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培试验,对生菜(Lactuck sativ.crispa)在不同氮、磷、钾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植株氮、磷、钾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对提高生菜的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在0、1/2、1剂量水平下,随着氮、磷、钾用量的增加,生菜产量也随之显著增加.氮、磷、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植株中磷和钾的质量分数及植株对磷和钾的吸收量也显著增加;磷素水平的增加也使植株中氮和钾的质量分数和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量有所增加;而钾素水平的增加虽然也使植株对氮和磷的吸收量有所增加,但对植株中氮和磷的质量分数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氮、磷、钾三要素中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生菜的生长以及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氮、磷的增产效果比钾素明显,生菜对钾素的需求量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西瓜植株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以钾最多,磷最少,氮居中。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西瓜植株幼苗妇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0.54%;伸蔓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14.67%;坐果及果实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84.78%。现将西瓜缺氮、磷、钾肥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毛管水连续时的产量比断裂的平均增加23.19%;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74.4%,36.44%和22.38%。施氮方式对氮、钾吸收量的影响显著,对磷较小。上均肥较上中肥的吸氮量多47.3%、钾多38.7%,而吸磷量仅多14.0%。随施氮量增加,能明显增加氮、磷、钾的作物吸收量。高氮较低氮处理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多80.1%,98.1%和76.5%。有、无隔水层明显影响土壤速效氮、磷、  相似文献   

4.
茄子需肥特点及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茄子需肥特点茄子是一种喜肥作物,营养不良会使短柱花增多,不利授粉坐果。茄子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生长发育而增加。生育初期的肥料主要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在盛果期,对氮和钾的吸收逐渐增多,这个时期如果肥料不足,则花发育不良,植株生长不好。氮素对茄子各生育期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浪费,研究氮、磷、钾肥施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蔬菜、土壤中累积量。[方法]进行一个周年轮作设施番茄、菜花、芹菜田间施肥试验。[结果]当番茄、菜花、芹菜不施N、P、K肥时,减产6.0%~13.8%,年总收入分别减少39220、36902、22023元/hm2;氮、磷、钾素是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蔬菜中N吸收量:番茄和菜花>芹菜,P吸收量:菜花>番茄和芹菜,K吸收量:番茄>芹菜>菜花;番茄果实中氮吸收量低于菜花果实氮吸收量,植株氮吸收量也低于菜花植株。而果实中磷、钾的吸收量是高于植株,并且钾吸收量明显高于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顺序为菜花>番茄>芹菜。番茄、菜花和芹菜收获后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种植前的土壤含量;受底施有机肥的影响,番茄土壤中残留氮含量、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都高于基础土壤含量2倍以上;菜花没施有机肥,土壤残留氮、钾含量低于番茄和芹菜。[结论]土壤残留磷含量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也污染土壤环境。应加强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毛管水连续时的产量比断裂的平均增加23.19%;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744%,36.44%和22.38%施氮方式对氮、钾吸收量的影响显著,对磷较小上均肥较上中肥的吸氮量多47.3%、钾多38.7%,而吸磷量仅多14.0%随施氮量增加,能明显增加氮、磷、钾的作物吸收量高氮较低氮处理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多80.1%,98.1%和76.5%有、无隔水层明显影响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前者比后者,中室铵态氮、硝态氮之和(Nmin)增加14.7%,有效磷增加14%;侧室有效钾增多24.4%表明毛管水连续与否能明显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影响作物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李玉 《农家致富》2013,(10):33-33
-忌单-施用大量氮肥 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主要矿质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青花菜南方慧星品种为材料,分3个播期,研究了青花菜生育过程对氮,磷,钾,钙和镁等矿质养分的和分布动态,结果表明,青花菜对氮,磷,钾的吸收,以氮最多,钾次之,磷量少,其吸收比例因生长期而不同,植株和各个器官的氮,磷,钾,钙和镁含量随生育过程逐渐降低,吸收量则逐步增加,其中花球分化发育期间吸收量占吸收量的75%至80%,花球分化发育前,大部分的主要矿质养分分布在茎叶,花球分化发育后逐渐减少,而分布在  相似文献   

9.
芥兰对氮磷钾的吸收以钾最多,氮其次,两者差异不大,磷最少。钙的吸收比氮、钾少而比磷、镁多。镁的吸收比磷少。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因生长期而不同。花芽分化前氮钾比例较高,且钾明显大于氮,菜薹形成期间氮钾比例缩小,采收时氮磷钾比例为5.3:1:5.5,植株的氮磷钾含量随着生育过程逐渐降低。吸收量则随着生育过程而逐渐增加,菜薹形成期间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3/4以上。氮磷钾等养分的分布随生育过程而变化。花芽分化前95%以上的养分分布在茎叶,花芽分化后的菜薹形成期间分布在茎叶的养分比例逐渐减少,而菜薹占的养分比例则迅速增加,采收时占氮3/4,占磷、钾、钙和镁的2/3左右。  相似文献   

