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实验采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对兔瘟油乳剂灭活疫苗和组织灭活疫苗在兔体内抗体消长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了两种疫苗的抗体水平及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油乳剂灭活疫苗与组织灭活疫苗在各自抗体最高峰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即兔瘟乳剂灭活疫苗在50天时产生的抗体极显著地高于兔瘟组织灭活疫苗最高峰时的抗时水平,这一结果为兔瘟油乳剂灭活疫苗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酶组化染色法快速诊断“兔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酶组化染色法诊断“兔瘟”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速的优点,与血凝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是便于基层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目前用于诊断“兔瘟”的方法较多,临床上都利用兔瘟病毒具有凝集人红细胞的特性而应用血凝(HA)、血凝抑制(HI)试验及平板凝集试验。尽管这些方法简便、快速,但人红细胞购买不便、保存期短.难以做到标淮化,不利于在基层推广。为此,我们利用免疫酶组化染色法来诊断兔瘟.试验表明,该法简便、准确、稳定,是适用于基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免疫失策引起兔瘟暴发袁生,余柏荣,叶润全(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南海528231)本文报道了我省某兔场于今年3月暴发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9.6%,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瘟,(又叫兔病毒性败血症等),并分析了这次兔瘟暴...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某兔场发生的以头下拱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病兔进行了综合诊断.结果证明,此兔场所饲养的300只哈白兔,有30余只患了慢性出血性败血症.经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从安哥拉兔病死兔的肝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动物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确定为兔瘟病毒(称RHDV-H)。  相似文献   

6.
目前较为成熟、简单、快速且易于推广的“兔瘟”诊断的方法当首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但因本试验方法尚无统一规程,对试验结果的判定亦各有差异。为此我们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室三年来实验室及现场诊断所积累的经验,提出以下“兔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方法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兔瘟易感日龄和免疫效果测定试验郭伯曾,张守明,戚凤霞,王全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急、发病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兔业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自应用兔瘟脏器灭活苗进行免疫注射以来,通过几年的实...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兔瘟(慢性兔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地区首次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并分离到病毒以来,该病随后蔓延至全国及世界各养兔国家,至今已20余年。目前,兔瘟在我国已位列家兔最主要的传染病之首.人们对其的认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兔瘟出现不久兔瘟组织疫苗即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其免疫效果确实可靠,对防制本病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广泛使用微量板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兔瘟进行实验室诊断,但此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器材,操作也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也较多。为了寻求一种更为简便、实用、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我们进行了瓷板HA和HI试验对兔瘟快速诊断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经血凝抑制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有相同抗原量制备的疫苗,兔瘟油乳剂灭活疫苗比兔瘟组织灭活苗免疫后血清HI抗体效价高3.25 ̄6.0log2,即使油乳剂灭活疫苗仅为组织灭活苗四分之一的抗原量,免疫后血清HI抗体效价还高1log2。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兔第50天其血清HI抗体未见下降,而组织灭活苗免疫后第26天已开始下降。虽然接种二种剂型的疫苗攻毒后均具有100%的保护率,但血清HI抗体效价消长情况证明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诊断,目前多采用临床综合判定,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为了摸索较简便的方法,我们采用纸片沾血来检测HI抗体。  相似文献   

12.
在玻扳上滴二、三滴生理盐水,加入少许人血液,取一小块兔瘟病死兔的肝或脾,在盐水滴中摆洗,使液滴混匀,作血凝试验检查。结果,人工感染16例、自然发病26例均发生清楚的红细胞凝集。球虫病、兔瘟高免兔等16例都未出现血凝现象。按上法在摆洗病料块之前加一滴兔瘟高免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能特异性地抑制兔瘟病料对红细胞的凝集。用此法在发病现场可对该病立即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结合了人 O 型红细胞的“兔瘟”病毒接种兔,探讨了有血凝活性的兔瘟病毒糖蛋白的保护作用。结果“兔瘟”病毒与人 O 型红细胞结合的复合物不能致死兔,说明兔瘟病毒血凝活性糖蛋白与保护作用有关。其机理尚有待于今后研究。“兔瘟”病毒具有凝集人 O 型红细胞的特性,其血凝素为病毒衣壳上的一种糖蛋白,本文对兔瘟病毒血凝活性糖蛋白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防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体会赵桂芳(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533010)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我院实验动物室兔场于1994年5月在断奶兔群发生球虫病并发兔瘟;1995年2月又在育成兔群暴发兔瘟流行。1发...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的特征为传播快、病程急、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1987年9月该病在我区暴发,1000多只家兔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本动物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确诊为  相似文献   

16.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兔瘟抗原加工成浓缩兔瘟灭活组织疫苗,按特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健康商品鸡群,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免疫鸡群血清和卵黄的兔瘟抗体效价,适时收集高免卵黄,选用特定的抗体分离提纯工艺,研制对兔瘟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的精制卵黄抗体。经实验室生物学检验,本品使用无刺激,作用迅速,对兔瘟早期治愈率为80%,对兔瘟紧急预防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易感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40%-90%。该病自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省发现以来,国内外均有相关的报道.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给世界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瘟,是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病症,具有高度接触性,以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和出血性变化为特征。针对本病危害严重,都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灭活苗,对家兔进行免疫接种,但是,疫苗免疫后还有大量养殖场发生兔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设想,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检测兔瘟抗体的方法,一般实验室血凝检测方法在养殖户条件下操作性低,难以保证兔子兔瘟抗体的水平和防疫的有效性。笔者开展了兔  相似文献   

19.
二月龄幼兔发生兔瘟米瑞娟李忠殷凤彬(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61000饲养情况:一养兔户饲养哈白兔120余只(成年兔20只,幼兔100余只),成年兔曾注射过两次“兔瘟组织灭活苗”,幼兔未作免疫注射。幼兔2月龄时突然发病。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尖叫倒...  相似文献   

20.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1987年用全血玻板法检查兔瘟,不论人工感染病兔或自然发病兔都出现阳性反应。在进行全血玻板血凝或血凝抑制试验时,不需特殊设备,只需一小块玻璃,几点盐水,麦粒大一块病料,一小滴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