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果骄子——杏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李品质佳、营养丰富 ,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 ,病虫害少 ,耐贮藏性及丰产稳产性能好 ,经济效益高 ,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的好树种。栽植后 2年开始挂果 ,4~ 5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长达 2 0年以上 ,单产可达 2 7~3 3t/hm2 。不同品种果实成熟期从 5月下旬到 9月上旬 ,市场鲜果供应期 4~ 5个月。目前 ,国内还没有商品果销售 ,少量进口的到岸价达 13美元 /kg ,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王力明  刘继  黄海涛  李焕秀  唐懿 《土壤》2019,51(3):502-506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不同量(0、2.5、5.0、7.5、10.0 g/kg)的银杏凋落叶,研究银杏凋落叶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施用银杏凋落叶后显著抑制了生菜的生长,其根长、茎粗和株高均显著下降,地上部鲜物质量较对照分别减少了11.38%、22.54%、32.37%、34.82%;各处理生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减少,且随凋落叶施用量的增多呈现降低趋势,10.0g/kg银杏凋落叶处理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45.24%、56.25%、47.72%以及38.08%;生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增强,且各处理中后两者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生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小于对照,且随凋落叶施用量增多呈增加趋势。研究认为,银杏凋落叶对生菜生长及抗性生理产生化感作用,综合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果园调查、土壤植株分析与大田钾肥施用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银杏钾素营养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钾素以土壤速效钾作为诊断形态 ,其诊断指标 (mg/kg)为 :高 >75 .0 ,中 5 0 .1~ 75 .0 ,低 <5 0 . 1。银杏植株钾素营养诊断最佳诊断时期为 7月 ,最佳诊断部位为长枝条倒 8位叶。诊断形态为叶片全钾 ,其诊断指标 (% )为 :高 >0 .95 8,中 0 .81 8~ 0 .95 8,低 <0 .81 8。  相似文献   

4.
潍坊市南部山丘区小流域治理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 ,潍坊市对其南部山丘区 19条小流域进行的重点治理 ,以改土、植树为重点 ,科学规划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形成了“山顶水土保持林、山腰经济林、山脚坡改梯果粮间作”的综合治理格局 ;加强领导、注重科技培训和发展水保产业保证了治理开发效果 ,使各小流域成了山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样板。  相似文献   

5.
银杏采叶圃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土壤盐碱较轻 ,有排灌条件的地方 ,近距离选用 1年生梅核类银杏实生壮苗 ,高标准整地 ,高密度栽培 ,实施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营建 0 5 3hm2 银杏采叶圃 ,平均每年苗木增高 43cm。 3年间 ,每亩 (约 667m2 ,下同 )圃地累计获得平均株高 14 4 3cm的银杏大苗 60 0 0株 ,鲜叶产量 172 8 5kg ,纯收入 9185 5元。从第 3年起每亩产鲜叶量稳定在 13 3 8kg以上 ,仅采叶年纯收入可达 3 0 0 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探求不同施肥量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最佳施肥量,分析施肥量对猕猴桃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猕猴桃萌芽期一次性施入复合肥料0 kg/株(对照)、0.25、0.5、0.75、1 kg/株,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平均横、纵径,施肥量为0.75、1 kg/株的平均横、纵径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10%、12.55%、27.21%、13.08%,其中,施肥量为0.75 kg/株的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施肥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施肥量为1 kg/株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肥量为0.5 kg/株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45.29 mg/100 g;施肥量为0.75 kg/株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8%和6.04%,均高于其他处理。(3)整个生育期间,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总体均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及果实的氮磷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整个生育期内各器官氮含量顺序为叶>果,其中叶氮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氮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器官磷含量顺序为叶>果,叶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不同施肥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效果以施肥量为0.75 kg/株最佳;整个生育期间,果实干物质含量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氮磷含量为叶>果,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会昌县1993年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后,大力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探索出了以抓“猪、沼、果”工程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新路子,至1997年6月底已累计兴建沼气池25284口,开发果园面积87300hm~2.实施“猪、沼、果”工程的主要做法是:以典型引路,使该工程在各小流域普遍推广;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工程的实施;各部门配合,加强技术服务.“猪、沼、果”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水土保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表明圆叶决明经不同浓度多效唑 (MET或PP3 3 3 )处理后其茎、叶和果荚外观发生变化 ,植株营养生长受抑 ,而适宜多效唑浓度有利于提高其有效分枝数和有效结荚数。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浓度的变化规律为“CPI86 134”对照 <5 0mg/kg浓度处理 <2 0 0mg/kg浓度处理 <10 0mg/kg浓度处理 ,而“CPI92 985”对照 <10 0mg/kg浓度处理 <4 0 0mg/kg浓度处理 <2 0 0mg/kg浓度处理 ,光合速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一致。掌握最佳喷施时间和浓度是提高圆叶决明种子产量及品质、缩短收种时间和降低收种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对江西赣南山地丘陵区三个县(市)进行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户用"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对控制水土流失,提供农村能源,防治面源污染;对节约能源开支,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改善卫生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略论水土保持措施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各项措施的实施已为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阐明水土保持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中对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枳芨壕小流域分类施治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库布其沙漠边缘丘陵区与风沙区结合部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枳芨壕小流域 ,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支持下 ,在风沙区以防风固沙、开发地下水、恢复植被为主攻方向 ,在丘陵沟壑区以控制水土流失为突破口 ,按照从坡顶到坡面再到沟底的顺序采取造林种草、建设基本农田、修筑库坝工程等综合开发治理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年均侵蚀模数由 12 0 0 0t/km2 减少为 90 45t/km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 2 6 9%提高到现在的 67 5 %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64 9元提高到 2 0 60元 ,人均粮食由 3 3 0kg提高到 12 0 0kg。  相似文献   

