径和方法,淡民提高中目标,认真总结大麦性状的2规律,所以,大麦育种工作中取得不断的进展,先后育出了豫大麦1号、2号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驻马店市地处淮北平原,大麦常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生产的大麦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品质好、发芽率高,有着生产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质量优势。驻马店市农科所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先后育出了大麦新品种豫大麦1号、豫大麦2号、驻大麦3号、4号。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驻马店市农科所通过建立种子繁育基地、推广应用优良品种、配套技术等措施,建立了优质大麦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促使优质大麦生产产业化。计划到2007年发展啤酒大麦生产面积达到4万hm^2,总产21万t。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麦生产、需求与育种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概述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啤酒和饲料大麦原料的需求,指出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积极建设大麦生产基地推动我区大麦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及内蒙古自治区大麦生产现状、发展势头、市场需求、存在问题,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大麦生产、建设优质大麦生产基地的优势所在,提出推动全区大麦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麦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导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和大麦是世界上两大麦类栽培作物,小大麦杂交始于1896年,由于其亲缘关系较远,杂交极不易成功。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小大麦杂交的研究历程,1973年Kruse首次成功地获得小大麦真实杂种,此后Islam及其他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先后获得了小大麦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及其他小大麦重组材料。同时介绍了利用遗传标记进行小麦中大麦染色体的追踪及鉴定过程,具体鉴定方法包括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其中两种以上遗传标记结合起来可使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对小大麦杂交历史的全面回顾,可为进一步利用大麦中的有益基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地区具有生产优质大麦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大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60-170万亩。种植大麦效益较高,我国大麦消费量逐年增加,大麦市场行情看好,西北地区发展大麦生产条件优越,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麦条纹病初侵染源和再侵染问题,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和大量的调查分析,明确了种子带菌是大麦条纹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90.8%,发病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75%。种子消毒处理,能很好的控制大麦条纹病的发生发展。土壤中残存的大麦条纹病病菌,也是大麦条纹病的初侵染源,但在整个初侵染源中所占比例很小。大麦条纹病再侵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初侵染量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自30年代以来,湖南大麦生产经历了发展—相持—锐减—再生长—回落的局面。导致起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鉴于此,必须采取措施,稳定发展湖南大麦生产。1湖南种植大麦的历史与现状湖南种植大麦历史悠久,可上溯到2100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就有炭化大麦籽粒。据《申报年鉴》记载,解放前,湖南大麦常年种植面积180多万亩,平均亩产63kg。当时劳动人民严重缺粮,大麦主要用于解决青黄不接之口粮。解放后,50~60年代湖南种植大麦100~200万亩。70年代由于稻谷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大麦种植面积锐减到50万亩以下,跌落到低谷。80年代初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