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北地区北青系列号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青系列号青稞品种熟性早、适应性强,是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栽青稞作物品种,其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该类地区中无法替代的青稞系列品种。经过多年对北青系列号青稞的栽培实践,现已形成了北青系列号青稞栽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海北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我国原产作物之一,是青藏高原和四川、贵州等省高寒地区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在藏族聚居地区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主食和祭祀物,有其不可替代性.青稞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适应性强、成熟早等优点,大面积产量在4 500~5 250 kg/hm2之间,一般种植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不能正常成熟的高海拔地区.海北地区青稞种植区海拔为2 600~3 300 m,年平均气温-0.6 ℃,我们经过长期的试验摸索,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种植青稞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我国西南高原地区普遍栽培的一种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阿坝、甘孜、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海拔1 900~4 200 m的河谷地区。在海拔4 200~4 500 m的高寒农区,青稞几乎是唯一的作物。  相似文献   

4.
青稞作为高原地区特殊地理条件下特有的作物品种,其优良的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参考相关栽培经验,总结了青稞品种选育过程,从而进一步从种植前的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不同侧面分析了青稞的增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农牧民青稞种植有所帮助,进而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粮食型作物。青稞生长期短,耐严寒,耐干旱,能够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长。青稞营养丰富是青藏高原地区农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同时也是青稞酒酿造业的基本原料。文章介绍了品种选择、整地、播种与田间管理等技术要点,希望能提高青稞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露地早毛豆上市期一般在6月以后,而通过大棚早熟栽培,毛豆上市期可提早到4月下旬-5月上旬,667米2产可达500~600公斤,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而且毛豆生长期短,栽培容易,省工,毛豆又是一种固氮作物,有利于培养地力.因此,毛豆的早熟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青稞是一种很重要的高原谷类作物,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裸大麦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是藏区的特殊商品和藏民族的主食,同时又是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以示祝福的祭祀物,有着不可替代的属性。青稞藏区农民入均土地占有量多,农民长期形成了广种、疏管理的习惯,直到现在还很少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化学除草剂。2004年,对拜耳作物公司的24%PumaBarlyEW在青海青稞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药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果实成熟早,有"报春鲜果第一枝"之美誉.它以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看所青睐.以栽培经济效益高、果实生长期短、易管理而备受栽培者所喜爱.但在生产中形成经济产量晚、见效慢等缺点制约着大樱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玉树地区青稞“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青海藏区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也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左右冷凉地区唯一能正常成熟的作物,对寒冷和贫瘠适应性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青稞常年播种面积近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青稞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青稞一直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食粮,是肉、奶之外人体必需营养成分的重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与栽培地位。目前,青稞正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但长期以来,玉树地区的青稞生产技术落后,施肥水平不高,成为制约青稞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玉树县安排青稞“3414”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水平下青稞产量特征,以期为高海拔高寒地区青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稞营养价值较高且脂肪含量较低,糖分较少,通过种植青稞,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青稞还可用作畜牧饲料,但目前中国高原地区青稞种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青稞产量及品质的提升,导致种植户收益水平较低.因此,需加强对于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分析,通过实施科学的栽培技...  相似文献   

11.
共和县塘河地区主要种植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作物单一、多年连作,导致施肥增多,病虫害严重。针对连作和"油菜—青稞"常年轮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蚕豆—青稞"轮作的减肥增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比"油菜—青稞"栽培模式增收明显,农药残留对二次栽培的作物药害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具有节本、增效、增收的优点,在塘河地区乃至青稞种植区域推广应用该技术是今后藏区粮食栽培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生泉 《农村科技》2007,(12):39-40
一、品种选择 我区选用的温室大棚早熟品种为早中早、奥古斯特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天左右.通过在日光温室内加温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于6月16日采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采收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青稞早播试验发现,在门源县青稞适时早播有利于其防冻增产,并分析增产的原因,以为青稞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临潭县青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日渐成熟,膜侧栽培技术已成为青稞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在同等条件下膜侧栽培较露地青稞可提前成熟10 d左右,增产20%~25%,且籽粒饱满,落黄好。因此,我们结合本地近几年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以及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为了便于山区半机械化作业,提高覆膜质量,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5°,耕性良好,肥沃的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耙耱收口,纳雨保墒,以达到地表平整,土壤上虚下实。旱地青稞膜侧栽培由于后期田间追肥比较…  相似文献   

15.
茎用芥菜的加工品为榨菜.其鲜香脆嫩,别具风味,畅销海内外.由于其性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霜冻、炎热和干旱,所以多在我国南方各省栽培.近年来,北方各省也进行了秋季栽培引种试验.但由于北方冬季天气寒冷,露地适宜的生长期短,早播温高易感染病毒病,且先期抽苔严重.晚播则易受冻害、生长期短,产量低.所以仍靠南菜北运供给市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秋季晚播、拱棚覆盖越冬,使其早春膨大的栽培方式.以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葵目前系国外引进.该作物生长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出油率及油品位高,栽培管理较易.但栽培管理是否得法,对产量和籽实含油率仍有较大影响.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具有生产周期短、结果成熟早、适应性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收益快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广大农户致富的短、平、快作物。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大棚无公害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文章详细介绍了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樱桃果实成熟早,有“报春鲜果第一枝“之美誉。它以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所青睐。以栽培经济效益高、果实生长期短、易管理,倍受栽培者所喜爱。俗话“樱桃好吃树难栽”,大樱桃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现将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学习了作物生理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查阅了有关青稞优质栽培调控的相关文献,并对西藏目前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西藏优质栽培所面临的问题,结合作物生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西藏自治区青稞优质栽培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旨在通过理论应用实践,让更多的农牧民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经济支撑,为西藏地区农牧民更好地种植青稞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奎屯垦区无霜期短,前茬作物收获后,复播作物生长期短、积温不够而不能正常成熟。通过采用设施滴灌免耕复播技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和滴水出苗,满足了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实现了奎屯垦区作物的种植模式由一年一季到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