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中熟品种湘油15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长沙对3个早熟油菜材料杂1613、005和G7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材料比中熟品种现蕾、初花和终花都早,具有苗期短、蕾薹期和角果发育期长的特点。各油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早熟材料苗期越短,功能叶片中的GA3含量越高,ABA的含量越低。营养生长期,各个早熟材料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湘油15号低;生殖生长期,仅杂1613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早熟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湘油15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湘油15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3.
油菜早熟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察早熟品种在稻-稻-油三熟栽培地区的适应性及其特征特性,采取直播方式,对不同来源的10个早熟材料进行了早熟性、产量和抗性等的比较。结果表明:从早熟性来看,G-7和德油早1号成熟期最早,杂1062、早0902和早0904成熟期较早;从产量来看,早0902、早0904和G-7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通过对综合性状的考察,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早0902、早0904和G-7三个品种可以作为湖南省境内稻-稻-油三熟制栽培的早熟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适应藏东南三江峡谷农林交错带种植的冬青稞品种,2013—2015年在藏东南三江峡谷农林交错带实施了7个点、12个品种的秋播冬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参试品种中,云裸1号产量最高,折合产量353.0 kg/667 m~2,较对照迪青3号增产20.8%,表现为增产优势突出,但对环境和肥水条件反应异常敏感;冬青8号、冬青17号、玖格和冬青11号4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冬青16号、长芒裸大麦和冬青15号3个品种产量与对照迪青3号持平(±3%),但长芒裸大麦适宜种植范围较窄;勾芒米大麦、洋大麦和米大麦3个品种,平均产量均比对照迪青3号减产,尤以米大麦减幅最大。  相似文献   

5.
筛选出适合新疆巴州地区种植的优质早熟棉品种,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区域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提供品种保障.比较了11个早熟棉花品种在巴州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表现,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品种的籽棉产量、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共7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11个优质早熟棉品种的综合排序为新陆早51号>新陆早33号>新陆早68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27号>新陆早18号>新陆早2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50号>新陆早70号>新陆早40号.因而推荐新陆早51号作为新疆巴州地区棉花良种繁育保障性品种.  相似文献   

6.
油菜在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hmT2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12个省(市)和北方的甘肃、青海、内蒙3省(区)。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达30万t以上,为第一大油料作物。目前生产上仍以青杂2号、陇油5号、青油14等为主,由于生育期晚,很难适应本省生态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加强早熟、优质油菜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早熟油菜新品种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4,18(1):22-24
湘杂油5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其推广应用,开展了与该省主推品种湘杂油2号和湘油15号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熟期早,比湘杂油2号早2 d,比湘油15号早7 d;(2)生长发育进程较快;(3)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多和每荚粒数多.因此,在生产上要在适期范围内促早播,同时还要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为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北豆2号属北方春大豆早熟高产品种,抗逆、抗倒伏、抗灰斑病,主茎型,株高70 cm左右,生育期为115 d.2003-200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229.0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6.8%;200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323.5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4.4%.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引入的鲜食大豆品种属性和播期适宜性,以大豆品种‘宏秋绿霸’为对照,通过对11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生育期、株型特征、产量及播期的比较,力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1)‘青酥2号’属早熟品种,生育期为60 d;‘开育九号’、‘北丰3号’、荚满园、景峰珍品、引豆9701和青丰早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63~70 d;‘浙鲜8号’和‘宏秋绿霸’属于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78和73 d。(2)参试品种最适播期在5月15日左右(相对于4月25日),适宜晚播可增加产量。(3) 随着播期延迟(适宜的延迟),参试鲜食大豆品种花期缩短,植株高度明显下降,百粒重增加,标准荚率增加,病害降低,虫害增加。  相似文献   

10.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新引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一致的情况下。以K326为对照,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开展了对新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经济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大田生育期有3个品种与对照接近,其余品种都要晚2~10d;大田长势除HY-9—7和95II较对照好外,其余均与对照接近.其中晚花K326比对照要差;云烟203和晚花K326的各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对照;产世方面只有9511超过对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HY-9—7,9511次之,这两个品种可以在湖南烟区进行试验示范,表现最羞的是晚花K326。  相似文献   

