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蠹蛾性诱剂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提出了苹果蠹蛾羽化期、幼虫蛀果期(幼虫防治适期)、发生量预报方法和虫情监测方法,确定了苹果蠹蛾发生范围、发生面积、疫区面积、保护区面积,对开发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控制苹果蠹蛾危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宁县是国家认定的苹果蠹蛾一类发生区。2006年以来,做了大量基础调查和试验,掌握了苹果蠹蛾的危害特点和在东宁县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食心虫类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危害库尔勒香梨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危害库尔勒香梨的食心虫类主要有梨小食心虫、香梨优斑螟和苹果蠹蛾。近年来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香梨优斑螟的危害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苹果蠹蛾作为检疫对象,常年防治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零星发生。为了提高库尔勒香梨优质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分析这些害虫对库尔勒香梨的危害及发生规律,结合香梨生产过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苹果蠹蛾俗称食心虫。为了为苹果蠢蛾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人行道式、花园式、果园式、林带式四种不同栽培模式的黄太苹林地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树干上分布进行调查,通过数据整理,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总结出不同黄太苹林地的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在树干上的虫口密度稳定性。并根据序贯抽样方法,拟合树干段0—150cm处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虫口数的一元回归方程,总结出各个样地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树干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是我区南北疆危害梨、苹果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果肉、种心,造成大量蛀果、落果,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外销出口,被我国列为检疫害虫、1994年以前.我师多数团场果园都遭到此虫严重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通过实施性信息素防治苹果蠹蛾技术研究和推广,防治效果显著。现将性信息素防治苹果蠹蛾技术介绍如下。一、应用技术要点1、诱捕原理;性信息素的应用,是一项新型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它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引诱华虫前来交尾.从而起到捕杀防治的作用,根据诱捕雄虫的头数进行测…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地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监测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新疆伊犁地区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在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发生期及发生量,评价性信息素诱捕器作为苹果蠹蛾监测预报手段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分析温度和湿度对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的影响及果园管理水平与苹果蠹蛾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伊犁地区1 a可见3代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与温湿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果园管理水平与苹果蠹蛾发生程度密切相关(P0.01)。性信息素诱捕器对苹果蠹蛾成虫有一定的诱捕效果,对发生期监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靳勇 《中国林业》2010,(9):50-50
<正>苹果蠹蛾俗称食心虫。为了给苹果蠹蛾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人行道式、花园式、果园式、林带式四种不同栽培模式的黄太平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进行调查,通过数据整理,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总结出不同黄太平林地的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在树干上的虫口密度的稳定性。并根据序贯抽样方法,拟合树干段0~150厘米处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虫口数的一元回归方程,总结出各个样地苹果蠹蛾越冬代幼虫树干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和苹果蠹蛾性诱剂田间诱蛾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苹果蠹蛾性诱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和防治苹果蠹蛾和桃小食心虫2种害虫,试验设置2组诱捕器,分别为单放苹果蠹蛾性诱剂和单放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各1枚,以及1个诱捕器内放入苹果蠹蛾性诱剂和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各1枚,比较不同诱捕器处理诱蛾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苹果蠹蛾性诱剂单用诱芯,诱集雄虫的数量平均占到总量的21.10%;苹果蠹蛾与桃小食心虫诱芯合用,诱集苹果蠹蛾的数量平均占到总量的78.90%,2种方式存在极显著差异。苹果蠹蛾性诱剂在和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合用时,对苹果蠹蛾的诱捕能力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混合发生的梨园,应用苹果蠹蛾性诱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监测和防治两种害虫。试验设置3组诱捕器,分别为苹果蠹蛾性诱剂诱芯单独放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单独放置、以及同一诱捕器同时放置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比较不同诱捕器处理诱蛾效果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梨园没有诱捕到苹果蠹蛾成虫,即没有苹果蠹蛾发生;但苹果蠹蛾性诱剂能显著提高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诱虫能力。本研究表明苹果蠹蛾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虫效果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田间应用可以更好的监测和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苹果蠹蛾在新疆地区的危害情况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蠹蛾严重威胁新疆的林果业发展,其不仅造成果树减产,而且影响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社会参与、增加投入、加强检疫、综合治理、长期防治才能控制和消灭苹果蠹蛾。  相似文献   

