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苏籽对高血脂鹌鹑血脂调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籽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辛,性温,无毒,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效。许多研究表明紫苏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但主要着眼于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油,对直接食用紫苏籽是否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则鲜有报道。笔者从已有的研究基础出发,对紫苏籽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蒸馏法提取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和白苏(Perrilla frutenscens L.)两种叶片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挥发油的组成成分,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紫苏和白苏叶中提取的挥发油,分别检测出66和65种化合物,其中共有的成分有15种。紫苏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洋芹醚(76.392%),白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2-己酰呋喃(89.418%)。  相似文献   

3.
皱紫苏的栽培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皱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又名赤苏、红苏、香苏和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广为栽培.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出现了回回苏、白苏和野苏等变种,其产量也略有差异,苏籽产量一般在1500kg/顷,高的1900kg/顷.  相似文献   

4.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紫苏、白苏),系传统中药,为中国药典收载.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肺.紫苏的嫩茎叶和苏子粉为民间风味食品;苏子油可食,又是清漆、油墨、润滑油等的原料;油粕和茎叶又是极好的饲料和有机肥[2].苏子油中α-亚麻酸(ALA)含量一般为45%~70%,高于亚麻子油,它是人体两种必需脂肪酸之一,ALA在人体内可代谢为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而紫苏油被誉为陆地深海鱼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ALA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抗衰老、减肥、抗过敏性炎症、增强学习记忆、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1,8,12]化学成分与功能密切相关,我国学者对紫苏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研究,结果散见于多种刊物,为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特此综述.  相似文献   

5.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青苏、野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的一种1年生草本植物。紫苏高60~180 cm,有特异芳香。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苏叶、苏梗、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腌渍,而苏子则可榨油,苏油含α-亚麻酸达56.14%-64.82%。  相似文献   

6.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  相似文献   

7.
云南紫苏小坚果含油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Perilla jrutescens(L.)Britt]是唇形科(Labiatae)紫苏属(Perilla)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有1种及其2变种.紫苏小坚果(俗称种子)所含的油称苏子油,是一种性能与桐油相近的优质干性油,一直是涂料工业的重要原料;苏子油还是一种保健食用油,并具防腐作用,可作酱油的防腐剂,因而经济价值较高.本研究旨在为生产上栽培和选育富油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来自全国7个种源的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水平观测紫苏叶片性状,分析不同种源紫苏叶片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安徽种源紫苏叶片面积最大(147.70 cm~2),云南种源叶面积最小(71.50 cm~2),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3.67%~12.00%;说明不同种源紫苏的叶片性状变异明显,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幅度最广;河南种源的比叶面积值最大(551.54 cm~2/g),适应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叶片的9个性状可以综合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52%。  相似文献   

9.
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7,(1):56-60
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SPF级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8周,测定小鼠体重及血清中血脂水平,判断小鼠高脂血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将建模成功的高脂血症组小鼠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m L/(kg·d)及紫苏水提取物3 g/(kg·d)、6 g/(kg·d)、9 g/(kg·d),连续灌胃6周。试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血脂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表明,紫苏水提取物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丙二醛(MDA)活力,其中以高剂量紫苏水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和抗氧化效果最好。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盐碱(pH=8.0,0.2%NaCl)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imics),聚天冬氨酸锰(Ⅱ)(poly-aspartic manganese(Ⅱ))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进行浸种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 d,采样测量叶宽、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及丙二醛(MDA)含量,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仅第一周期测定叶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经0.1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组紫苏发芽率是未浸种组的5.33倍;浸种及叶面喷施使紫苏叶片宽度、SOD和CAT酶活均有增高,12.5 mg/L为最佳喷施浓度;随聚天冬氨酸锰(Ⅱ)喷施浓度增加,MDA含量降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天冬氨酸锰(Ⅱ)模拟物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有效提高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期紫苏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侧枝的处理及生根粉浓度的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苏侧枝扦插的效果,确定适合紫苏侧枝扦插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处理在成活率、生根数量、生根长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处理6即留取侧枝1对叶片,浸泡生根粉浓度为500 mg/L时成活率最高,达到83.3%,其生根数量、生根长度等指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黄名正  李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82-185
[目的]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紫苏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一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占总含量的3.96%;醛类3种,占总含量的2.63%;烯烃3种,占总含量的0.67%;酮类1种,占总含量的1.61%;酚类3种,占总含量的0.74%;酯类5种,占总含量的2.69%;酸类3种,占总含量的1.22%;芳香族6种,占总含量的25.37%;萜类13种,占总含量的61.02%。[结论]紫苏的挥发性成分中既有具风味的挥发性成分,也有具药效的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陇东麦收后复种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又名荏,茬子,一年生草本植物,集药用、调味、保健、精油于一身。种子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脂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含蛋白质25%,含氨基酸18种,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甾醇、磷脂等,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不含胆固醇,  相似文献   

