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氮源对球等鞭藻3011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以尿素、硝酸钠、氯化铵为氮源供体,对金藻门的球等鞭金藻3011进行了培养观察,并分析了其增殖曲线,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氮源最好,硝酸钠次之,氯化铵较差。  相似文献   

2.
1994年8月3日~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3.
盛夏高水温与七种单细胞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8月3日 ̄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 ̄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4.
坛紫菜丝状体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昌生 《水产学报》2005,29(6):745-750
采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以及胶囊化冷冻法保存坛紫菜丝状体种质,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低温5℃,培育30d时,藻丝的增重率为-0.67%;温度为10℃,有利于延长更换培养液的时间,即使120d不换培养液,丝状体也能正常生长。固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5℃时固体平板上的细菌生长慢、数量少,但藻丝无法适应低温条件,逐渐死亡;丝状体在10℃固体平板上生长缓慢,但保存100d以上仍然正常生长,达到了长期保存的目的:在胶囊化低温保存中,丝状体存活率较高,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变化,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5.
氮源对雨生红球藻和扁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缺氮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分别添加 30× 10 -6的硝酸钾 (KNO3 )、尿素 ((NH2 ) 2 CO)、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CH4Cl)对雨生红球藻和扁藻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氮源对雨生红球藻和扁藻的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 ,其中NH4Cl最有利于雨生红球藻和扁藻生长 ,NH4NO3 最不利于它们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源对球等鞭金藻3011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陆德祥 《河北渔业》2004,(4):14-15,19
本试验分别以尿素、硝酸钠、氯化铵为氮源供体 ,对金藻门的球等鞭金藻 30 11进行了培养观察 ,并分析了其增殖曲线 ,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氮源最好 ,硝酸钠次之 ,氯化铵较差。  相似文献   

7.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氮、磷、铁、碳、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NaNO3 60mg/L,KH2PO4 4mg/L,FeC6H5O7 0.5mg/L,NaHCO3 1.0g/L,维生素B1 150μg/L,维生素B12 200 ng/L.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培养基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的优势.应用微生物流加技术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4种单胞藻对卤虫生长和生殖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心形扁藻、小球藻、湛江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为饵料,卤虫为投喂对象,建立五个实验组分别进行研究,观察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卤虫生长最快,成活率高,生殖量也最多,其次为绿色巴夫藻组,湛江等鞭金藻的饵料效果最差.混合4种单胞藻投喂的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王淑波 《水产科学》1995,14(4):40-42
本文主要论述采用琼脂平板培养基法、水滴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等,对国内贝类人工育苗常用的单细胞饵料生物进行分离。金藻、塔孢藻(或扁藻)、硅藻和小球藻等均可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单体藻落,适时采取基面上形成的单体藻落,接入培养液中,即可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同时对目前藻种渡夏提出了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洋渔业》2021,43(3)
为探究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最优培养条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以球等鞭金藻的比生长速率为指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接种量单因素实验及Box-Benhnken(BBD)模型多因素交叉实验。结果表明:1)在一定温度、盐度及接种量范围内,球等鞭金藻的比生长速率随着各因素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通过响应面BBD模型优化出球等鞭金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38℃、盐度26.61、接种量1.29×10~6个·mL~(-1),此时的球等鞭金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为0.44 d~(-1)。  相似文献   

11.
对湛江等鞭金藻的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获得1712bp的DNA序列.应用DNAMAN和DNAstar生物软件,将获得的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球等鞭金藻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DNA序列和RNA二级结构对比.DNA序列分析显示,两者的18SrRNA基因序列非常保守,相似性为99.77%,湛江等鞭金藻在分类地位上应为球等鞭金藻;RNA二级结构分析显示,两者的RNA二级结构既存在球等鞭金藻种的特异性茎环结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为球等鞭金藻种下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由此可见,单纯的18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可能不适用于球等鞭金藻种下水平的研究,但是其RNA二级结构分析对球等鞭金藻的物种鉴定,甚至是种下水平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长阶段及温度对微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总ATP...  相似文献   

