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辐麦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1988年用1.1RADγ射线处理克83-187干种子,然后经体细胞培养产生的体细胞无性系,经过组织培养,用生物技术方法育成.该品种在1995年3月第二届面包麦评比中,经过化学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等多项指标测试,被评为国家优质面包麦.1995年1月获农业部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银质奖.200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山西省审定小麦品种类型与品质状况,为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改进提供参考,对2002—2020年山西省审定的176个品种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并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品质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较高且较为稳定,分别为14.86%和32.05%;面团稳定时间较低且以0.207 min/a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平均为4 min; 3项指标均达强筋麦、中强筋麦、中筋麦和弱筋麦标准的比例为5.7%、4.5%、25.0%、0.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优质品种与其他品种差异大,且亲本单一。因此扩大优质亲本选择,增强品质性状间协调性是山西省品质改良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由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历经10年精心选育而成的“北麦1号”、“北麦2号”两个小麦新品种,2005年3月正式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与现有的小麦品种相比,“北麦1号”、“北麦2号”最明显的特征是产量高,其每公顷产量分别达到4780.5kg和4639.9kg,比“垦红14”增产12%,比C K“龙麦26”增产8.1%。容重平均810g以上。品质好,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化验,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都在17%左右,湿面筋最低38%,最高达44%,沉降值40~50m l,面筋形成时间2.5~4分钟,稳定时间6~10分钟。抗逆性强,历经研究单位1995~2004年与福建南平我国赤…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长江中下游麦区现有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以该区近10年来审定推广的58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其中变异最大的是面团稳定时间,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变异较小。2)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蛋白质含量13.3%±1.8%,湿面筋含量29.3%±5.7%,面团稳定时间(4.4±4.1)min。3)不同省份间小麦品种的品质有差异,安徽省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要高于湖北、江苏和浙江。4)该区绝大部分品种属中筋类型,扬麦10号和安农92484达到优质强筋二等标准,宁麦9号、扬辐麦2号、扬麦13和扬麦15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同时,提出了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策略、品质区划以及重点推广品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麦面粉进行品质性状对比分析,挖掘新麦系列品种强筋优质的形成机制,为强筋小麦品质特点和筛选指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以新麦45和新麦58为试验材料,以新麦26为对照,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3个品种的7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质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1.34%~22.35%;新麦45在容重、湿面筋、吸水率和拉伸面积的指标中分别高出对照1.88%、14.38%、4%和2.24%,面粉蛋白质(干基)、面粉稳定时间和面团最大拉伸阻力的指标中分别低于对照0.69%、2.51%和8.78%;新麦58在容重、蛋白质(干基)、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的5项指标中比新麦26都有所提高,其中稳定时间高出36.22%,但吸水率和拉伸面积分别低于对照2.4%和0.32%。  相似文献   

6.
分析测定了当前河北省大面积推广的26个优质麦品种的物化性质和面团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优质麦品种均属于强筋小麦,容重、湿面筋、蛋白质含量较高,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并针对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资源优势及区域特性,对今后优质小麦育种、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品种的开发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优质品种,并做好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目前优质品种品质指标是指蛋白质含量15%以上,湿面筋35%以上,沉降值45毫升以上,稳定时间7分钟以上,适合本市中、高筋小麦品种有:龙麦26、龙麦29和垦大6号。  相似文献   