11.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农林业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在我国新疆等水果种植区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山西作为主要的苹果优质产区和出口省份,面临巨大威胁。根据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risk软件模拟评判出苹果蠹蛾在山西省的风险值R介于2.30~2.55,高度风险。建议从加强监测、检疫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强化风险管理,预防苹果蠹蛾传入山西。  相似文献   

12.
苹果蠹蛾,俗称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分布范围与危害树种苹果蠹蛾是果实的毁灭性害虫。甘肃省金塔县自1999年发现至今,先后传入鸳鸯、黑河灌区等10个乡(镇)。发生面积2373公顷。其中轻度灾区653.3公顷;中度灾区866.7公顷;重度灾区900公顷。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等,能致果实脱落、减产、降低品质,甚至丧失食用价值。被列为国内检疫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武威地区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发生规律,以21年苹果园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3年通过性信息素监测法对园内苹果蠹蛾成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苹果蠹蛾成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武威地区一年发生2代,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和8月初;温度、湿度、降雨量对苹果蠹蛾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苹果蠹蛾的诱捕量随温度的升高、湿度的降低而增大,随温度降低、湿度增大而减少;春季降雨较少时,苹果蠹蛾的发生量较多,而在降雨量较集中的夏季,发生量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苹果蠹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inne)在甘肃省酒泉地区1年发生1-2代,初孵幼虫开始从果产胴部蛀入,在果皮下为害,再为果心蛀食果肉及种子,经3次脱皮后开始转果为害,造成大量果实被害脱落,根据其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蛀果率由21.5%下降到1%以下,防治效果达95%。  相似文献   

15.
东风航天基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东风航天基地林业有害生物春尺蠖、杨十斑吉丁虫、青杨天牛、苹果蠹蛾及朝鲜球坚蚧等的实地调查分析及治理探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辽宁省在2014~2016年期间完成了第三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结果表明:首次发现外来有害生物2种,首次发现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在该省危害;发现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辽宁省新纪录种110种。在普查过程中采用了3S平台、Arcgis软件等普查新技术,采用了内置GPS相机拍摄生态图片、多光谱诱虫屋、自制温控焊管设备、自制长焦超微距镜头等新方法。对普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旨在探讨害虫传播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7.
苹果蠹蛾是一种专门蛀食果心的害虫,因其寄主广泛、适应性强、繁殖率高、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被国际国内列为一级检疫对象。在我国新疆、甘肃的局部地区已有发生。另外,苹果蠹蛾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靠运输包装箱传播。东宁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果树基地县,果树栽培面积达13.5万亩,每年有10万t来自全国各地的果菜从东宁口岸出口到俄罗斯。  相似文献   

18.
苹果蠹蛾入侵陕西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重要的蛀果害虫之一,属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该虫在我国新疆、甘肃两省(区)的部分地区分布,陕西省与苹果蠹蛾疫区毗邻,气候条件属苹果蠹蛾适生区,随着农产品频繁调运,已加快了向东传播蔓延的速度,严重威胁到果业安全。本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对苹果蠹蛾传入陕西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监测预防和检疫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危害西瓜的主要病虫害有苗期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枯萎病是瓜类蔬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危害多种瓜类作物。在防治上,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是减轻枯萎病的危害,取得西瓜丰收的最有效途径。根据西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作化学防治,就可以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同时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在兴城市油松种子园中,从雌球花出现到球果采收,松果梢斑螟危害2年生球果,同时也危害1年生球果,危害率占昆虫总危害率的87.36%。通过对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危害关系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对其进行适时适药防治,可使种子园产量提高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