14.
为紫苏属植物种群划分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观察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表型性状及抗逆性,并依据21个表型性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叶色、叶形、花色、苞叶及种子等性状差异明显。2)在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中,抗倒性较强的材料占91.98%,抗虫性较强的为2.83%,抗锈病极强的为1.89%,抗白粉病强的为4.25%,抗根腐病较强的为3.77%。3)聚类分析将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分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和回回苏(P.frutescens var.crispa)2类群。抗倒性、抗虫性、抗病性较强的紫苏属植物资源可作为抗性育种材料利用或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5.
镉铜胁迫下紫苏的生长响应和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在Cd、Cu胁迫下生长响应及其对Cd、Cu的耐性、吸收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在Cd处理浓度≤60mg·kg~(-1)和Cu处理浓度为≤600mg·kg~(-1)时,紫苏株高和根长均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加,此后则随处理浓度增加胁迫作用渐趋明显.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的最高含量分别是331.51和991.14 mg·kg~(-1),Cu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28.65和2 030.63 mg·kg~(-1).植株地上部Cd和Cu的最大富集量分别为66.70和36.52 μg·plant~(-1).植株Cd、Cu富集系数分别为2.59~15.42和0.14~1.24,迁移系数分别为0.35~1.44和0.07~0.56.因此,该植物可用于Cd、Cu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茬、苏子、山苏、赤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也可用作庭院观赏植物,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棚室栽培的紫苏,主要用作特菜,其栽培技术与其他模式有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7.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属唇形科,是一种油料和药材兼用作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紫苏种子可榨油食用。苏子油黄绿发亮,色味具佳。抿测定,苏子油含棕榈酸5.97%、硬脂酸2.17%、油酸19.53%、亚油酸12~18%,不含芥酸。紫苏的种子、茎、叶均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述:“籽主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生食,止渴润肺、止嗽。叶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气咳嗽、去狐臭、治虫咬”。对肝炎病患者也  相似文献   

18.
紫苏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脂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叶和茎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紫苏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并优化紫苏蛋白质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苏蛋白质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碱提pH 8.0、料液比1∶10 (m/V,g∶mL)、碱提温度40℃、酸沉pH 4.0,在此条件下,紫苏蛋白质提取率为20.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100W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提取率为22.41%.  相似文献   

19.
紫苏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尧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75-18776
[目的]测定紫苏(Apocynum venetum L.)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方法]选取紫苏果实、花、根、茎和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紫苏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其含量大小为:叶〉根〉果实〉花〉茎。[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效开发利用紫苏提供参考价值;紫苏根中总黄酮含量比花、果实中高是一大发现,可为紫苏根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与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饼粕进行混菌的固态发酵,对其发酵后的产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5%,混菌发酵温度为33℃的条件下,发酵2 d,发酵后紫苏饼粕中粗蛋白升高3.79个百分点,纤维素降低2.80%,总黄酮升高1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