8.
1BL/1RS易位对小麦面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BL/1RS易位系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广泛利用,对提高我国小麦品种抗病性、丰产性和稳产性起了重大作用.然而,1BL/1RS易位系的过度利用也是导致我国小麦面筋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用我国秋播麦区的主载品种和高代品系(实验Ⅰ)、中国优质面包小麦中优9507的杂交后代中的优9507×晋麦45F5代(试验Ⅱ)及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杂交后代Sunstate×济南16F2代(试验Ⅲ),研究了1BL/1RS易位右国的分布及对小麦面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份供试品种和高代品系中,1BL/1RS易位占44.6%.1BL/1RS易位主要影响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弱化值等主要反映小麦面筋质量的性状,使面筋品质显著降低,而对反映面筋数量性状的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审定优质麦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8~2005年河北省审定优质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来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和株高近年来改良效果明显,基本接近于高产品种;蛋白质和稳定时间基本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而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沉降值相对较低;优质基因源狭窄.优质麦育种今后应注重沉降值和吸水率的研究和选择,拓宽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0.
豫麦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 47号 (原名丰优 3号 )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优质强筋面包小麦 ,1 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被首批选定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品种 ,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之一。其品质性状达到了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标准 (GB/T1 7892 - 1 999)。豫麦47号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表现出高产优质兼用。优质小麦的生产既受遗传基因控制 ,又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 ,同时 ,也有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本文针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豫麦 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1.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程航 《农村百事通》2001,(24):14-15
湖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邮码 : 430064, 电话 : 027- 87389584)创制的长江中下游主产麦区强筋小麦特优种质鄂优 13397最近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检验测试 , 鄂优 13397粗蛋白质含量为 15.53% , 湿面筋含量为 29.1% , 稳定时间 8.5分钟 , 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标强筋优质小麦标准 . 它还具有综合性状较优、外观品质好和综抗、广适、丰产、稳定的特点 . 专家认为 , 该品种克服了本麦区小麦育种和生产上存在的主要品质缺陷 , 结束了长江中下游主产麦区不能生产强筋优质小麦的历史 .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5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籽粒容重为789 g/L,蛋白质含量为14.66%,湿面筋含量为31.2%,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0%,国外优质小麦多在65%左右;面团稳定时间较短,少数品种较高,如济麦4号、周麦24分别达到19min、14.3 min,高于国外优质小麦(一般在9 min以上),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只有7个,占审定品种的14%,强筋品种种类偏少,其余43个都归为中筋小麦品种;河南在今后小麦育种中应提高品种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强筋小麦是用来加工面包专用粉、意大利通心粉、膨松油炸制品用粉或用于配麦的专用小麦。我国小麦烘焙呈逐步改良趋势,但与国外的面包小麦相比,在品质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小麦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现有已审定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资源中,我们开展了连续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引种试验和品质鉴评工作,广泛引进我国黄淮冬麦区各省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籽粒品质,并进行了食品加工试验。  相似文献   

15.
利用3年41个品种分析了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与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的相关性显著。优质馒头与所分析的品质性状(馒头体积除外)相关性均不显著。本文还提出了黑龙江省优质面包和优质馒头和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的品质状况,对2018—2020年河南省审定的178个小麦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平均值较高且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较小且变异系数较大,其中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72.83%);各指标达到中强筋以上标准的品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质含量(92.2%)、湿面筋含量(68.0%)、吸水率(50.6%)、最大拉伸阻力(14.0%)、稳定时间(13.5%)、拉伸面积(10.1%);2018—2020年审定的178个品种中达到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的品种数量依次是5、7、165、1个,达到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的数量极少。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是制约强筋和中强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是弱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因此,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目标应以稳定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提高拉伸面积、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为主攻方向。培育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应选用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的亲本,加强优质小麦种资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育种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揭示河北省高产小麦品种品质现状,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及生产提供借鉴,统计并分析了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水地组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以中筋麦类型为主,多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相对较高,面团稳定时间极低,故今后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时间作为改善小麦品质育种的主...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南部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及其改良建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1998~ 2 0 0 0年 ,以山西省南部麦区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对品种的品质性状、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及品种品质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山西省南部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系 )的千粒重、容重属中等 ;蛋白质、面筋含量较高 ,但其品质较差 ;多数品种沉降值偏低 ,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际间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优质小麦品种 (系 )中以引进的品种较多 ,这一问题应引起育种部门和品种审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掌握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情况,按照2016年农业部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中的主要参数,对1998~2017年河北省冀中南区域审定的45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与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按照新的审定标准衡量,河北省审定的优质小麦62.2%为强筋或中强筋品种,37.8%为中筋品种。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吸水量是影响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等级的重要因素;优质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与普通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基本相同。并探讨了今后河北省优质小麦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优质小麦的内涵 小麦品质分为营养品种和加工品质,营养品质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来衡量,加工品质可分为制粉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等.小麦籽粒质地有硬软之分,国标规定硬质率达70%以上为硬质麦,软质率达到70%以上为软质麦.制粉品质决定于出粉率、容重、角质率、籽粒硬度等指标;面粉品质决定于白度、灰分、面筋含量、沉降值、降落值等指标;面团品质决定于面团的稳定时间、延伸性、吸水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