12.
浏阳烟区烟后晚稻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品种为材料,在湖南浏阳烟区开展烟后晚稻适宜品种筛选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7130~9938 kg/hm2之间;(2)供试品种全生育期差异显著,在115~132 d之间,从安全齐穗考虑,烟后水稻全生育期应在125 d之内;(3)本试验条件下,适合作烟后晚稻种植的品种有两类:一类是生育期短(115 d左右)、分蘖能力较强、穗型中等(150粒左右)的品种,如深优9588;一类是生育期居中(120~125 d)、分蘖能力一般、穗型较大(200粒以上)、千粒重较大(27 g左右)的品种,如T优272。  相似文献   

13.
张孟臣 《大豆科学》1998,17(3):236-241
通过对17个有限、亚有限型夏大豆品种的研究结果,鼓粒前的花荚期长短是选择夏大豆品种生育期长短的重要因素。不同熟期类型品种间生殖器官发育规律存在差异,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花、荚形成发育快、时间短、脱落也快。当早熟品种生育重心进入鼓粒前的中、大荚形成发育过程中(相当于R4阶段)时,晚熟品种的相对时期还处在花和幼小英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应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于2013年在花垣进行了21个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各品种产量在6750~11738 kg/hm^2之间,宝玉007、正大999居前两位,分别为11738 kg/hm^2和10926 kg/hm2,是花垣县玉米生产首选品种;(2)百农5号、三峡玉6号、高玉171、吉湘2188、高玉988、中玉335、源育16号、黔单988产量也在9500 kg/hm^2以上,可适度示范推广;(3)品种间穗长、行粒数、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品种产量潜力较高;(4)品种间灌浆期、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的前提下,选择全生育期与灌浆期较长的品种,适期早播,提高百粒重,也是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洪涝灾害后晚稻救灾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从东北引进8个不同熟期粳稻品种在湖南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1)在湖南能正常成熟的东北粳稻品种,全生育期与原产地相比缩短了15~45 d,产量在1.43~9.61 t/hm2,其中7月上旬播种的品种,平均产量为7.51 t/hm2,生育期较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均能安全齐穗。(2)3个播期能正常成熟的品种表现因类型而异,晚熟品种整体表现优于特早熟早粳、早熟早粳和中早熟早粳,主要是产量较高,稻米品质较优。从应急性避灾救灾和改善湖南稻米品质状况来看,可以利用东北晚熟粳稻品种作为湖南晚稻品种栽培,但是其播种期不宜太晚,最适宜播期为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早籼与早粳稻品种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3年早季在湖南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产量在5.37~8.25 t/hm2之间,中早39产量最高,达8.25 t/hm2,产量最低的是龙粳21,为5.37 t/hm2;品种全生育期在107~113 d之间,均在7月16日之前成熟。可见试验品种均能在湖南长沙地区做早稻栽培,籼稻品种比粳稻品种产量高,早籼稻更适合在湖南地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熟期油菜品种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熟期油菜品种的适宜播期,以早熟品种"1358"、中熟品种"中双11号"和晚熟品种"浙双8号"为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品种"1358"具有很好的耐迟播性,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种在4个播期内均以9月30日和10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适播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出优良的恢复系父本,能够与春油菜区优良的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先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3个不育系和118个恢复系的SNP标记,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父母本花期相遇原则,从每一类选取数量不等的恢复系,共40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不育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120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聚类将121份甘蓝型油菜资源分为5大类,大多数相同类型的品系被聚在了同一类,3份不育系均被聚在了第Ⅴ类;43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的变化范围为-20.78~30.42,恢复系R83、R107和R13的GCA较大,不育系GCA较大的为S3(105A),特殊配合力较大的组合有S3×R13、S1×R48、S3×R11、S2×R89;组合S3×R13的产量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最大,分别为37.12%和42.52%。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0。与3个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产量排名前20位的亲本恢复系大部分来自和不育系遗传距离较大的Ⅰ类,并且在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青杂2号、青杂7号、青杂9号、青杂12号,均为被聚在Ⅰ类的恢复系与不育系S3(105A)组配的杂交种。因此认为,(S×Ⅰ类恢复系)组配模式可以获得强优势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该研究不仅为后续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选育提供了亲本选择的分子依据,也将促进春油菜区的杂交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