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曹华  黄继斌 《齐鲁渔业》2007,24(9):11-11
我市高涂蓄水养殖起步于1999年,是江苏沿海发展高涂蓄水养殖较早的县(市)之一。当初,养殖模式只有泥蚶、青蛤、文蛤、对虾等单一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一般。2003年以后,开发了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基尾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青蛤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也发展到虾蟹、虾贝、虾蟹贝等多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对虾养殖发生流行性疾病而导致大面积死亡,促使沿海多地利用海水池塘发展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启东海水养殖的主要产业,从虾蟹池塘的自繁自育到成品养殖技术都日趋成熟,亩产脊尾白虾达到了200~300千克,梭子蟹50~100千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产业面临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位于启东市利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海水养殖区域。2.建设规模2016年建设总面积为35亩,其中,工业化流水槽429米~2(共4组),改造建设净化养殖池塘约34亩。3.养殖品种2017年水槽养殖品种为罗非鱼;净化区养殖品种有脊尾白虾、缢蛏和三疣梭子蟹。4.2017年的试验实绩水槽内产商品鱼12117千克,净化区产脊尾白虾9350千克、缢蛏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地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形成以梭子蟹和脊尾白虾混养的模式。这种养殖方式通过混养脊尾白虾弥补了单养梭子蟹产量较低的缺点,亩均效益提高3000元。一、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10亩左右为宜,土质为泥沙质,水源无污染。池埂宽4~5米,池深1.5米以上,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闸门,  相似文献   

7.
经我站的多年试验,精养鱼塘亩均净产500千克以上的同时,还可产蟹15~20千克。亩均水面总产值4000元,亩净利600元以上,比不养蟹的鱼塘净增利润150~200元,具体做法是: 一、鱼种放养模式根据河蟹喜水质较清的特点,减少上层鱼种放养数.增加草、鳊、鲫鱼种放养量,少放鲤鱼种。具体的是,尾重500克的花白鲢分别为50尾、150尾、尾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象山县高塘岛乡2000余亩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育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三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亩产达到60~75千克,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平均亩产值达到8000元左右、亩利润达到1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1994年博兴县水产站在湖滨乡周陈村、乔庄乡河徐村等20亩池塘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试验。4月26日放养鱼种,10月22日测产验收,20亩试验池共计产鱼10116千克,其中斑点叉尾(鱼回)7159千克,平均规格0.45千克/尾,鲢鱼2957千克,规格0.62千克/尾。平均亩产成鱼505.8千克,斑点叉尾(鱼回)亩均产357.95千克。每亩产值6318.6元,亩纯利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1。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脊 尾白虾是 我国特有的 一种重要经济虾 类,其肉味鲜美,营 养丰富,除鲜食外还 可加工成干品。 虾塘秋冬季养殖脊尾 白虾,即在第二茬长毛对虾收获后,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养至春节前后活体出售。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我县的晏站、蛇盘一带虾塘普遍采用此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产高的达30公斤,亩效益达1500元。白虾秋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效益。值得各地推广。 一、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 1.栖息习性。脊尾白虾生活在近岸的浅海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白虾属(Exopalaemon),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业者欢迎。脊尾白虾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和朝鲜半岛西岸的浅海低盐水域,以渤海和黄海产量最大。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脊尾白虾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脊尾白虾年养殖面积超过40万亩,年产量约5万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特色经济虾类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碳酸盐碱度(3.5,5,6.5,8 mmol/L)胁迫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存、生长、繁殖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的96 h LC_(50)值为8.73 mmol/L(p H约为9.15);脊尾白虾的死亡率、特定生长率、抱卵率、孵化率、性腺发育及变态幼体成活率随碱度的上升而降低,3.5 mmol/L的低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长繁殖影响不显著(P≥0.05),高于该碱度则会显著降低其生长及繁殖能力(P0.05);随着碳酸盐碱度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碱度胁迫组脊尾白虾鳃和肝胰腺中的免疫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脊尾白虾具有较高的碳酸盐碱度耐受性,碳酸盐碱度为3.5 mmol/L时对生长和繁殖影响不显著,高于5 mmol/L时影响显著;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可以通过调节免疫酶的活性更好地适应高碱环境。  相似文献   

13.
脊尾白虾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虾塘第三茬饲养脊尾白虾也称秋冬季养虾 ,即在塘内第二茬长毛对虾收获后 ,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 ,养至春节前后出售。这种养虾方法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 ,三门县的晏站、蛇盘一带虾塘普遍采用此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 ,产量高的达 45 kg/10 0 0 m2 ,效益达 2 2 5 0元 /10 0 0 m2。白虾秋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 ,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值得各地推广。脊尾白虾虾塘养殖技术1.虾塘条件  一般的对虾塘都能利用 ,但以处于…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脊尾白虾池塘养殖、秋冬季养殖、混合养殖和低盐度养殖等各种模式的养殖技术以及对脊尾白虾营养生理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脊尾白虾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蛤与虾蟹池塘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为我国南北沿海习见蛤类,在江苏南部沿海的产量仅次于文蛤及四角蛤,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67hm2(25 亩)海水池塘进行了以青蛤为主的脊尾白虾、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近2年生产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6.
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分布于我国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虾类。近年来脊尾白虾的人工繁育主要是在海水或咸淡水中进行的,由于脊尾白虾对盐度适应范围比较广(为4‰-35‰),经逐级淡化后甚至可在接近纯淡水中生活。然而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进行人工繁育的研究并不多,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为脊尾白虾的人工繁育提供更加广泛的水体条件,满足虾苗放养的需要,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作者于1999年6月至7月在江苏省大丰市省农科院盐土改良试验场进行了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育苗设…  相似文献   

17.
<正>脊尾白虾新品种"科苏红1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及启东市庆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历时5年联合选育的脊尾白虾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7)。"科苏红1号"的主要优势:一是通体红色,富含总类胡萝卜素及虾青素,为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养殖新品种;二是低氧耐受性高,抗逆能力显著加强;三是市场接受度好,市场售价较未选育脊尾白虾提高一倍以上。2019年1月,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江苏引进脊尾白虾新品种"科苏红1号"亲本300kg,亲本规格200~220尾/kg,计划进行苗种繁育及养殖示范。该品  相似文献   

18.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50日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采用定向交尾方式构建脊尾白虾5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42个半同胞家系),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各家系盐碱胁迫的存活时间进行方差分析,估计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为0.18~0.60,其估计值未达到显著水平,属于中等遗传力;50日龄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与体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401和0.127,耐盐碱性状和体重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196和0.033,耐盐碱性状与体长、体重的相关程度较低。本研究表明,选择育种对于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改良具有较大潜力,且以耐盐碱性状为选育指标,不会对脊尾白虾体长和体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3种肉食性鱼类的捕食及脊尾白虾防御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鲷、漠斑牙鲆及暗纹东方鲀3种肉食性鱼类捕食脊尾白虾的行为观察。结果发现,3种肉食性鱼捕食脊尾白虾的强度排列依次为黑鲷暗纹东方鲀漠斑牙鲆。脊尾白虾最主要的防御方式为尾扇拨水向后弹开。  相似文献   

20.
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 虾塘秋冬季养殖脊尾白虾,即在第二茬长毛对虾收获后,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养至春节前后活体出售.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我县的晏站、蛇盘一带虾塘普遍采用此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产高的达30公斤,亩效益达1500元.白虾秋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效益.值得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