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克毒克防治大豆根腐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生物农药-菌克毒克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用不同浓度的菌克毒克和多菌灵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克毒克拌种剂量为1.0%~2.0%时,防效为69.1%~74.3%,增产14.1%~16.3%;多菌灵防效为45.9%,增产6.3%.菌克毒克的防病及增产效果均明显好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锈腐病 (PanulariapanacicolaR .destuctans)是西洋参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 ,从幼苗到各年成株均能感病。采用化学杀菌剂土壤处理防治该病其持效期较短 ,效果不理想 ,多次用药又易造成农残超标。为促进西洋参病害无公害防治目标的实现 ,我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的生物杀菌剂菌克毒克进行了此项试验。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菌克毒克 (2 %宁南霉素水剂 )由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1 .2 试验方法1 .2 .1 试验处理设每平方米用药量 0ml、5ml、1 0ml、1 5ml,4个处理 ,各处理均兑水 1kg灌根…  相似文献   

3.
应用参百克、百抗和菌克毒克三种新农药防治人参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到80.2%~87.2%。  相似文献   

4.
应用菌克毒克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农药菌克毒克防治根腐病效果达94%-96%以上,增产11.9%-12.2%。以2%菌克毒克拌种1:100为宜。  相似文献   

5.
壮苗安(20%稻灵·恶霉乳油)2ml/m2,兑水3kg/m2在水稻旱育秧田进行播前床土消毒,对水稻立枯病防效达100%,对水稻安全、秧苗茁壮,并能促进本田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稻谷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壮苗安(20%稻灵·恶霉乳油)2ml/m2,兑水3kg/m2在水稻旱育秧田进行播前床土消毒,对水稻立枯病防效达100%,对水稻安全、秧苗茁壮,并能促进本田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稻谷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新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20 g/667 m2防效分别为78.57%和72.10%,防治效果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效;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和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2.63%、54.40%;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0.17%和44.99%。药后2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30%醚菌酯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3.40%和83.53%,防效在各处理中最高,其次为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防效为61.25%,以上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及其他处理都达到显著性差异;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60%和18.28%,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仅有5.90%。因此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20 g/667 m2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三唑酮的替代药剂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大豆菌核病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导致百粒重严重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应用加收米和菌克毒克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加收米和菌克毒克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9.7%,只用加收米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防效达51.9%,增产13.16%~20.28%。  相似文献   

9.
选用新型杀菌剂满穗对盘锦地区主要病害纹枯病进行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满穗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90.2%,较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高出25.8%,较常规对照增产148.9 kg/667 m2,增加经济效益347.1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对10%井岗·蜡芽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井岗·蜡芽菌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喷施10%井岗·蜡芽菌的处理纹枯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了14.36%,防效达到68.67%,理论产量68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6.4%。  相似文献   

11.
以3种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g/hm2、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g/hm2和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375 ml/hm2为供试药剂,对水稻灌浆期纹枯病进行药效试验,药后20 d株防效均达到81.71%~89.83%,药后35 d的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到90.61%~92.79%和93.11%~94.17%,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水剂,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3者均有减轻纹枯病危害、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其中以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g/hm2和300 g/L苯甲·丙环唑可湿性粉剂300 g/hm2增产效果较好,尤以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的防效最佳,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建议大面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 l/667m 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12.5%氟环唑SC对机插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40~50 ml/667 m2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连续施药二次,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并且持效期达14 d以上,推广应用前景良好。25%嘧菌酯SC30 ml/667 m2对机插水稻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并且对纹枯病的控制效果也达14 d以上。12%井冈A.苯醚甲80 g/667 m2药后7 d对机插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与25%嘧菌酯SC 30 ml/667 m2的效果相近,但持效期较短,药后14 d防效下降明显。40%菌核净WP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差,160 g/667 m2仍不能有效控制机插水稻纹枯病的发生。12.5%氟环唑SC、25%嘧菌酯SC、12%井冈A.苯醚甲WP、40%菌核净WP均对水稻生长、抽穗灌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户盲目引种水稻品种,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此,对市面上防治稻曲病的不同药剂进行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及齐穗期喷施2次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20 g/667 m^2,防治稻曲病效果最好,防效达到61.9%;其次是5%井冈霉素水剂100 g/667 m^2和40%菌核净100 g/667 m^2,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57.1%和52.4%。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由于秋冬气温偏高 ,四代二化螟不仅能严重危害晚稻 ,而且越冬死亡率降低 ,再加上机割面积逐年扩大 ,稻秆遗弃田头增多 ,使螟虫转化率提高。另一方面 ,杀虫双、三唑磷等农药的多年使用 ,使螟虫抗药性增强 ,药效下降 ,致使二化螟危害加重 ,已成为我市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为了观察高灭克防治螟虫效果 ,作者对 40 %三唑磷辛硫磷乳油(高灭克 )等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设 667m2用 2 7%辛硫磷乳油 (高灭克 ) 67ml、80 ml,2 0 %三唑磷乳油 1 2 5 ml(仙居农药厂生产 ) ,40 %三唑磷·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江苏地区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发病情况,进行复配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田,在水稻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8.5%烯唑·多菌灵wp 40 g/667 m2,其相对防效达到81.5%,比17.5%烯唑·多菌灵wp防效略好,明显好于50%多菌灵wp防效;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效果达到17.5%,优于17.5%烯唑·多菌灵wp和50%多菌灵wp。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荣  陈成冬 《北方水稻》2011,41(5):35-36
通过对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相对防效最好的是满穗,防治效果54.5%,产量634.0 kg/667 m2,比清水对照增产76.2 kg/667 m2,增产率为13.7%。  相似文献   

18.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l/667m^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药剂中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效最好的是2%加收米,相对防效61.5%,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64.3kg/667 m2,较对照增产57.4 kg/667 m2,增产率9.5%。  相似文献   

20.
福满门为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活性、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优点。为验证福满门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的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福满门对水稻稻瘟病的穴防效为19.6%,穗防效为72.4%;对稻曲病的穴防效为61.6%,穗防效为80.2%,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区产量550.4 kg/667 m2,比对照区增产92.4 kg/667 m2,增产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