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和1974年,我所引种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等34种桉树,定植后三年,生长正常。其中蓝桉、直干桉、野桉等三种生长迅速的占9%;004号桉,渐尖赤桉、大叶桉、柳叶桉等7种生长中等的占24%;其余生长较慢。但所有引种桉树,以第三年开始,高生长普遍加快。 1975年12月14、15日,昆明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这两天平均气温分别为-3.8℃和-1.6℃,最低气温分别为-5.4℃和-4.9℃。由于持续低温,造成引种桉树严重冻害,主干大部冻死,只有一种桉树未受冻害。  相似文献   

2.
贵州直干桉的冻害及其种植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干桉种植由于技术容易接受,见效快等特点,当前被贵州许多贫困山区群众视为发展山区经济的好门路。从一九八七年引种,继而扩大栽培,遍及全省二十多个县(市),发展快的县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亩,直干桉是贵州近年来种植最多的一种桉树。今春(包括去年冬—下同)贵州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持续低温的异常天气,造成在较大的范围内,直干桉遭受严重冻害。本文依据对省内各地直干桉冻害的调查结果和几年来在桉树研究中的成果,提出对贵州发展直干桉种植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引种桉树的生长与冻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3—1974年间,我所引种直干桉、树胶桉、雷林一号桉、桃花心桉,以及阿尔及利亚的捧萼桉、棒头桉等30多种桉树。1975年中旬,持续性低温之后,生长分化很大,受冻害的程度,也极不相同。绝大多数桉树主干冻死,引起了在云南能否发展桉树的疑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于引种桉树的生长与冻害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在云南发展桉树的区划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南京地区引种大叶桉、窿缘桉、江西和甘肃种源赤桉的生长和抗寒表现。赤桉的年生长高度达146.3cm,快于大叶桉和窿缘桉;在常年极端最低温不超过-10.8℃的严寒情况下,赤桉冻害较轻,在百年难见的1991年特大严寒(极端最低温-13.1 ℃,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袭击下,赤桉仍能萌蘖生长。由此可见,在南京地区引种江西(或甘肃)种源赤桉是能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桉树冻害后恢复能成林成材姜景峰,姜晓装(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昌330046)熊卫东(南昌市林业局)关键词:桉树,恢复生长我省普遍引种栽培了赤桉、大叶桉、细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蓝桉和直干蓝桉等100多种,历时92年。其中有10多种在赣南赣北都能长...  相似文献   

6.
借用凉山州西昌市、会理县引种直干桉栽培经营期间固定观测和临时调查数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直干桉适生区立地因子、关键造林技术和各类成熟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直干桉适宜发展范围和最佳收获期,为直干按原料林基地的集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史密斯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澳大利亚引进史密斯桉原产地的7个种源,以保山市本地生长量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苗期到5年生幼树的生长情况表明,史密斯桉在云南保山市适生,幼林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出油率均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引种的7个种源中,尤以18688、18681、18682表现最好,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榕江县引种直干桉等8种桉树的苗期生长表现,并探讨了直干桉育苗的方法和季节。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会理县自1989年引种直干桉成功后,该树种展现了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圆满,采伐周期短,萌芽更新力强,栽植3~5年便可采枝叶提炼芳香油供药用,可实现以短养长的优势。为满足会理县林农大力发展直干桉的需要,结合多年从事直干桉育苗、造林经验,详细探讨了直干桉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史密斯桉等31种桉树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密斯桉、樟脑桉、本沁桉、巴吉桉等31个树种的引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9次重复。经对苗期、幼林阶段、生长量、物候、保存率、抗性、桉油含量等的观测,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定法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史密斯桉15092、15091、樟脑桉、本沁桉、巴吉桉各项指标均优于直干桉(对照)。史密斯桉蓄积量比对照大69%,樟脑桉大45%,本沁桉大89%,巴吉桉大16%。史密斯桉桉叶出油率比直干桉高24%,樟脑桉、巴吉桉与直干桉相近。因此,上述树种可在云南的蓝桉、直干桉栽培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原产地澳大利亚引进7个史密斯桉种源,以直干桉和蓝桉为对照,在石屏县进行了不同史密斯桉种源幼林期的引种栽培成效研究.苗期到5年生幼林期林木(苗木)的生长情况表明:在引种地7个种源的史密斯桉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了蓝桉和直干桉;此期间史密斯桉林木全年都在生长,以7月的生长量最大,2月的生长量最小;史密斯桉不同种源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的5~6倍.根据幼林期林木的生长量值评选出15064和18688史密斯桉种源为石屏引种地的最适种源.  相似文献   

12.
四川桉树基因收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100年的引种历史,四川共收集了130余种桉树,但目前仍保留有40余种桉树,这些树种在四川省的林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利用巨桉和直干兰桉已营建工业原料林近70万亩.在四川具有发展前途的桉树种有:巨桉、直干兰桉、柳桉、史密斯桉、邓恩桉、迪恩桉、亮果桉、赤桉、大花序桉、尤曼桉.  相似文献   