12.
银杏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果园调查、土壤植株化验分析与大田氮肥施用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银杏氮素营养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氮素的最佳诊断形态为土壤有效氮 ,其诊断指标 (mg/kg)为 :高 115.2 ,中 78.8~ 115.2 ;低78.8。银杏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最佳诊断时期为 7月 ,最佳诊断部位为长枝条 8位叶 ,诊断形态为全氮 ,其诊断指标 (N % )为 :高 2.04、中 1.80~ 2.04、低 1.80。  相似文献   

13.
<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陕、晋、甘、蒙四省(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区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工程的扶贫项目,也是世界银行第一个大规模水土保持扶贫贷款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近几年来水利水保战线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重要尝试.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使项目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将有效地促进整个黄土高原的开发治理,为我国的环境建设和世行的同类项目积累经验,树立典范;同时,还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培养一批水土保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实际技能.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及治理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效益而言,它的基本涵义是劳动节约,通常表现为在资源利用、建设投资、生产开发、农业发展战略和现代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劳动集约程度。 水土保持是一个涉及面宽、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其效益充分表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是评价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有效尺度和客观标准,是评价水保技术方案及政策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和科学依  相似文献   

15.
小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猪沼果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赣南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近几年兴起的“猪—沼—果”工程,在水土保持三大效益和各种治理措施的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增加农村能源,保护山地植被,有利于水土保持;(2)增加有机肥料,促进治理开发,发展小流域经济;(3)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4)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在我国水土保持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通过川陕"长治工程"中期评估考察,分析"长治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色与创新,并据此讨论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性质与定位。水土保持学科无论从法律地位还是学术地位,均应归属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范畴,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水土保持更具有突出的生产功能。现阶段水土保持学科仍应首先赋予其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江河,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并努力使之与农村生态建设结合,以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涵,同时应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等方面拓展其学科外延。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西瓜生产中存在盲目或过量氮肥施用导致的果实品质下降和氮素利用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基于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值)的西瓜全生育期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以期为利用SPAD仪建立田间西瓜氮素营养实时诊断技术、开发西瓜精准氮素养分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2021年在甘肃河西灌区的张掖市以‘金城5号’西瓜为材料,设置了0、80、160、240、320、400 kg/hm2 6个氮肥水平,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西瓜关键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及叶片不同位置上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西瓜产量、品质指标的相互关系,建立基于SPAD值进行西瓜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的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并开展RTNM模式的生产性验证。西瓜苗期顶一叶叶尖、伸蔓期顶三叶叶中、膨果期功能叶叶中位置SPAD值与叶片叶绿素、全氮含量相关性最佳,且变异系数小,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通过指示叶SPAD值与西瓜产量、品质指标及施氮量的回归分析,获得西瓜产量超过60000 kg/hm2的SPAD阈值范围为苗期49.1~51.0、...  相似文献   

18.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立足于晋西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进行模式优化设计,在设计内容上,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轴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初步形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粮食高产,优质林果生产与畜禽养殖,多元庭院开发等技术体系,构建了以农、林、果、牧四大产业系统为“纵线”和塬、坡、沟、庭院四大系统为“横线”的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网络系统,为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环境改善,资源利用,经济开发,提供一整套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介质条件对银杏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糊流变特性是影响淀粉类食品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布拉班德尔黏度计,考察不同介质条件如浓度、pH值、蔗糖和食盐对银杏淀粉糊黏度特性的影响。银杏淀粉糊的布拉班德尔黏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银杏淀粉糊浓度增加,其起糊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增高,热稳定性、冷稳定性下降,凝沉性增强;60 g/kg银杏淀粉糊黏度性质受酸碱介质的影响较大,在pH值中性7左右,其淀粉糊黏度热稳定性最好,凝沉性最强,但冷稳定性最差;食品介质蔗糖对60 g/kg银杏淀粉糊黏度曲线影响较大,其淀粉起糊温度、峰值黏度随蔗糖浓度增加而增加,淀粉糊黏度的冷稳定性、热稳定性均降低,凝沉性增强;而食盐影响较小。该结果对银杏淀粉类食品深加工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期连续的综合治理 ,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粮食种植业发展为粮、果、工副业三元产业结构 ,建成了塬面农田防护林、沟坡经济林、沟谷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 ,连续 13年使年土壤侵蚀模数稳定在 80 0t/km2以下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 1986年建立试验示范区时的 2 3 0元上升至 2 0 0 3年的 2 70 1元 ,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