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瓜是天水市主栽蔬菜,种植面积约0.4万hm2。种植区域以渭河流域为主,栽培方式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1]为主。黄瓜霜霉病为天水市蔬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为此,系统地调查了在渭河流域黄瓜主栽区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效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对黄瓜生产危害很大,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黄瓜霜霉病来势猛、传播快、病害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3~5天即可毁掉整个棚室,该病在各个黄瓜产区均有发生,黄瓜发生该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瓜就死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 et Curt.)Rostov]是湖南省黄瓜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该病在各个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生快、流行迅速等特点,经常造成黄瓜生产的重大损失,发病田,严重可减产10%~30%,局部田块可导致植株死亡率50%以上,甚至绝收.黄瓜发生该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瓜就死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瓜菌核病已经成为制约其生长发育的严重病害.在黄瓜种植区,每年因菌核病大约减产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最严重者甚至全田死亡.特别是随着冬季蔬菜大棚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大棚中高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更进一步促进了菌核病的发生,在许多地区黄瓜菌核病已经成为限制黄瓜产量的主要因素.试验立足于分析治理黄瓜菌核病的最佳药物种类、最佳用药时期及有效使用浓度,了解其防治效果,为黄瓜种植区菌核病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危害蔬菜,特别是在温室黄瓜上.近两年来,是新发生的虫害,它危害程度较重,严重的减产40%~60%,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栽培年限的增长,特别是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利用,加之重茬严重,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此病害在国内各黄瓜产区及温室大棚普遍发生,一般可减产20%~30%,甚至绝收;并且还能引发其他病害的发生,使黄瓜品种的抗性大大降低,造成黄瓜商品性不好、结实性差,直接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地区一般减产20%~30%,重病地块达40%以上,严重地威胁着黄瓜生产。为了摸索防治该病的有效农药及其使用方法,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琳 《北方园艺》2000,(3):40-41
黄瓜霜霉病是影响塑料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常常造成减产10%~15%,严重年份可减产50%,甚至使个别棚绝产,给大棚黄瓜的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据山东省临沂市1997~1998年调查50多个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认识及掌握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对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多年来一直严重地困扰着大棚黄瓜生产.特别是一些老棚区发病率高达60%~70%,严重地影响了保护地黄瓜生产水平的提高.黄瓜多在保护地栽培,生产投资较大,轮作和品种调整必须在保证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的一项措施,生产当中恰恰不好解决.土壤更换只能在育苗箱里考虑,生产用地面积之大,更换土壤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又名王瓜、胡瓜,因其含水量高,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松原市黄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黄瓜病害发生也比较严重,如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使经济效益降低。近2a,在松原地区园艺植物病害调查中,黄瓜黑星病又悄然兴起,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给生产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俗称"跑马干",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病害重,可在7~10天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减产20%~30%,严重时  相似文献   

1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近年来塑料大棚栽培的普及,该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在一些老菜区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不但发病迅速,危害严重,而且发生普遍。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在发病季节,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使成片的植株发病,减产30%~50%。为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我们用20%烯酰吗啉悬浮剂与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作了对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不但发病迅速,危害严重,而且发生普遍。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在发病季节,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使成片的植株发病,减产30%~50%。为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我们用20%烯酰吗啉悬浮剂与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作了对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导读:近年来黄瓜枯萎病发生严重,田间发病率在10%~30%。保护地黄瓜受害更重,经常造成全株枯死,乃至减产或绝产,这大大削弱了农民种植黄瓜的积极性。所以在生产上应提早预防,综合防治,从根本上减轻黄瓜枯萎病的发生。本文根据多年生产经验,从种子处理到苗期及定植后田间管理,以及发病后的防治,阐述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锐 《北方园艺》2007,(9):150-150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化隆县沿黄灌区日光温室黄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黄瓜生育期中,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茎、卷须和花梗.一般情况下减产15%~20%,病情流行时减产60%以上,严重的可造成整棚绝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温室、大棚黄瓜栽培面积的连年扩大,黄瓜枯萎病成为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一般损失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嫁接换根是防治黄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而黑籽南瓜是优良的嫁接砧木。自80年代大力推广黄瓜嫁接技术以来,北方对黑籽南瓜子的需求量增大,尤其是近几年日光温室栽培迅速发展,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成为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配套技术,嫁接苗较自根苗耐低温(7~8℃),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发展,黄瓜霜霉病为害越来越严重。,根据我们调查,一茬黄瓜打化学农药8~12次,个别的达14~15次。黄瓜成本高,而且残毒残留严重。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研究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及新的防治手段,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瓜白粉病是西宁市近年来分布最为普遍,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在西宁市每年均有发生,一般年份造成20%~30%的经济损失,严重年份高达4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出现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