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表明在相同水肥管理及秧龄条件下,编织布隔层育秧无盘抛栽每667m~2早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产33.8kg,增长7.25%;晚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产61.9 kg,增长10.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好,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单株白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编织布隔层育秧均明显优于塑盘育秧,并且所育秧苗带泥抛栽时因秧苗的"外婆泥"形成"吸盘",立苗快,基本无回青期,抛栽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因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单株所占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增加秧苗弹性,可以适当提早播种,对于晚稻增加迟熟品种,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免"寒露风"危害均有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水稻壮秧剂在早稻育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稻育苗壮秧剂在江西省早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不仅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而且水稻产量平均增产8.5%。生产上应用时,早稻湿润育秧施用量以60g/m^2为佳,旱育秧壮秧剂的施用量以70g/m^2为宜,塑料软盘育秧壮秧剂每盘的施用量以10g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4.
早稻育秧壮秧剂不同用量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壮秧剂是集营养剂、消毒剂、调酸剂和化学高控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 ,是近年黄岩重点推广项目。为了探索壮秧剂在早稻塑盘育秧、旱地双膜育秧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今后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壮秧剂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 ,在黄岩区北洋镇和沙埠镇分别开展了早稻塑盘育秧和旱地双膜育秧应用壮秧剂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塑盘育秧对比试验和大田产量对比试验早稻塑盘育秧壮秧剂对比试验在北洋镇、康山村黄米良农户的秧田中进行 ,早稻参试品种为嘉育 948,土壤肥力中等 ,前作冬闲。试验设 6个处理 ,处理 :(1)壮秧剂每盘 10 g ,与沟泥充分混…  相似文献   

5.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新 《耕作与栽培》1998,(1):21-21,40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是集水稻塑盘湿润育秧和肥床旱育稀植这两项技术之长,充分发挥肥床旱育壮秧和塑盘抛栽的优势,克服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短等弱点,寻求两项技术最佳结合的一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通过我市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塑盘旱育抛秧表现出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抛秧用工省、活秧快、发苗早、颖花总量多、穗粒重、产量高等优点。但在技术上应注意几个主要环节。1注意床土培肥和秧床制作型式塑盘旱育秧床的选择培肥标准与肥床旱育秧相同。首先应按1:60的床田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管理方便、保水保肥、排透性…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抛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盘湿润抛秧、肥床旱育手栽、湿润育秧抛秧及湿润育秧手栽为对照,对肥床旱育抛植和塑盘育抛植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高产配套措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塑盘育秧抛栽高产制种技术是一项省秧田、省工、省肥、增产、增效益的制种技术.实践证明,塑盘育秧抛栽高产制种技术比湿润育秧移栽制种技术一般每亩增产20~40kg,增加经济效益100~200元,并且有利于制种专业户大面积承包.现将塑盘育秧抛栽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塑盘育秧抛栽立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世宏 《耕作与栽培》2000,(5):21-21,40
1998年早稻利用Ⅱ优838,主设置不同水层深度抛栽、不同秧苗高度抛栽、不同秧苗带蘖数抛栽、不同苗龄抛栽等4个试验,研究塑盘育秧抛后立苗技术,结果表明:塑盘育秧抛栽适宜水层1 ̄1.5cm,抛载最佳苗高15 ̄18cm,秧苗带蘖越多,立苗速度越快,苗龄越少,立苗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9.