13.
电导法在桉树抗寒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导法研究8个不同桉树品种的叶片经一系列低温处理后的电解质渗出率,对电解质渗出率曲线配以Logistic方程,并利用拐点温度法来估计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D50),以此评价桉树抗寒性,8个树种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赤桉,弹丸桉,直干蓝桉,柳桉,巨桉,小果灰桉,巨尾桉,尾叶桉,该文还探讨了同一低温不同持续时间对桉树膜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于郴州地区选择不同年度栽培的1、2年生邓恩桉、柳桉、常寒1号、广九类等桉树品种,在易受冻害的地段设置标准地,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2月连续7年对其进行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邓恩桉的抗寒性最强,受冻害极端低温的临界温度为-4.8℃(持续时间72 h);1年生常寒1号次之,受冻害极端低温的临界温度为-4.1℃(持续时间24 h);1年生柳桉较弱,受冻害极端低温的临界温度为-3.2℃(持续时间24 h);1年生广九类最弱,受冻害极端低温的临界温度为-2.3℃(持续时间24 h)。邓恩桉和常寒1号的抗寒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2年生的抗寒性强于1年生的。  相似文献   

15.
赣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种源来自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的巨桉、邓恩桉、柳桉、亮果桉、史密斯桉、多利桉和巴吉桉共7个树种22个种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引种试验,34个月后对其生长指标与冻害等适应性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和多利桉97/06等3个种源的适应性较强,冻伤轻微,冻害等级为Ⅰ;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适合赣南引种种植;但多利桉97/06生长量相对较低,应先进行引种驯化,再根据驯化情况及实际需要决定是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七种桉树的引种试验在保山市羊邑镇进行,以我省原引种成功的直于桉作对照。经对幼林阶段生长量,年生长节律,生物量,抗性等的观测和方差分析,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定法对各引种树种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及抗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亮果桉、巨桉、双肋桉其各项指标接近或优于对照。亮果桉、巨桉高生长比对照大25~40%,胸径生长比对照大11~22%,双肋桉生长量与时照近似。因此,上述桉树可在相应的地区引种发展。树木引种栽培是树木改良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引种试验是以引进纤维用材和提取桉油树种为目的,通过气侯条件以及与蓝桉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我们选定王桉(Eucalyptus regnans)、巨桉(E·grandis)、山桉(E.dalrympleana)、亮果桉(E·nitens)、双肋桉(E·bicostata)、直干桉(澳,E·maidenii)、毛皮桉(E·maearthuri)等七种桉树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7.
桉树为热带、亚热带树种,桉属共有500多个种和变种。云南自八十多年前引种以来,共引种保存桉树有50余种。其中生长较好的,种植较多的有直干兰桉(Eucalyptus maideni),  相似文献   

18.
云南引种桉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引种后保存下来的桉树至今尚有60种以上,分布在118个县。据初步统计,小面积人工林1.5万亩,四旁植树五亿株,产叶桉油300吨左右。生长较好、种植较多的有兰桉、直干桉、赤桉、大叶桉、柠檬桉等十多种。特别是兰桉和直干桉是适应云南气候条件的优势树种,其生长速度大大超过原产地和国内其它省。四旁植树,10年生的直干桉平均高达23.2米、平均胸径32.4厘米(玉溪)、10年生兰桉平均高21.7米,平均胸径32.8厘米(保山)。如以17年生的蓝桉与保山当地同年生的速生树种相比较,其平均高生长量为杉木的246%,园柏的155%、银桦的121%,喜树的144%,楸木的194%;年平均直  相似文献   

19.
蓝桉、直干桉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和直干桉(E.maidenii F.V.M.)在云南引种时间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省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现已成为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林造林树种。栽培地区正迅速向低山、缓坡地带扩展,造林面积以每年十多万亩的速度激增。省内计划大面积营造以这两个树种为主的纸浆林,选育良种成了当前生产中的紧迫任务。这两个树种原产澳大利亚、世界各地已广泛引种。但蓝桉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种植最多,他们在选优建园和培育新品种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国内以四川省林科所在西昌地区进行蓝桉选优为最早,并提出了优树年生量的绝对指标。直干桉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引种,但尚未见到国内外对它进行遗传改良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桉树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衡阳地区1957年开始从广州引进大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赤桉、兰桉、细叶桉、直干桉等,试种在衡阳市湘江西岸,铁路、公路沿线,衡阳、祁东、祁阳等县,作风景树或行道树栽培。经过30多年的自然选择淘汰,逐渐适应本地区低丘岗地环境,能够成林成材的有大叶桉和赤桉。大叶桉大叶桉在我区引种栽培已30多年,虽经几度低温霜雪的侵袭,地上部份的枝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