10.
玉米对氮、磷、钾三要素累积吸收量的趋势是:从出苗至乳熟期,随着生育进程的发展和植株干重的增加,氮、磷、钾均是不断增加的.三要素在拔节期以前增长速度均较慢,尔后均加快,其中氮增加速度最快,几乎是呈直线上升的;磷增长速度比较平稳:钾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吸收量急剧增长,大喇叭口至乳熟期速度稍缓,乳熟期达到吸收量的顶点,乳熟至完熟期,钾因外渗土壤又缓慢下降,钾吸收速度较氮和磷快,结束较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水稻的合理施氮量及氮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经济利用效果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从10斤增至40斤时,氮肥生产效率降低66%,每斤肥料所生产的稻谷仅为10斤氮时的1/3左右,每亩赢利降低30%,故以亩施氮素20斤左右较为适宜。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穗部或稻谷含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素也促进了水稻对磷、钾的吸收,随着施氮量增加,磷、钾吸收量也趋向增加,但单位氮素对磷、钾吸收的促进作用下降,因此,植株体内磷、钾含量的比例也随之降低,有可能导致营养失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稳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糯高粱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氮处理。取样株测定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不断增加,氮、磷、钾吸收总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氮、磷、钾均在处理号10N的施用量达到最高值,产量也达最高;氮的积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多;糯高粱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的是K,其次是N,最低的是P。  相似文献   

14.
1.需肥特点结球甘蓝的生育期不同,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量也不同。从播种到开始结球,生长量逐渐增大,氮、磷、钾的吸收量也逐渐增加,此期氮、磷的吸收量约为总吸收量的15%~20%,而钾的吸收量较少,约为6%~10%;开始结球后,氮、磷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80%~85%,而钾的吸收量最多,占总吸收量的9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施肥量下2个杂交水稻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特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个杂交稻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氮、磷、钾吸收积累。结果表明,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鞘、叶、穗各器官内的氮、磷、钾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抽穗期,叶的氮含量最高,茎+叶鞘的磷、钾含量最高;成熟期,叶的氮含量、茎+叶鞘的磷含量、穗的钾含量均下降。抽穗期,氮、钾吸收量及干物质量红泰优996高于粤优589,磷吸收量粤优589高于红泰优996;成熟期,氮、钾吸收量及干物质量粤优589高于红泰优996,磷吸收量2品种差异不明显。2个杂交水稻品种地上部植株对氮、磷、钾积累量比例的变幅范围均在高产水稻积累变幅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为使氮、磷、钾施肥利用率提高,进行了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加施肥料增效剂能提高稻谷产量3.69%;植株的每蔸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生物产量增加;对氮、磷、钾吸收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使氮、磷、钾施肥利用率提高,进行了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加施肥料增效剂能提高稻谷产量3.69%;植株的每蔸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生物产量增加;对氮、磷、钾吸收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玉米对氮、磷、钾三要素累积吸收量的趋势是:从出苗至乳熟期,随着生育进程的发展和植株干重的增加,氮、磷、钾均是不断增加的。三要素在拔节期以前增长速度均较慢,尔后均加快,其中氮增加速度最快,几乎是呈直线上升的;磷增长速度比较平稳:钾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吸收量急剧增长,大喇叭口至乳熟期速度稍缓,乳熟期达到吸收量的顶点,乳熟至完熟期,钾闳外渗土壤又缓慢下降,钾吸收速度较氮和磷快,结束较早。  相似文献   

19.
<正>一忌单—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20.
磷肥用量对菘蓝干物质积累及其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肥用量对菘蓝干物质积累及其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于2011-05-14,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0,90,180,360,540kg/hm2时,菘蓝干物质累积量以及氮、磷、钾累积吸收量的变化。【结果】在菘蓝生长60~180d,不同施磷水平下,菘蓝总干物质累积量均随生长期的推进呈现出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即"S"型曲线;磷肥用量在0~180kg/hm2时,菘蓝总干物质累积量、干物质日增长量、根干物质分配率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磷肥用量超过180kg/hm2时,总干物质累积量、干物质日增长量、根干物质分配率反而下降。菘蓝植株的氮、磷、钾吸收累积量动态变化与其干物质积累规律类似,总体均呈"S"型增长趋势。在整个生长期,以磷肥施用量为180kg/hm2的处理菘蓝植株和根系的氮、磷、钾累积吸收量最高;而当磷肥用量超过180kg/hm2时,植株和根系的氮、磷、钾素累积吸收量反而下降。菘蓝对氮的吸收量最大,钾次之,磷最少,当磷肥用量达到180kg/hm2时,菘蓝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素累积吸收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370.22,192.44,682.44mg/株。【结论】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磷肥(P2O5)的推荐用量为180kg/hm2,且是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