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饲养奶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大小与繁殖率有很大的关系,繁殖率提高了,产犊多,说明胎间距短,产奶时间长,相应也就提高了产量。而胎衣不下在奶牛饲养中是最常见的,影响繁殖率的一种疾病,产后胎衣是否顺利排除,与今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有关,治疗和预防胎衣不下,提高繁殖率,对饲养奶牛有重要的意义。 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发病率占饲养总数25%~40%。发病原因很多,怀孕期间长期舍饲,运动不足,母牛过肥,体弱多病;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子宫乏力、弛缓以及胎盘炎症、侵入感染(如布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李氏杆菌、胎儿弧菌或病毒等引起的感染)等。胎衣不下在奶牛中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它容易继发产后疾病,造成奶牛的子宫内膜炎,影响繁殖率,甚至危及生命。 1 症状 胎衣不下分为胎衣完全不下和胎衣部分不下两  相似文献   

2.
<正>胎衣不下是指牛分娩出胎儿后,如果胎衣在正常的时限内不能排出的一种疾病。正常健康奶牛胎衣在12 h以内排出。胎衣不下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而被淘汰。1病因胎衣不下是由于母牛妊娠后期营养不足,缺乏运动,身体过于虚弱或肥胖,胎水过多幼畜过大等引起母畜体内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收缩的强度。另外子宫内膜炎,胎膜炎,布氏杆菌病,使幼畜胎盘和母体胎盘黏连也发生本病。分娩时受外界的刺激、分娩节律和子宫收缩扰乱等在胎  相似文献   

3.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如不及时施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继发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轻者可造成母牛不孕,重者则可造成母牛死亡。因此对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应尽早治疗。2008年1-3月,我们先后在普宁市果陇镇的屯田村、占陇镇的定厝寮村和上塘村诊断治疗了6例产后胎衣不下继发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病牛。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养牛业影响较大。1病因子宫内膜炎多半是在输精、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密或者操作不慎,使子宫受到损伤或感染而引起的。患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布氏杆菌病等病时往往并发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奶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福宏 《兽医导刊》2016,(2):185-18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结合岷县禾驮乡畜牧兽医站接诊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12h胎衣仍然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8.
1产后子宫炎症的病因、类型及发病特点 子宫内膜炎多半是在输精、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密或者操作不慎,使子宫受到损伤或者感染而引起的。患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布氏杆菌病等疾病往往并发子宫内膜炎。此外,公牛生殖器官的疾病,也可以传播给母牛,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又名胎衣滞留、息胞。母牛产出胎犊后,超过12小时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者,即为胎衣不下。衣滞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衣滞率国外报道为9—25%,我国报道为21—38%。胎衣不下常易引起子宫内膜炎,有报道说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8%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我所调查统计中衣滞牛有65%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因胎衣不下易导致产后情发期延迟或配种次数增加,不少牛场成年母牛平均4.5胎即被淘汰。奶牛每年因胎衣不下影响繁殖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千百万元。祖国医学的观念,认为本病主要是产后乏力,风冷相干,致使血脉受寒,淤血郁结所致;产后下  相似文献   

11.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继发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轻者造成母牛不孕,重者造成母牛死亡.笔者从2003年以来,先后诊治黄牛胎衣不下11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当年发情配种后全部怀孕,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病因 现在奶牛业的发展中,由于人工授精、分娩或助产时消毒不严,产后护理不当等,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阴道炎、子宫颈管炎、子宫弛缓、子宫脱出、胎衣不下以及布氏杆菌病等,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一、病因 现在奶牛业的发展中,由于人工授精、分娩或助产时消毒不严,产后护理不当等,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阴道炎、子宫颈管炎、子宫弛缓、子宫脱出、胎衣不下以及布氏杆菌病等.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4.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一般为产后12h内)将胎膜完全排出。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等疾病,从而导致不孕,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有关资料报道就引起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临床症状和诊断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不孕不仅影响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也直接影响奶牛业发展。奶牛不孕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1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 1 难产 奶牛在生产时由于胎儿体形过大或胎位不正而出现难产 ,在助产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 ,继而产后患子宫内膜炎。1 2 胎衣不下 由于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或者羊水过多、胎儿过大 ,也有临床时热应激反应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剥离时间过晚 (超过 12h)造成胎衣腐败或者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时动作过大、过猛伤及子宫而引起子宫内膜炎。1 3 助产感染 助产时后躯或助产器械没有充分消毒致使子宫感染引…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繁殖率,给养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摸清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和发病规律,笔者对农户饲养的产后母牛进行了调查.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繁殖率,给养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摸清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和发病规律,笔者对农户饲养的产后母牛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胎衣仍不能正常排出的一种病症,是牛产后常见的产科疾病.临床上牛胎衣不下一般情况不会造成母牛死亡,但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统病,对于产后的发情、繁殖影响很大,导致配种难度加大,配种次数增加甚至不孕,严重的炎症感染并发可引起全身败血症状危及生命,给养牛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牛胎衣不下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牛子宫内膜炎是母牛繁殖配种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畜牧生产上危害较大。现将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1病因通常是在配种、分娩或难产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而感染,还可继发于胎衣不下、子宫黏膜等产道损伤、子宫或阴道脱出,以及患有结核、布氏杆菌病等。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其他杆菌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产后经过8~12 h后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的一种产科疾病,是乳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10%~25%.胎衣不下不但引起乳牛产乳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乳牛提前遭淘汰,甚至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患牛死亡,给乳牛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将乳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至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1胎衣不下的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母牛妊娠期每天必须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足、母牛消瘦或过肥,会导致母牛虚弱和子宫迟缓,子宫的收缩力也随之下降,易造成产后胎衣不下。1.2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