不同育秧方式与不同移栽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密度,相同管理水平条件下,探讨不同育秧方式与不同移栽方式两因素之间的平均效应和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和塑盘育秧的秧苗素质好,产量高;在试验密度范围内旱育保姆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以栽插的产量高,而塑盘育秧以抛秧方式产量高;旱育保姆旱育秧的抛秧与塑盘育秧抛秧方式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试验说明旱育保姆旱育秧完全可代替塑盘育秧作抛秧,并可减少塑盘成本,可大力推广应用,而劳动育足地区可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直插方式,以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以水稻品种宜香优1108为试验材料,对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旱育秧/宽窄行栽培、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和湿润育秧/宽窄行栽培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产量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全生育期在155~159d左右,不同处理水稻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差异;(2)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表现出较好的水平,有利于叶片的生长;(3)水稻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抽穗期光响应曲线与拔节期的趋势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胞间CO_2浓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到达一定数值后,趋于平缓。(4)旱育秧、覆膜移栽水稻的产量要比湿润育秧、宽窄行移栽的水稻高,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际产量最高为7 845.9kg/hm~2,与旱育秧/宽窄行栽培相比,增产14.31%。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特性有各自的特征,对于极易发生夏伏旱的贵州山区来说,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是最好的栽培方式,其次是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1.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种育秧基质(稻田土和水稻育苗基质)、壮秧剂处理(以无壮秧剂为对照)搭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处理和育苗基质育秧显著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及抗性酶活性。本试验中,最优的育秧方式为基质硬秧盘壮秧剂育秧和基质钵苗盘壮秧剂育秧,这2个处理下秧苗的单株生物量最大,抗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与立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2005-2006年采用大田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及立苗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前期适当增施氮肥、适量的稻草还田(1 200 kg hm-2)、旱育秧抛栽和喷施多效唑、α-萘乙酸浸种处理均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和水稻生长。秧苗抛栽后立苗期每株平均根数和根长、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都与立苗密切相关。该结果为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育苗壮秧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旱育秧的壮秧剂剂量,进行了塑盘旱育秧应用壮秧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用量适宜,壮秧剂对水稻出苗安全;应用壮秧剂,株高变矮,基茎变粗,干重增加,分蘖和发根增多,壮秧效果显著;在育壮秧、促早发基础上,水稻增穗增粒,增产5.1%~7.5%;壮秧剂适宜用量为15~20g/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技术对水稻发芽率和苗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使用水稻种衣剂培育秧苗可以有效控制苗床水分和湿度,同时能缓释农药和肥料,增强秧苗抗逆性。试验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率和发芽势无不良影响,且壮根、壮苗效果显著;同时能减少病害发生,保持旱育秧苗发根优势和分蘖优势,达到省工省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育苗盘规格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烤烟育苗盘规格的关键参数,达到减工降本增效目的,在四川凉山烟区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育苗盘规格优选试验。以常规育苗盘(160孔)为对照(CK),对6种规格育苗盘(改良160、209、286、338、504和595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苗率与育苗盘深,成苗的根干重、茎叶干重、整株干重和育苗成本与育苗盘的穴面积呈直线回归关系,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3、0.92、0.89、0.92和0.89。成苗的茎高、根干重、茎叶干重、整株干重和育苗成本等指标与育苗盘的穴面积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9、0.96、0.95、0.96、0.94。出苗率、成苗的苗高达标率、茎高达标率、真叶数达标率、壮苗率与盘深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9、-0.42、-0.51、-0.52、-0.49,均达到0.05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育苗盘的穴面积、烟苗密度和深度是选取育苗盘的关键参数。根据结果和回归方程,建议育苗盘深度在4.0~5.0cm之间,穴面积在6~10cm2之间,烟苗密度在120~160株/m2之间。符合该推荐的育苗盘有286和338孔。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苗床培养试验,研究了在低磷土壤上(石灰性黑钙土),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接种抗生菌5406和溶磷菌P77的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冠部氮、磷、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增加了根部氮、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减少了根部磷的含量和吸收量。研究表明,试验各处理中,P4处理(接种P77,浓度为5×107cfu/g)效果最好,其次是P2处理(接种5406,浓度为5×107cfu/g),即在壮秧剂中接种P77的效果好于5406,并且接种浓度为5×107cfu/g时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井窖式移栽烟苗的素质,研究不同规格育苗盘(T1~T5处理)对烟苗素质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有气孔的育苗盘(T2~T4处理)可使基质温度早晨升温快、日变幅减小,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烟苗素质,根系总长、根体积、整株干重和根冠比分别提高58.05cm、0.05cm3、0.21g和0.04;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3.12和22.29U/mg,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略低,烟苗抗逆能力增强;出苗整齐,成苗率达90.83%。不同规格新型育苗盘中,T2处理整体植株表现矮小,T4与T5处理育苗孔较少,育苗成本高。综合来看,T3处理培育烟苗素质较好,适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旱育秧模式下苗期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辽粳401为供试材料,选用2种育苗载体(基质和营养土),设置3种喷淋间隔(24、48和72h),研究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淋间隔由24h延长至72h,秧苗株高降低,根数增多,根冠比增大,秧苗综合素质提高。喷淋间隔72h秧苗机插后分蘖发生早,分蘖数量多,生育时期提前。在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喷淋间隔72h处理的叶面积指数较高,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喷淋间隔72h处理成熟期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实际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为供试品种,在寒地早春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壮秧剂及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本田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讨适龄、健壮、适合机插秧苗群体在苗期的调控措施,为黑龙江地区培育高质量的秧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处理秧苗地上部鲜、干重,株高,叶片最大长度、宽度及面积,叶挺长、叶龄,苗基宽,本田最终分蘖和穗结实率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不使用壮秧剂)。研究结果还表明,壮秧剂施入后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显著提高了穗数和二次枝梗结实率。此外,处理3(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子后,直接播种)、处理 4(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子后,浸种催芽播种)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根冠比CK除外);处理5(三金壮秧剂当地用量,每育秧钵盘使用41.6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叶长和株高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但其充实度小于处理1(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5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2(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3、处理4,且与处理3、处理4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