13.
球等鞭金藻培养液中卵形小球藻的繁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水产科学》1995,14(1):21-23
不同藻类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利用球等鞭金藻(Isochysisgalbana)与其污染藻-卵形小球藻(C.ovalis)生态习性的差异,在培养过程中对藻液PH值进行人工控制,使其保持在球等鞭金藻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从而达到促进球等鞭金藻生长,控制卵形小球藻繁殖之目的。本文通过对3组污染程序不同的藻液的对比培养实验发现,在温度范围17-18.4℃,照度范围3000-8000Lux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常用海洋单细胞藻种的固体培养基保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细胞藻种液经200IU/ml硫酸庆大霉素和200IU/ml青霉素处理,接种到不同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在自然光照,5℃-10℃的低温条件下可以保藏1-2年。  相似文献   

15.
细胞融合法构建EPA和DHA高产异养藻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富含EPA和DHA的自养微藻绿色巴夫藻和生长迅速的异养微藻四鞭藻相融合,并筛选出兼养的融合藻株,融合藻株的聪 脂,EPA,DHA和EPA/DHA等各指标均比异养亲本四鞭藻有较大提高,在兼养条件下生长速率高于亲本微藻,脂肪酸组成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在异养条件下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舟形藻最佳生长条件,以水生硅藻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基中N、P、Si、C、Mg 5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16(45)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舟形藻的最适氮源为尿素,5种营养盐的最佳质量浓度为:尿素50 mg/L,K2HPO4·3H2O 40 mg/L,Na2SiO3· 9H2O 200 mg/L,NaHCO3 10 mg/L,MgSO4·7H2O 70 mg/L,因此在后续试验中均以此培养基配方进行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6种单细胞藻类培育西施舌面盘幼虫生长和成苗率的影响。观察结果;体长82μm的西施舌D形幼虫,2h后开始摄食湛江叉鞭金藻,体长136μm的壳顶幼虫才开始摄食藻。幼虫昼夜摄食率以上午6h-12h为最高,摄食小球藻,异胶藻,湛江叉鞭金藻的消化速度为8-6h。  相似文献   

18.
富油能源微藻斜生栅藻异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微藻原料的富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物量,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碳(C)、氮(N)、磷(P)等3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斜生栅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3种营养盐最佳水平组合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NaNO3质量浓度为2.0 g/L、K2HPO4.3H2O质量浓度为0.15 g/L。富油斜生栅藻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良好,稳定期最大生物量(A680)可达10.276,可作为后续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海产饵用微藻固定化保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2种海产饵料微藻固定化保种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除了隐藻门的波海红胞藻固定化后未见生长,蓝藻门的聚球藻红色品系生长缓慢,存活时间低于3个月外,其他象等鞭金藻3011、旋鞭巴夫藻、牟氏角刺藻、绿色杜氏藻和盐泽螺旋藻等存活时间均在1年以上。将固定化的藻种存放在4℃左右的冰箱中,微型小球藻、朱氏四片藻、浅色紫球藻、三角褐指藻和双点舟形藻等的存活时间可达2年左右。微藻固定化后的生长和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珠母贝浮游幼虫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湛江等鞭金藻、等鞭金藻OA-3011、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巴夫藻、面包酵母、光合细菌单独及多种混合投喂对珠母贝浮游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投喂时湛江等鞭金藻、等鞭金藻OA-3011效果最好,幼虫壳长93 μm时可投喂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巴夫藻、面包酵母、光合细菌不宜单独投喂;直线铰合期、壳顶幼虫的最适日投饵量扁藻为2 400cell/mL和5 000 cell/mL,湛江等鞭金藻为3 000 cell/mL和5 500 cell/mL,光合细菌为10 000 cell/mL和15 000cell/mL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光合细菌和绿色巴夫藻混合投喂对浮游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有显著提高,出现壳初、眼点、附着和变态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